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司法考試(卷三)全真模擬試題2

字號:

7.甲家的承包地被乙家的承包地所包圍,在承包時,有一條小路通往甲家的承包地,甲為了拓寬道路,與乙簽訂了一份協(xié)議,拓寬道路一米,甲一次性支付乙5000元。甲通過該合同所取得的權利為何種權利:
    A.建設用地使用權
    B.相鄰權
    C.地上權
    D.地役權
    8.甲銀行與乙公司簽訂借款合同,約定甲銀行借款250萬元給乙公司,乙公司以一幢竣工不久的價值280萬元的綜合服務樓設定抵押。借款尚未到期,綜合服務樓由于嚴重的施工質量問題而垮塌。該樓施工單位為丙建筑工程公司。因綜合服務樓垮塌,乙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惡化,其債權人丁、戊等均上門討債,并要求乙公司將丙建筑公司所賠付款項在各債權人之間公平分配。對此,甲銀行表示異議。通過訴訟,丙公司賠償數(shù)額為180萬元,甲銀行債權已屆滿清償期。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丙公司賠償款應由甲銀行優(yōu)先獲得清償
    B.丙公司賠償款應由向乙公司主張權利的債權人平均分配
    C.丙公司賠償款應由乙公司決定向誰清償
    D.丙公司賠償款應由乙公司全體債權人平均分配
    9.某水產養(yǎng)殖公司為私營家族企業(yè),其經理、出納、會計均為親屬。張某系出納,公司經常將公款由會計、出納等以個人名義存入銀行。某日,張某同學鄧某因私營家具廠欲向某信用社貸款,要求張某疏通經理以某水產養(yǎng)殖公司名義為其貸款做擔保。張某感覺到由公司出面作保困難較大,便提出可用其公司10萬元公款但以其私人名義存在當?shù)剞r行營業(yè)所的定活兩便存單質押。某信用社遂與鄧某、張某簽訂了8萬元的質押貸款合同,張某交10萬元存款存單給某信用社。但當時張某、鄧某均未告知某信用社該存單所載款項系公款。后因鄧某無力還款,某信用社訴至法院,要求實現(xiàn)質權。某水產養(yǎng)殖公司得知后,提出異議。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某信用社質權無效,理由是張某無權以存單設定質押
    B.某信用社質權無效,理由是某水產養(yǎng)殖公司拒絕追認
    C.某信用社質權有效,理由是質權的善意取得
    D.某信用社質權有效,理由是張某有權設定質權
    10.甲向乙借款2000元,并把自己所有的價值3000元的摩托車一輛質押于乙,雙方簽訂了書面合同,約定若甲到期不能還款,則該摩托車即歸乙所有。合同簽訂后,甲即將摩托車交付乙占有。因甲到期無力還款,乙即將摩托車推出自己使用。使用中,因不慎致使摩托車部分零件損壞,遂將車交付丙修理。丙修理后,因乙認為修理費不合理,拒絕交付修理費,摩托車被丙留置。在丙占有期間,因修理鋪被盜,摩托車被偷走,案件至今未破。就此,當事人發(fā)生爭議。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該車的損失應由甲承擔,因甲為車的所有權人
    B.該車的損失應由乙承擔,因乙為車的所有權人
    C.該車的損失應由丙承擔,因在丙占有期間被盜
    D.該車的損失應由乙承擔,因乙為有過錯的質權人
    11.張某于2005年7月4日向李某借款2萬元,雙方約定借款期限為2年。2007年7月9日,張某還沒有還款。李某經調查,發(fā)現(xiàn)張某家里除了舊電視外,已經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了。另外,張某曾借給王某3萬元,并約定王某應于2007年6月10日之前還款。由于王某是張某的妻弟,張某不好意思向他要,所以一直欠著。下列關于本案李某享有債權人的代位權的理解,正確的是:
    A.李某可以以張某的名義向王某要回這欠款3萬元,其中,2萬元用于償還自己的債款
    B.李某可以扣押張某的舊電視來行使其代位權,總之,代位權就是只要還錢就行
    C.李某可以請求王某償還王某所欠張某的借款,以便償還自己的債款
    D.李某可以直接享有債權人的代位權,而無須張某的同意或與張某協(xié)商
    12.2007年12月,甲公司向銀行貸款100萬元用于設備改造,并約定如挪作他用,銀行有權解除合同。乙公司對該貸款提供了擔保。2008年2月,甲公司將貸款用于購買高級轎車,銀行解除合同。當時銀行僅貸出50萬元。由于甲公司無力還貸,銀行要求乙公司承擔責任。乙公司擔保如何處理?
    A.因主合同解除,乙公司的擔保責任也歸于消滅
    B.乙公司應負擔50萬元貸款的擔保責任
    C.乙公司應負擔100萬元貸款的擔保責任
    D.乙公司不負擔擔保責任
    13.甲、乙二人簽訂買賣合同,合同總標的為10萬元,合同約定違約金為2萬元,現(xiàn)時,甲向乙支付定金5000元。后乙違約,造成甲的經濟損失2.1萬元?,F(xiàn)甲向人民法院起訴,則甲最多可以向乙要求支付多少錢:
    A.2萬元
    B.2.6萬元
    C.3萬元
    D.3.1萬元
    14.甲于5月1日向乙發(fā)出一要約,后反悔欲撤回,遂于5月3日發(fā)出撤回通知。要約于5月5日到達乙處,但因乙外出,未能拆閱。撤回通知則于5月6日到達乙處,乙于5月7日返回家中。則此要約效力如何?
    A.失效,因為要約已被撤回
    B.失效,因為要約已被撤銷
    C.有效,因為撤回通知晚于要約到達
    D.有效,因為撤回通知與要約同時到達
    15.在一份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就合同所規(guī)定的“意外傷害”條款的含義產生了不同理解,投保人認為其所受傷害應屬于賠付范圍,保險公司則認為投保人所受傷害不屬于賠付范圍,兩種理解各有其理。在此情形下,法官應當如何解釋條款的含義?
    A.按照通常含義進行解釋
    B.按照公平原則進行解釋
    C.按照法理進行解釋
    D.按照對保險公司不利的原則進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