由于這類病人的頭部損傷往往輕微,出血緩慢,加以老年人顱腔容積的代償間隙較大,故常有短至數周、長至數月的中間緩解期,可以沒有明顯癥狀。
而后,當血腫增大引起腦壓迫及顱內壓升高癥狀時,病人早已忘記頭傷的歷史或因已有精神癥狀,癡呆或理解能力下降,不能提供可靠的病史,所以容易誤診。因此,在臨床上懷疑此癥時,應盡早施行輔助檢查,明確診斷。以往多采用腦超聲波、腦電圖、同位素腦掃描或腦血管造影等方法協助診斷。近年來依靠CT更提高了早期診斷水平,不僅能從血腫的形態(tài)上估計其形成時間,而且能從密度上推測血腫的期齡。一般從新月形血腫演變到凸形血腫,約需3~8周左右,血腫的期齡平均在3.7周時呈高密度,6.3周時呈低密度,至8.2周時則為等密度。但對某些無占位效應或雙側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病人,必要時尚需采用增強后延遲掃描的方法,提高分辨率。此外,MRI更具優(yōu)勢,對CT呈等密度時的血腫或積液均有良好的圖像鑒別。
而后,當血腫增大引起腦壓迫及顱內壓升高癥狀時,病人早已忘記頭傷的歷史或因已有精神癥狀,癡呆或理解能力下降,不能提供可靠的病史,所以容易誤診。因此,在臨床上懷疑此癥時,應盡早施行輔助檢查,明確診斷。以往多采用腦超聲波、腦電圖、同位素腦掃描或腦血管造影等方法協助診斷。近年來依靠CT更提高了早期診斷水平,不僅能從血腫的形態(tài)上估計其形成時間,而且能從密度上推測血腫的期齡。一般從新月形血腫演變到凸形血腫,約需3~8周左右,血腫的期齡平均在3.7周時呈高密度,6.3周時呈低密度,至8.2周時則為等密度。但對某些無占位效應或雙側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病人,必要時尚需采用增強后延遲掃描的方法,提高分辨率。此外,MRI更具優(yōu)勢,對CT呈等密度時的血腫或積液均有良好的圖像鑒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