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物流師資格考試:第三章配送管理復習資料2

字號:

五、配送績效評估(掌握)
    1、人員利用率
    評估配送人員的工作分攤(距離、重量、車次)及其作業(yè)貢獻度(配送度),以衡量配送人員的能力負荷與作業(yè)績效,確定是否增添或減少司機人手,在保證安全駕駛和成本控制之間取得平衡。
    (1)人均配送量:
    人均配送量=配送量/配送人員數(shù)
    (2)人均配送體積重量
    人均配送體積重量=配送總體積重量/配送人員數(shù)
    (3)人均配送距離
    人均配送距離=配送總距離/配送人員數(shù)
    (4)人均配送噸公里
    人均配送噸公里=配送總噸公里/配送人員數(shù)
    (5)人均駕駛時間
    人均駕駛時間=總配送駕駛時間/配送人員數(shù)
    2、車輛利用率
    評估和設置的配送車輛產(chǎn)能負荷,以避免折舊、損耗速度過快、以及可能發(fā)生的額外成本(過高的維修費、耗油費),并用于判斷是否應增減送車數(shù)量。
    (1)平均每臺車配送金額
    平均每臺車配送金額=配送總金額/總配送車輛數(shù)
    總配送車輛數(shù)=自有車數(shù)+外用車數(shù)
    (2)平均每臺車配送噸公里和平均每臺車配送距離
    平均每臺車配送噸公里=配送總噸公里/總配送車輛數(shù)
    平均每臺車配送距離=配送總距離/總配送車輛數(shù)
    (3)滿載車次比率
    滿載車次比率=滿載車次/總配送車次
    (4)空車率
    空車率=空車行駛距離/配送總距離
    3、配送規(guī)劃
    配送規(guī)劃指標可評估車輛的負荷、車輛調(diào)度在容積限制和重量限制之間規(guī)劃的優(yōu)化程度、外用車所占比例等。
    (1)車輛滿載率
    車輛滿載率=配送貨物的總體積/(車輛總體積×配送車運轉(zhuǎn)率×工作天數(shù))
    (2)平均每車次配送重量
    平均每車次配送重量=配送貨物的總重量/配送總車次
    (3)平均每車次配送距離
    平均每車次配送距離=配送總距離/配送總車次
    (4)平均每車次配送噸公里
    平均每車次配送噸公里=(配送總噸數(shù)×總公里數(shù))/配送總車次
    (5)外用車比率
    外用車比率=外用車輛數(shù)/(自有車輛數(shù)+外用車數(shù))
    (6)配送平均速度
    配送平均速度=配送總距離/配送總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