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精選習題及答案(練習篇)7

字號:

四、案例分析(共2題)
    (一)王中東借給孫辰5000元,孫辰答應于2000年6月底還清。但是直到2000年8月孫辰都沒有還清欠款,于是王中東就登門索要。孫辰矢口否認曾經借過王中東錢,并當場辱罵王中東。王中東一時惱怒,隨手拿起椅子將孫辰*,致孫辰頭部鈍器傷,創(chuàng)口達10余厘米,經治療共花費2萬余元,并且造成后遺癥。2000年12月孫辰委托其兒子孫小海(15歲)向某區(qū)公安局報案,該公安局以屬于民間糾紛為理由拒絕立案。孫小海又向某區(qū)檢察院要求予以解決。該檢察院向該公安局提出應當予以立案的通知。該公安局經審查后認為,不符合立案條件。該檢察院遂根據(jù)孫小海提供的材料予以立案并進行了相應的偵查活動,而后移送到起訴部門予以起訴,但是審查起訴的人員認為,該案件犯罪嫌疑人王中東平時沒有前科,就作出不起訴決定。于是孫辰又委托孫小海為訴訟代理人向某區(qū)法院提起自訴,要求追究王中東的刑事責任,并支付其醫(yī)藥費等費用以及精神損失費5萬元。該法院予以受理。案件審理過程中,被告人王中東提起反訴要求孫辰償還5000元欠款,于是法院接受了王中東的反訴請求。審理過程中,審判人員提出為雙方進行調解,但是遭到孫辰的拒絕。經審理后,法院判決:判處被告人王中東有期徒刑3年,緩期執(zhí)行5年;責令被告人王中東給付自訴人孫辰醫(yī)藥費等費用2.5萬元,精神損失費5000元;對于王中東提起的反訴因缺乏證據(jù)不予支持。
    問:本案的訴訟過程中有哪些有悖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之處?
    (二) 1999年9月20日下午,某中學學生鄧某與同班同學向某、包某一塊放學回家。在路上,鄧某發(fā)現(xiàn)有一男生與同班一女生相伴前行。鄧某曾經向該女生寫過求愛信遭到拒絕??吹酱饲榫昂蟠滓獯蟀l(fā),遂向呂某、包某二人說明要揍該男生的想法。于是三人從路邊拾起石頭、磚塊攔著男女二人。鄧某指著那名男生罵道“他媽的,竟敢掛我們班的女生,老子整死你。”該男生回了一句:“憑什么罵人?”這下更激怒了鄧某。他一邊叫著:“老子不僅罵你,還要打你呢!”一邊用磚快向該男生砸去,頓時,該男生頭上血流如注。后經鑒定,該男生額頂大面積血腫,冠狀縫裂開,左顴骨骨折,屬重傷。該案經某區(qū)公安局偵查終結后,于11月6日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人民檢察院安排檢察人員于11月12日開始審查此案。同時通知犯罪嫌疑人鄧某有權委托辯護人辯護。鄧某知道自己家里困難,根本請不起律師,因而沒有委托辯護人。人民檢察院認為鄧某系未成年人,故指定一名承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其辯護。在審查起訴期間,該律師提出要復印起訴意見書,被告知只能查閱而不能復印。案件被起訴至區(qū)人民法院后,該院對該案進行審查后,發(fā)現(xiàn)雖然起訴書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并附有證據(jù)目錄、證人名單和主要證據(jù)復印件,但認為主要事實不清,于是將案件退回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完畢重新起訴后,法院才決定于12月20日開庭審理,并在12月18日通知了辯護律師。辯護律師以得到開庭通知太晚為由拒絕辯護。人民法院無奈,只好讓鄧某自己為自己辯護。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fā)現(xiàn),被告人的年齡到底是17周歲還是16周歲,并不清楚,而且被告人還承認自己曾對一名幼女進行過**。因而法院建議人民檢察院補充偵查。而人民檢察院認為,被告人的年齡是16周歲還是17周歲不影響定罪,因而不是證明的對象,所以拒絕繼續(xù)查找被告人的年齡。同時,人民檢察院還認為,認定被告人構成強*罪證據(jù)不足,因而拒絕對被告人變更起訴。人民法院最終認定鄧某犯有故意傷害罪、強*罪,并按數(shù)罪并罰原則對被告人作出了判決。判決作出后,鄧某不服提出上訴。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一審判決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但一審對鄧的故意傷害罪和強*罪分別判處3年和9年有期徒刑,決定執(zhí)行的刑期為10年的量刑是不當?shù)?。而兩罪準確量刑分別為5年和7年。二審法院直接改判兩罪刑罰分別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決定應當執(zhí)行的刑期為10年。
    問:本案例中,有哪些地方違反了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
    6)本案中,辯護律師以接到開庭通知太遲為由拒絕辯護是違法的。
    7)本案中,人民法院讓鄧某自己辯護為自己辯護是違反規(guī)定的。
    8)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的年齡是17歲還是16歲不影響犯罪的成立而認為其不屬于證明對象是錯誤的。
    9)人民法院對人民檢察院沒有起訴的犯罪事實直接作出判決是錯誤的。
    10)二審法院直接改判兩罪刑罰分別為5年和7年有期徒刑,并決定應當執(zhí)行的刑期為10年的做法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