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燒傷的初期處理
1.Ⅰ°燒傷創(chuàng)面只需保持清潔和避免再損傷。
2.Ⅱ°以上,清創(chuàng)術(shù)和抗休克。
(二)燒傷的補液方法
Ⅱ°、Ⅲ°燒傷的補液量的計算:
第一個24小時內(nèi) 第二個24小時內(nèi)
每1%面積、公斤體重補液量(為額外丟失) 成人1.5ml 兒童1.8ml 嬰兒2.0ml 第一個24小時的1/2
晶體液:膠體液 中、重度 2:1 2:1 2:1 同左
特重 1:1 1:1 1:1 同左
基礎(chǔ)需水量 2000ml 60-80ml/kg 100ml/kg 同左
(第一個24小時補液量=體重(kg)×燒傷面積×1.5(成人)+基礎(chǔ)需水量)
1.前8小時輸入總量的一半,以后16小時輸入總量的另一半。面積大、癥狀重者需快速輸注,但對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卻應(yīng)避免過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腫。第二個24小時輸液總量除基礎(chǔ)水分量不變外,膠體液和電解質(zhì)溶液量為第一個24小時輸注的半量。第3日靜脈補液可減少或僅用口服補液,以維持體液平衡為目的。低滲糖不宜過快,重癥病人補充碳酸氫鈉。
2.晶體液首選平衡鹽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癥和糾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選用等滲鹽水、5%葡萄糖鹽水等。膠體液首選血漿以補充滲出丟失的血漿蛋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白,如無條件可選用右旋糖酐,羥乙基淀粉等暫時代替。全血因含紅細胞,在燒傷后血濃縮時不適宜,但深度燒傷損害多量紅細胞時則適用。
3.補液的監(jiān)測
①成人尿量以維持30~50ml/h為宜;
②心率<120次/分,收縮壓為90mmHg,脈壓20mmHg以上;
③呼吸平衡;
④安靜,無煩躁及口渴。
1.Ⅰ°燒傷創(chuàng)面只需保持清潔和避免再損傷。
2.Ⅱ°以上,清創(chuàng)術(shù)和抗休克。
(二)燒傷的補液方法
Ⅱ°、Ⅲ°燒傷的補液量的計算:
第一個24小時內(nèi) 第二個24小時內(nèi)
每1%面積、公斤體重補液量(為額外丟失) 成人1.5ml 兒童1.8ml 嬰兒2.0ml 第一個24小時的1/2
晶體液:膠體液 中、重度 2:1 2:1 2:1 同左
特重 1:1 1:1 1:1 同左
基礎(chǔ)需水量 2000ml 60-80ml/kg 100ml/kg 同左
(第一個24小時補液量=體重(kg)×燒傷面積×1.5(成人)+基礎(chǔ)需水量)
1.前8小時輸入總量的一半,以后16小時輸入總量的另一半。面積大、癥狀重者需快速輸注,但對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卻應(yīng)避免過快而引起心衰和肺水腫。第二個24小時輸液總量除基礎(chǔ)水分量不變外,膠體液和電解質(zhì)溶液量為第一個24小時輸注的半量。第3日靜脈補液可減少或僅用口服補液,以維持體液平衡為目的。低滲糖不宜過快,重癥病人補充碳酸氫鈉。
2.晶體液首選平衡鹽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癥和糾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選用等滲鹽水、5%葡萄糖鹽水等。膠體液首選血漿以補充滲出丟失的血漿蛋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白,如無條件可選用右旋糖酐,羥乙基淀粉等暫時代替。全血因含紅細胞,在燒傷后血濃縮時不適宜,但深度燒傷損害多量紅細胞時則適用。
3.補液的監(jiān)測
①成人尿量以維持30~50ml/h為宜;
②心率<120次/分,收縮壓為90mmHg,脈壓20mmHg以上;
③呼吸平衡;
④安靜,無煩躁及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