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宋詞名句: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譯文]初升的陽光灑滿荷塘,荷上已不見夜雨的痕跡。水面圓圓的荷葉那樣清潤,一張張在風(fēng)中搖曳高舉。
[出典]周邦彥《蘇幕遮》
注:
1、《蘇幕遮》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2、注釋
①燎:燒。
②沈香:沈,現(xiàn)寫作沉。沈(沉)香,一種名貴香料,置水中則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惡氣。
③溽暑:潮濕的暑氣。沈約《休沐寄懷》詩:“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变幔瑵駶櫝睗?。
④侵曉:快天亮的時候。侵,漸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風(fēng)荷舉:司空圖《王官二首》詩:“風(fēng)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BR> ⑦吳門:古吳縣城亦稱吳門,即今之江蘇蘇州,此處以吳門泛指江南一帶。作者乃江南錢塘人。
⑧長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詞中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⑨芙蓉浦:有溪澗可通地荷花塘。唐張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詩:“折桂芙蓉浦,吹蕭明月灣。”浦,水邊。
3、譯文1:
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fēng),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fēng)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xiāng),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故鄉(xiāng)的我小時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劃著小船,我的夢中來到了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譯文2:
室內(nèi)燃燒著沉香來消解濕熱,鳥雀在歡呼晴天,頭伸到屋檐下嘰嘰喳喳地叫著。初升在太陽把荷葉上昨夜留下的雨珠慢慢曬干,水面上荷葉清新圓潤,在晨風(fēng)中輕輕搖曳。
遙遠的故鄉(xiāng)??!什么時候才能回去?家在吳門,人卻久居長安。五月家鄉(xiāng)的漁郎是否還記得我。夢中駕著小舟,慢慢地劃入了荷花深處。
4、周邦彥中國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時為太學(xué)生,因歌頌新法被擢為太學(xué)正,累官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贊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
周邦彥的生平見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范仲淹的《蘇幕遮》,對其中的“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以及“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笨梢哉f耳熟能詳,不過周邦彥的這首《蘇幕遮》,無論名氣上還是藝術(shù)上,一點也不亞于范仲淹的那首。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昨夜一場大雨,洗去了夏日的煩悶,滋潤了青荷美麗的面龐。荷葉在朝陽下輕輕梳理晨妝,荷花在清風(fēng)中快樂地低聲吟唱。周邦彥依欄水邊,靜靜地守著荷,呆呆地望著荷,癡癡地傾聽著荷韻,心兒漸漸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獨自徘徊。
昨夜的淚雨,在朝陽中緩緩蒸發(fā),透過那升騰起的裊裊水霧,周邦彥仿佛回到久別的江南故鄉(xiāng),正駕著小舟,慢慢劃入荷花深處……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蘇幕遮
形象的語言,精巧的構(gòu)思,將雨后風(fēng)荷的神韻刻畫得栩栩如生,詩意地抒寫了思鄉(xiāng)情懷,散發(fā)著淡雅素潔、自然清新的風(fēng)韻。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贊美:“‘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苏婺艿煤芍窭碚?。”,《蘇幕遮》這首抒寫思鄉(xiāng)情懷的詞,也因這一傳神之筆而成為寫荷絕唱。
5、此詞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鄉(xiāng)的荷花。游子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向荷花娓娓道來,構(gòu)思尤為巧妙別致。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主要描繪荷花姿態(tài),下片由荷花生發(fā)開去,夢回故鄉(xiāng)。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這里寫的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詞人點燃了沉香以驅(qū)散潮濕悶熱的暑氣。鳥雀在窗外歡呼著,慶祝天氣由雨轉(zhuǎn)晴。在詞人眼里,鳥雀仿佛有著人一樣的喜怒哀樂,她們也會“呼”也愛“窺”,如同調(diào)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愛。這幾句描寫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際上作者是在為下面寫荷花的美麗做感情上的鋪墊?!叭~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眹鴮W(xué)大師王國維評:“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毕炔徽f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圓潤,就足以流傳千古。至于神理或說神韻,卻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砂堰@三句譯成白話:“清晨的陽光投射到荷花的葉子上,昨夜花葉上積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紅的荷花在春風(fēng)中輕輕顫動,一一舉起了晶瑩剔透的綠蓋。遠遠望去,仿佛一群身著紅裳綠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詞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寫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瓏可愛,因為他的故鄉(xiāng)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焙苫c燃了詞人的思鄉(xiāng)情,下片開頭他就捫心自問,何時才能重歸故里呢,那美麗的吳門,蘇小小居住的地方?!熬谩弊煮w現(xiàn)了作者對飄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厭倦,在其它作品中詞人一再以“京華倦客”自稱,可見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鄉(xiāng)。“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苯Y(jié)尾三句,詞人恍惚間飛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漁郎正在河上搖著小船,穿梭于層層疊疊的蓮葉……這時詞人忍不住喊道:打魚的大哥,還記得我嗎?我是美成啊!情到深處意轉(zhuǎn)癡,詞人用一個白日夢結(jié)尾,給人留下無限的情思和遐想。
這首詞寫游子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寫景寫人寫情寫夢皆語出天然,不加雕飾而風(fēng)情萬種。通過對清圓的荷葉、五月的江南、漁郎的輕舟這些情景進行虛實變幻的描寫,思鄉(xiāng)之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6、周邦彥的詞以富艷精工著稱,但這首《蘇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清新自然,是清真詞中少數(shù)的例外。此詞作于神宗元豐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間,當時周邦彥久客京師,從入都到為太學(xué)生到任太學(xué)正,處于人生上升階段。詞以寫雨后風(fēng)荷為中心,引入故鄉(xiāng)歸夢,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意思比較單純。
上闋先寫室內(nèi)燎香消暑,繼寫屋檐鳥雀呼晴,再寫室外風(fēng)荷搖擺,詞境活潑清新,結(jié)構(gòu)意脈連貫自然,視點變換極具層次。詞中對荷花的傳神描寫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為寫荷之絕唱。
下闋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園,風(fēng)荷凌舉的景象聯(lián)想到相似的故鄉(xiāng)吳門的五月的風(fēng)物,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盡致。
這首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段落極為分明。一起寫靜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涼之意,或暗示在熱鬧場中服一副清涼劑,兩句寫境靜心也靜。三、四句寫靜中有噪,“鳥雀呼晴”,一“呼”字,極為傳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扒謺愿Q檐語”,更是鳥雀多情,窺檐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fēng)致?!叭~上”句,清新而又美麗。“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則動態(tài)可掬。這三句,實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極為巧妙,而又音響動人。大意是:清圓的荷葉,葉面上還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陽下逐漸地干了,一陣風(fēng)來,荷葉兒一團團地舞動起來。這像是電影的鏡頭一樣,有時間性的景致。詞句煉一“舉”字,全詞站立了起來,動景如生。這樣,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時間,則該是一天的事,而從“鳥雀呼晴”起,則是晨光初興的景物,然后再從屋邊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時間該是拖長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靜可知,意義豐富而含蓄,為下闋久客思鄉(xiāng)伏了一筆。
下闋直抒胸懷,語詞如話,不加雕飾。己身旅泊“長安”,實即當時汴京(今開封)。周邦彥本以太學(xué)生入都,以獻《汴都賦》為神宗所賞識,進為太學(xué)正,但仍無所作為,不免有鄉(xiāng)關(guān)之思。“故鄉(xiāng)遙,何日去”點地點時,“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實為不如歸去之意。緊接“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言己思家鄉(xiāng)友朋,卻寫漁郎是否思念自己,這是從對面深一層寫法。一結(jié)兩句,“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即夢中劃小舟入蓮花塘中了。實以虛構(gòu)的夢景作結(jié),雖虛而實,變幻莫測。
這首詞構(gòu)成的境界,確如周濟所說:“上闋,若有意,若無意,使人神眩?!保ā端嗡募以~選》)而周邦彥的心胸,又當如陳世所說:“不必以詞勝,而詞自勝。風(fēng)致,亦見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見周邦彥的詞以典雅著稱,又被推為集大成詞人,其詞作固然精工絕倫,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實尤為其詞作之牢固基礎(chǔ)。
7、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段落極為分明。
第一句起寫靜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涼之意,或暗示在熱鬧場中服一副清涼劑,第二句寫境靜心也靜。三、四句寫靜中有噪,“鳥雀呼晴”,一“呼”字,極為傳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扒謺愿Q檐語”,更是鳥雀多情,窺檐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fēng)致?!叭~上”句,清新而又美麗?!八媲鍒A,一一風(fēng)荷舉”,則動態(tài)可掬。這三句,實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極為巧妙,而又音響動人。是寫清圓的荷葉,葉面上還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陽下逐漸地干了,一陣風(fēng)來,荷葉兒一團團地舞動起來,這像是電影的鏡頭一樣,是有時間性的景致。詞句煉一“舉”字,全詞站立了起來。動景如生。這樣,我們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時間,則該是一天的事,而從“鳥雀呼晴”起,則是晨光初興的景物,然后再從屋邊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時間該是拖長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靜可知,意義豐富而含蓄,為下片久客思鄉(xiāng)伏了一筆。
下片直抒胸懷,語詞如話,不加雕飾。己身旅泊“長安”,實即當時汴京(今開封)。周邦彥本以太學(xué)生入都,以獻《汴都賦》為神宗所賞識,進為太學(xué)正,但仍無所作為,不免有鄉(xiāng)關(guān)之思。“故鄉(xiāng)遙,何日去”點地點時,“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實為不如歸去之意。緊接“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言己思家鄉(xiāng)友朋,卻寫漁郎是否思念自己,這是從對面深一層寫法。一結(jié)兩句,“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即夢中劃小舟入蓮花塘中了。以虛構(gòu)的夢景作結(jié),雖虛而實,變幻莫測。
8、在“漁郎相憶”和“小楫輕舟”的意象中,作者化為一個女性情人的角色,使作品將思鄉(xiāng)之情與愛情巧妙地融合起來,與屈賦中美人香草的寫法有相通之處。這是一種在特定情境中勾起的懷戀之情,是一種感情上的閃念和沖動,是心靈寂寞的展示。既想維系心靈的溝通,又不必有什么必然的結(jié)果,這就是“漁郎”意象的本質(zhì)。歸屬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渴望和依戀本身就是最真切的存在形式?!靶¢p舟,夢入芙蓉浦”,只要能寄托相思就行了,并不在乎有什么結(jié)果。
這本是一首思鄉(xiāng)的詞,但思鄉(xiāng)和愛情的雙重展現(xiàn),使作品獲得了一種輕靈而朦朧的美。這也是這首詞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一大特色。
9、“葉上初陽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層。這兩句是詞中的重點,是詞人來至戶外之所見。“初陽,接“晴”“宿雨”承“溽暑”。荷葉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進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體化了?!八抻辍钡谋徽舭l(fā)、被曬干,不僅在點染“晴”字,同時還扣緊“溽暑”這一季節(jié)特點。這句很像特寫鏡頭,連荷葉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過程也都被攝進畫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圓”是“葉上”一句的擴大。作者把鏡頭遠遠拉開、推高,然后居高臨下,俯視整個荷塘,終于攝下那鋪滿水面的圓圓荷葉。繼之,又把鏡頭拉下,轉(zhuǎn)移角度,進行水平攝影,鏡頭在水面上緩緩?fù)七M: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葉,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風(fēng)中搖曳生姿,在鏡頭面前紛紛后退。這三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cè)面,運用不同的鏡頭攝下了荷花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贊美這幾句說:“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BR> 10、詩人從“室內(nèi)”寫到“檐下”,然后呢?外面如此美好的景致肯定引發(fā)了詩人的好奇心,詩人決定好好去外面走一走。我們仿佛看到詩人在一個雨后初晴、陽光明媚的清晨,漫步走出房門,來到田野中。展現(xiàn)詩人眼前的,是一派如此絢爛多姿的美景:“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首先詩人看到池塘中圓圓的翠綠的荷葉,經(jīng)過漫長的雨季,葉上灑滿了清澈的水珠,滾來滾去,光鑒可人。在那清晨初升的太陽光照射下,反射出迷人的光彩。太陽漸漸地越升越高,熱度越來越大,那些圓潤的水珠被太陽照耀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后逐漸消失。這種優(yōu)美的意境,恐怕即使用現(xiàn)代的電影技術(shù),恐怕也難以再現(xiàn)?!贿^卻被詩人那敏銳的眼睛和筆觸捕捉到了。“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你看那圓圓的荷葉,一個一個的被葉柄從水中托舉出水面,亭亭玉立,隨著微風(fēng)的吹來,微微顫動,正好像我們學(xué)過的朱自清所描寫的那樣:“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fēng)致了?!薄藭r詩人的位置是“室外”,描寫的景色是“初陽風(fēng)荷”。心情是欣喜的,朗讀的時候,要注意用輕快的語調(diào)傳達。
11、這首詞的內(nèi)容很簡單,全篇六十二字,寫的不外是荷花以及與荷花有關(guān)的情事。但是,作者善于把荷花的形象以及與之有關(guān)的情事集中起來,從不同的側(cè)面、不同的角度來加以烘托,于是,作者的美感便層次清晰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一點集中體現(xiàn)于詞的上片。上片七句,雖然構(gòu)成的側(cè)面有所不同,但可貴的是,其中每一句都帶有動作性或視覺性,幾乎句句都可構(gòu)成一個或幾個畫面,構(gòu)成角度不同的鏡頭。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連結(jié)媒介幾乎被作者壓縮到的微小程度。作者的情思,作者的美感是靠畫面、靠鏡頭的組接,靠蒙太奇表現(xiàn)出來的。
本詞以荷花為焦點,并從這一點上散射開來,最后又集中在這一點上加以收束。全詞可分四層,上片前四句是一層,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氣氛。后三句多側(cè)面刻畫荷花的風(fēng)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層,分別疊印出“吳門”與“長安”兩個不同的地點。后三句又以“夢入芙蓉浦”把前幾層散射出的側(cè)面加以歸結(jié)、收束。
周邦彥是善于使用藝術(shù)語言的大師,他往往運用優(yōu)美的語詞來創(chuàng)造生動的形象,有時精雕細刻,富艷精工;有時用典,融化古人的詩句人詞。但這首詞卻既未用典,也未融化前人的詩句,而主要是用從生活中提煉出的詞語,準確而又生動地表現(xiàn)出荷花的風(fēng)神,抒寫了自己的鄉(xiāng)愁,有一種從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風(fēng)韻。
本文作者(來源):周邦彥
[譯文]初升的陽光灑滿荷塘,荷上已不見夜雨的痕跡。水面圓圓的荷葉那樣清潤,一張張在風(fēng)中搖曳高舉。
[出典]周邦彥《蘇幕遮》
注:
1、《蘇幕遮》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2、注釋
①燎:燒。
②沈香:沈,現(xiàn)寫作沉。沈(沉)香,一種名貴香料,置水中則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惡氣。
③溽暑:潮濕的暑氣。沈約《休沐寄懷》詩:“臨池清溽暑,開幌望高秋?!变幔瑵駶櫝睗?。
④侵曉:快天亮的時候。侵,漸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風(fēng)荷舉:司空圖《王官二首》詩:“風(fēng)荷似醉和花舞,沙鳥無情伴客閑?!?BR> ⑦吳門:古吳縣城亦稱吳門,即今之江蘇蘇州,此處以吳門泛指江南一帶。作者乃江南錢塘人。
⑧長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詞中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
⑨芙蓉浦:有溪澗可通地荷花塘。唐張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詩:“折桂芙蓉浦,吹蕭明月灣。”浦,水邊。
3、譯文1:
細焚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著晴天(舊有鳥鳴可占雨之說),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的“言語”。荷葉上初出的陽光曬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潤圓正,荷葉迎著晨風(fēng),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這風(fēng)景)我想到遙遠的故鄉(xiāng),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吳越一帶,長久地客居長安。五月,故鄉(xiāng)的我小時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劃著小船,我的夢中來到了荷花塘(詞中指杭州西湖)。
譯文2:
室內(nèi)燃燒著沉香來消解濕熱,鳥雀在歡呼晴天,頭伸到屋檐下嘰嘰喳喳地叫著。初升在太陽把荷葉上昨夜留下的雨珠慢慢曬干,水面上荷葉清新圓潤,在晨風(fēng)中輕輕搖曳。
遙遠的故鄉(xiāng)??!什么時候才能回去?家在吳門,人卻久居長安。五月家鄉(xiāng)的漁郎是否還記得我。夢中駕著小舟,慢慢地劃入了荷花深處。
4、周邦彥中國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時為太學(xué)生,因歌頌新法被擢為太學(xué)正,累官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但相當喜歡讀書,宋神宗時,他寫了一篇《汴都賦》,贊揚新法,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diào)。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diào)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
周邦彥的生平見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范仲淹的《蘇幕遮》,對其中的“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以及“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笨梢哉f耳熟能詳,不過周邦彥的這首《蘇幕遮》,無論名氣上還是藝術(shù)上,一點也不亞于范仲淹的那首。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昨夜一場大雨,洗去了夏日的煩悶,滋潤了青荷美麗的面龐。荷葉在朝陽下輕輕梳理晨妝,荷花在清風(fēng)中快樂地低聲吟唱。周邦彥依欄水邊,靜靜地守著荷,呆呆地望著荷,癡癡地傾聽著荷韻,心兒漸漸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中獨自徘徊。
昨夜的淚雨,在朝陽中緩緩蒸發(fā),透過那升騰起的裊裊水霧,周邦彥仿佛回到久別的江南故鄉(xiāng),正駕著小舟,慢慢劃入荷花深處……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蘇幕遮
形象的語言,精巧的構(gòu)思,將雨后風(fēng)荷的神韻刻畫得栩栩如生,詩意地抒寫了思鄉(xiāng)情懷,散發(fā)著淡雅素潔、自然清新的風(fēng)韻。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贊美:“‘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苏婺艿煤芍窭碚?。”,《蘇幕遮》這首抒寫思鄉(xiāng)情懷的詞,也因這一傳神之筆而成為寫荷絕唱。
5、此詞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鄉(xiāng)的荷花。游子濃濃的思鄉(xiāng)情,向荷花娓娓道來,構(gòu)思尤為巧妙別致。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主要描繪荷花姿態(tài),下片由荷花生發(fā)開去,夢回故鄉(xiāng)。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這里寫的是一個夏日的清晨,詞人點燃了沉香以驅(qū)散潮濕悶熱的暑氣。鳥雀在窗外歡呼著,慶祝天氣由雨轉(zhuǎn)晴。在詞人眼里,鳥雀仿佛有著人一樣的喜怒哀樂,她們也會“呼”也愛“窺”,如同調(diào)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愛。這幾句描寫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際上作者是在為下面寫荷花的美麗做感情上的鋪墊?!叭~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眹鴮W(xué)大師王國維評:“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毕炔徽f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圓潤,就足以流傳千古。至于神理或說神韻,卻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砂堰@三句譯成白話:“清晨的陽光投射到荷花的葉子上,昨夜花葉上積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紅的荷花在春風(fēng)中輕輕顫動,一一舉起了晶瑩剔透的綠蓋。遠遠望去,仿佛一群身著紅裳綠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詞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寫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瓏可愛,因為他的故鄉(xiāng)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焙苫c燃了詞人的思鄉(xiāng)情,下片開頭他就捫心自問,何時才能重歸故里呢,那美麗的吳門,蘇小小居住的地方?!熬谩弊煮w現(xiàn)了作者對飄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厭倦,在其它作品中詞人一再以“京華倦客”自稱,可見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鄉(xiāng)。“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苯Y(jié)尾三句,詞人恍惚間飛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漁郎正在河上搖著小船,穿梭于層層疊疊的蓮葉……這時詞人忍不住喊道:打魚的大哥,還記得我嗎?我是美成啊!情到深處意轉(zhuǎn)癡,詞人用一個白日夢結(jié)尾,給人留下無限的情思和遐想。
這首詞寫游子的思鄉(xiāng)情結(jié),寫景寫人寫情寫夢皆語出天然,不加雕飾而風(fēng)情萬種。通過對清圓的荷葉、五月的江南、漁郎的輕舟這些情景進行虛實變幻的描寫,思鄉(xiāng)之苦表達得淋漓盡致。
6、周邦彥的詞以富艷精工著稱,但這首《蘇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清新自然,是清真詞中少數(shù)的例外。此詞作于神宗元豐六年(1083)至哲宗元祐元年(1086)之間,當時周邦彥久客京師,從入都到為太學(xué)生到任太學(xué)正,處于人生上升階段。詞以寫雨后風(fēng)荷為中心,引入故鄉(xiāng)歸夢,表達思鄉(xiāng)之情,意思比較單純。
上闋先寫室內(nèi)燎香消暑,繼寫屋檐鳥雀呼晴,再寫室外風(fēng)荷搖擺,詞境活潑清新,結(jié)構(gòu)意脈連貫自然,視點變換極具層次。詞中對荷花的傳神描寫被王國維《人間詞話》評為“真能得荷之神理者”,為寫荷之絕唱。
下闋再由眼前五月水面清園,風(fēng)荷凌舉的景象聯(lián)想到相似的故鄉(xiāng)吳門的五月的風(fēng)物,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相思之情淋漓盡致。
這首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段落極為分明。一起寫靜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涼之意,或暗示在熱鬧場中服一副清涼劑,兩句寫境靜心也靜。三、四句寫靜中有噪,“鳥雀呼晴”,一“呼”字,極為傳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扒謺愿Q檐語”,更是鳥雀多情,窺檐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fēng)致?!叭~上”句,清新而又美麗。“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則動態(tài)可掬。這三句,實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極為巧妙,而又音響動人。大意是:清圓的荷葉,葉面上還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陽下逐漸地干了,一陣風(fēng)來,荷葉兒一團團地舞動起來。這像是電影的鏡頭一樣,有時間性的景致。詞句煉一“舉”字,全詞站立了起來,動景如生。這樣,再看“燎沉香,消溽暑”的時間,則該是一天的事,而從“鳥雀呼晴”起,則是晨光初興的景物,然后再從屋邊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時間該是拖長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靜可知,意義豐富而含蓄,為下闋久客思鄉(xiāng)伏了一筆。
下闋直抒胸懷,語詞如話,不加雕飾。己身旅泊“長安”,實即當時汴京(今開封)。周邦彥本以太學(xué)生入都,以獻《汴都賦》為神宗所賞識,進為太學(xué)正,但仍無所作為,不免有鄉(xiāng)關(guān)之思。“故鄉(xiāng)遙,何日去”點地點時,“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實為不如歸去之意。緊接“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言己思家鄉(xiāng)友朋,卻寫漁郎是否思念自己,這是從對面深一層寫法。一結(jié)兩句,“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即夢中劃小舟入蓮花塘中了。實以虛構(gòu)的夢景作結(jié),雖虛而實,變幻莫測。
這首詞構(gòu)成的境界,確如周濟所說:“上闋,若有意,若無意,使人神眩?!保ā端嗡募以~選》)而周邦彥的心胸,又當如陳世所說:“不必以詞勝,而詞自勝。風(fēng)致,亦見先生胸襟恬淡”《云韶集》。足見周邦彥的詞以典雅著稱,又被推為集大成詞人,其詞作固然精工絕倫,而其思想境界之高超,實尤為其詞作之牢固基礎(chǔ)。
7、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段落極為分明。
第一句起寫靜境,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涼之意,或暗示在熱鬧場中服一副清涼劑,第二句寫境靜心也靜。三、四句寫靜中有噪,“鳥雀呼晴”,一“呼”字,極為傳神,暗示昨夜雨,今朝晴?!扒謺愿Q檐語”,更是鳥雀多情,窺檐而告訴人以新晴之歡,生動而有風(fēng)致?!叭~上”句,清新而又美麗?!八媲鍒A,一一風(fēng)荷舉”,則動態(tài)可掬。這三句,實是交互句法,配合得極為巧妙,而又音響動人。是寫清圓的荷葉,葉面上還留存昨夜的雨珠,在朝陽下逐漸地干了,一陣風(fēng)來,荷葉兒一團團地舞動起來,這像是電影的鏡頭一樣,是有時間性的景致。詞句煉一“舉”字,全詞站立了起來。動景如生。這樣,我們再回看一起的“燎沉香,消溽暑”的時間,則該是一天的事,而從“鳥雀呼晴”起,則是晨光初興的景物,然后再從屋邊推到室外,荷塘一片新晴景色。再看首二句,時間該是拖長了,夏日如年,以香消之,寂靜可知,意義豐富而含蓄,為下片久客思鄉(xiāng)伏了一筆。
下片直抒胸懷,語詞如話,不加雕飾。己身旅泊“長安”,實即當時汴京(今開封)。周邦彥本以太學(xué)生入都,以獻《汴都賦》為神宗所賞識,進為太學(xué)正,但仍無所作為,不免有鄉(xiāng)關(guān)之思。“故鄉(xiāng)遙,何日去”點地點時,“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實為不如歸去之意。緊接“五月漁郎相憶否”,不言己思家鄉(xiāng)友朋,卻寫漁郎是否思念自己,這是從對面深一層寫法。一結(jié)兩句,“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即夢中劃小舟入蓮花塘中了。以虛構(gòu)的夢景作結(jié),雖虛而實,變幻莫測。
8、在“漁郎相憶”和“小楫輕舟”的意象中,作者化為一個女性情人的角色,使作品將思鄉(xiāng)之情與愛情巧妙地融合起來,與屈賦中美人香草的寫法有相通之處。這是一種在特定情境中勾起的懷戀之情,是一種感情上的閃念和沖動,是心靈寂寞的展示。既想維系心靈的溝通,又不必有什么必然的結(jié)果,這就是“漁郎”意象的本質(zhì)。歸屬的愿望不能實現(xiàn),渴望和依戀本身就是最真切的存在形式?!靶¢p舟,夢入芙蓉浦”,只要能寄托相思就行了,并不在乎有什么結(jié)果。
這本是一首思鄉(xiāng)的詞,但思鄉(xiāng)和愛情的雙重展現(xiàn),使作品獲得了一種輕靈而朦朧的美。這也是這首詞在表現(xiàn)手法上的一大特色。
9、“葉上初陽干宿雨”三句是第二層。這兩句是詞中的重點,是詞人來至戶外之所見。“初陽,接“晴”“宿雨”承“溽暑”。荷葉上反映出旭日的光彩,進一步把“晴”字形象化、具體化了?!八抻辍钡谋徽舭l(fā)、被曬干,不僅在點染“晴”字,同時還扣緊“溽暑”這一季節(jié)特點。這句很像特寫鏡頭,連荷葉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過程也都被攝進畫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圓”是“葉上”一句的擴大。作者把鏡頭遠遠拉開、推高,然后居高臨下,俯視整個荷塘,終于攝下那鋪滿水面的圓圓荷葉。繼之,又把鏡頭拉下,轉(zhuǎn)移角度,進行水平攝影,鏡頭在水面上緩緩?fù)七M: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葉,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風(fēng)中搖曳生姿,在鏡頭面前紛紛后退。這三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cè)面,運用不同的鏡頭攝下了荷花豐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贊美這幾句說:“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BR> 10、詩人從“室內(nèi)”寫到“檐下”,然后呢?外面如此美好的景致肯定引發(fā)了詩人的好奇心,詩人決定好好去外面走一走。我們仿佛看到詩人在一個雨后初晴、陽光明媚的清晨,漫步走出房門,來到田野中。展現(xiàn)詩人眼前的,是一派如此絢爛多姿的美景:“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首先詩人看到池塘中圓圓的翠綠的荷葉,經(jīng)過漫長的雨季,葉上灑滿了清澈的水珠,滾來滾去,光鑒可人。在那清晨初升的太陽光照射下,反射出迷人的光彩。太陽漸漸地越升越高,熱度越來越大,那些圓潤的水珠被太陽照耀得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最后逐漸消失。這種優(yōu)美的意境,恐怕即使用現(xiàn)代的電影技術(shù),恐怕也難以再現(xiàn)?!贿^卻被詩人那敏銳的眼睛和筆觸捕捉到了。“水面清圓,一一風(fēng)荷舉”,你看那圓圓的荷葉,一個一個的被葉柄從水中托舉出水面,亭亭玉立,隨著微風(fēng)的吹來,微微顫動,正好像我們學(xué)過的朱自清所描寫的那樣:“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fēng)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fēng)致了?!薄藭r詩人的位置是“室外”,描寫的景色是“初陽風(fēng)荷”。心情是欣喜的,朗讀的時候,要注意用輕快的語調(diào)傳達。
11、這首詞的內(nèi)容很簡單,全篇六十二字,寫的不外是荷花以及與荷花有關(guān)的情事。但是,作者善于把荷花的形象以及與之有關(guān)的情事集中起來,從不同的側(cè)面、不同的角度來加以烘托,于是,作者的美感便層次清晰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這一點集中體現(xiàn)于詞的上片。上片七句,雖然構(gòu)成的側(cè)面有所不同,但可貴的是,其中每一句都帶有動作性或視覺性,幾乎句句都可構(gòu)成一個或幾個畫面,構(gòu)成角度不同的鏡頭。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連結(jié)媒介幾乎被作者壓縮到的微小程度。作者的情思,作者的美感是靠畫面、靠鏡頭的組接,靠蒙太奇表現(xiàn)出來的。
本詞以荷花為焦點,并從這一點上散射開來,最后又集中在這一點上加以收束。全詞可分四層,上片前四句是一層,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氣氛。后三句多側(cè)面刻畫荷花的風(fēng)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層,分別疊印出“吳門”與“長安”兩個不同的地點。后三句又以“夢入芙蓉浦”把前幾層散射出的側(cè)面加以歸結(jié)、收束。
周邦彥是善于使用藝術(shù)語言的大師,他往往運用優(yōu)美的語詞來創(chuàng)造生動的形象,有時精雕細刻,富艷精工;有時用典,融化古人的詩句人詞。但這首詞卻既未用典,也未融化前人的詩句,而主要是用從生活中提煉出的詞語,準確而又生動地表現(xiàn)出荷花的風(fēng)神,抒寫了自己的鄉(xiāng)愁,有一種從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風(fēng)韻。
本文作者(來源):周邦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