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輔導資料-----臨床醫(yī)師《內科學》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

字號:

MDS是一種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現(xiàn)病態(tài)性造血,外周血血細胞減少,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貧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部分患者最后發(fā)展成為急性白血病。根據血象和骨髓象改變分為五型(考生需牢記,重要考點。)難治性貧血(RA)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性難治性貧血(RAS),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RAEB)、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一轉變型(RAEB-T)及慢性粒一單核細胞白血?。–MML)MDS分型特點是重要考點要牢記
    (一)臨床表現(xiàn)
    (1)RA及RAS以貧血為主,呈慢性過程。病情可長期變化不大,RAS有環(huán)形鐵粒幼細胞增多。
    (2)RAEB及RAEB-T則常有全血細胞減少,明顯貧血、出血或(和)感染,可伴有肝脾大。病情呈進行性發(fā)展,多在短期內轉變成急性白血病。
    (3)CMML以貧血為主,可伴感染或出血,常有脾大。血中單核細胞常增多,骨髓有病態(tài)造血,染色體陰性,30%轉變?yōu)榧毙园籽 ?BR>    (二)實驗室檢查
    1.血象和骨髓象
    (1)血象常為全血細胞減少,亦可為一個系列或兩個系列血細胞減少。
    (2)骨髓多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
    (3)血象和骨髓象有病態(tài)造血表現(xiàn)。
    2.細胞遺傳化學異常染色體異常,有5、5q、7、7q、三體8、20q+等。
    3.病理學改變在骨小梁旁區(qū)或小梁間區(qū)出現(xiàn)3~5個或更多原粒、早幼粒細胞的集簇(ALPC)。可出現(xiàn)處于同一階段的幼紅細胞島或原紅細胞增多的造血灶,骨髓網硬蛋白纖維增多等改變。
    4.粒-單系祖細胞(CFU-GM)半固體培養(yǎng):CFU-GM集落減少,而集簇增多。集簇/集落比值增大,預示向白血病轉化。
    (三)診斷
    1.臨床上患者主要表現(xiàn)貧血,常伴有出血或(和)感染。
    2.外周血有一系、二系或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常有兩個或三個細胞系列病態(tài)造血。
    3.病理活檢可見ALPC和骨髓網硬蛋白纖維增多等改變。有染色體畸變。細胞培養(yǎng)有CFU-GM集落少而集簇多等特點。但應除外再障等全血細胞減少性疾病。
    (四)治療
    1.一般治療輸血、抗感染可試用VitB6,雄激素、糖皮質激素、環(huán)孢素等。
    2.化療RAEB、RAEB-T均需化療。①年老、體質差者常采用小劑量阿糖胞苷方案,注意骨髓抑制。②<50歲、體質較好的患者,可參照治療急性白血病的標準聯(lián)合化療方案用藥。
    3.誘導分化劑全反式維甲酸(ATRA)20~40mg/d和1.25(OH)2D3:2μg/d均可使少數患者粒細胞及血小板稍有回升,輸血量減少。
    4.細胞因子可試用干擾素EPO,C-CSF及GM-CSF等CSF
    5.骨髓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