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復習指導:民法強化訓練6

字號:

6. 甲廠與乙公司于2000年4月1日簽訂一份買賣合同,約定甲廠于2000年7月1日向乙公司發(fā)運拖拉機200臺,并約定如果變更合同應采用書面形式。簽約后一個月,雙方通過傳真約定由乙公司自備貨車到甲廠提貨。按約定,至2000年8月1日,乙公司應付貨款未支付。2002年7月5日,甲以掛號函形式向乙公司催收余款,乙卻因資金困難,仍未支付。下列有關(guān)本案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 甲乙雙方通過傳真約定交貨方式的行為應為有效
    B. 中斷后的訴訟時效應止于2004年7月5日
    C. 若甲起訴乙,則甲乙兩地的法院均有管轄權(quán)
    D. 乙方應當償還貨款,但因確系資金困難,故應免除違約責任
    7. 2004年5月4日易某將自家的耕牛租與劉某使用兩個星期,5月10日劉某提出要買下此耕牛,易某表示同意。雙方商定價格為1000元,并約定1個月后交付款項。但5月12日該耕牛被雷劈死。關(guān)于此案,以下選項哪些是正確的?( )
    A. 該買賣合同的生效時間是5月10日
    B. 該買賣合同中耕牛的交付時間是5月10日
    C. 該耕牛意外滅失的風險由易某承擔
    D. 該耕牛意外滅失的風險由劉某承擔
    8. 甲廠與乙廠簽訂了一份購銷合同,合同總價款20萬元,甲廠向乙廠支付定金3萬元,一方違約需支付總價款3%的違約金。后該合同因乙廠超越經(jīng)營范圍,被宣告無效,則正確表述是下列哪幾項?( )
    A. 乙廠應返還甲廠定金6萬元
    B. 乙廠應返還甲廠定金3萬元
    C. 乙廠應支付甲廠違約金6000元
    D. 甲廠無權(quán)要求乙廠支付違約金6000元
    9. 甲將自有房屋3間租給乙,租期自2001年6月1日至2002年6月1日,租金每月1日支付,租金每月1500元。乙每月均按時交租,2002年4月1日,乙因資金周轉(zhuǎn)困難,未付上月租金。4月6日,甲將房屋賣給丙并辦理了過戶手續(xù),丙要求乙搬出房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乙應搬出房屋,甲不得以與乙的租賃合同對抗新所有人丙
    B. 乙應搬出房屋,因甲遲延交付租金已構(gòu)成違約
    C. 乙應搬出房屋,但可以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
    D. 乙不應搬出房屋,因為乙雖違約但租賃合同仍然有效,乙得以之對抗丙
    10. 某幼兒園一群幼兒圍著火爐烤火,教師張某離開幼兒園取東西。幼兒甲玩火點燃了幼兒乙的衣服,乙?guī)Щ鹋艹鼋淌遥蝗税l(fā)現(xiàn)將火撲滅。經(jīng)檢查乙被燒傷面積達35%,住院治療造成經(jīng)濟損失3000余元。這一損失應由誰來承擔,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 由幼兒園承擔,幼兒甲的監(jiān)護人適當賠償
    B. 由幼兒甲的監(jiān)護人承擔,同時責令張某適當賠償
    C. 由幼兒甲的監(jiān)護人承擔,同時責令幼兒園適當賠償
    D. 由張某和幼兒園共同承擔
    11. 甲向乙購買一部二手電腦,乙將電腦交付給甲,約定兩天后甲應按約支付款項,但在電腦交付當天,丙找到甲聲稱該電腦為其所有,并出示了充分證明。兩天后,乙索要款項,此時( )。
    A. 甲可以中止支付價款
    B. 乙提供適當擔保后,甲應支付價款
    C. 甲在證明該電腦確為丙所有后,可要求乙承擔違約責任
    D. 甲應支付價款,否則將承擔違約責任
    12. 趙大與李二于2004年3月結(jié)婚,4月李二懷孕后流產(chǎn)。5月,雙方以感情不和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離婚。法院在下列哪些情況下可以受理該離婚訴訟請求?( )
    A. 李二提出離婚的
    B. 趙大提出離婚,法院認為有必要受理的
    C. 如果趙大是現(xiàn)役軍人,其提出離婚的
    D. 趙大提出離婚的理由是李二與他人通*懷孕
    13. 不適用或不受著作權(quán)法保護的作品是( )。
    A. 國務院頒布的法規(guī)B. 行政訴訟案例選編
    C. 未發(fā)表的小說D. 黃色書籍
    14. 導致專利失去效力的情況有( )。
    A. 專利權(quán)被宣告無效B. 專利權(quán)超過法定期限
    C. 當事人書面放棄專利權(quán)D. 沒有按照規(guī)定繳納年費
    15. 甲乙是鄰居,因故爭吵,甲對兒女們說:“給我打!”甲的長子、次女二人在與乙互毆中,長子一拳打傷乙眼。乙花費醫(yī)療費500元,遂向法院起訴索賠。甲以自己并未動手拒賠,次女以未打乙眼也拒賠。(甲的子女均已成年并獨立生活)本案誰應負擔500元醫(yī)療費?( )
    A. 甲B. 甲長子C. 甲次女 D. 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