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學標準預測卷(二)1

字號:

名詞解釋:
    1、同等原則:是指一國公民、企業(yè)和其他組織在他國進行民事訴訟時,與他國的公民、企業(yè)和其他組織同等地享有該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訴訟權利,并同等地承擔該國法律所規(guī)定的訴訟義務。
    2、法院調解:是指當事人在審判人員主持下,自愿、平等地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
    3、司法協(xié)助:是指不同國家的法院之間,根據本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互惠關系,彼此相互協(xié)助,為對方代為一定的訴訟行為。
    4、開庭審理:又稱法庭審理,是指在審判人員主持下,在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對案件進行實體審理的訴訟活動。
    簡答題:
    1、簡述海事證據保全應當具備的條件。
    (1)請求人是海事請求的當事人;
    (2)請求保全的證據對該海事請求具有證明作用;
    (3)被請求人是與請求保全的證據有關的人
    (4)情況緊急,不立即采取證據保全就會使該海事請求的證據滅失或者難以取得。
    2、什么是先予執(zhí)行,對哪些案件可以適用先予執(zhí)行?
    先予執(zhí)行是指對于某些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終審判決作出前,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裁定另一方當事人預先給付其一定數額的金錢或其他財物,或者實施或停止某種行為,并立即付誰諸執(zhí)行的制度。
    下列案件可適用先予執(zhí)行:①追索贍養(yǎng)費、扶養(yǎng)費、撫育費、撫恤金、醫(yī)療費用的案件;②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③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zhí)行的案件。
    3、我國涉外仲裁的種類和特點。
    我國涉外仲裁,包括涉外經濟貿易仲裁和海事仲裁兩種類型。
    特點是:①涉外仲裁的性質屬于民間仲裁;②涉外仲裁的對象具有涉外因素;③涉外仲裁的程序具有較大的靈活性;④涉外仲裁的裁決具有終局性。
    論述題:
    試論述一般司法協(xié)助的途徑。
    (1)依照我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途徑進行;
    (2)通過外交途徑進行;在我國與外國尚未締結或者參加國際條約,但已建立外交關系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外交途徑進行司法協(xié)助;
    (3)通過本國駐外國使領館的途徑進行;外國駐我國使領館也可以向該國公民送達訴訟文書和調查取證,但通過此途徑時,不得違反我國法律,并不得采取強制措施;未經我國主管機關準許,任何外國機關或個人不得在我國領域內送達文書、調查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