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咳嗽與咳痰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內(nèi)的分泌物或進入氣道內(nèi)的異物。如長期、頻繁咳嗽影響工作與休息,則屬病理現(xiàn)象。
一、病因
1. 呼吸道疾病:理化因子刺激、異物吸入、炎癥、出血、新生物等,最常見
2. 胸膜病變:炎癥和刺激
3. 心血管疾病: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肺水腫、肺栓塞
4. 中樞神經(jīng)因素:
二、臨床表現(xiàn)★★
1.咳嗽性質(zhì):干性咳嗽 濕性咳嗽
2.咳嗽時間與節(jié)律:突然出現(xiàn)的發(fā)作性咳嗽(刺激、異物、百日咳)
長期慢性咳嗽(慢支、結(jié)核、支擴)
變動體位時加?。ㄖU、肺膿腫)
夜間咳嗽明顯(肺淤血)
3.咳嗽的音色:伴聲音嘶?。晭а住⒑斫Y(jié)核、腫瘤壓迫)
金屬音調(diào)(主動脈瘤、縱隔腫瘤、肺癌)
犬吠樣咳嗽(會厭、喉部疾?。?BR> 聲音低微或無聲(衰弱、聲帶麻痹)
4.痰液性狀和量:黏液性、漿液性、膿性、血性、綠色、干酪樣、惡臭(厭氧菌)、靜置后分層(支擴、肺膿腫)、白黏稠成絲(念珠菌)
三、伴隨癥狀與臨床意義★★
1.伴發(fā)熱:呼吸道感染、肺結(jié)核、肺膿腫等
2.伴胸痛:胸膜炎、支氣管肺癌、自發(fā)性氣胸等
3.伴呼吸困難:喉水腫、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量胸腔積液、肺淤血等
4.伴大量膿痰: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等
5.伴咯血: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癌等
6.伴杵狀指:支氣管擴張、膿胸、肺癌等
7.伴哮鳴音:支氣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異物等
第三節(jié) 咯血
一、概念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jīng)口腔排出者。
咯血與嘔血鑒別★★:
咯 血
嘔 血
病因
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炎、肺膿腫、心臟病等
消化道潰瘍、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變、膽道出血
出血前癥狀
喉部癢感、胸悶、咳嗽等
上腹不適、惡心、嘔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嘔出,可為噴射狀
血色
鮮紅
棕黑、暗紅、有時鮮紅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殘渣、胃液
反應
堿性
酸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則沒有
有,可為柏油樣便,嘔血停止后仍持續(xù)數(shù)日
出血后痰性狀
常有血痰數(shù)日
無痰
二、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支氣管疾病、肺部疾病、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其他疾病均可導致咯血,其機制可能各不相同,如肺部黏膜或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小血管破裂;肺淤血及靜脈曲張破裂;支擴造成的動靜脈瘺破裂;血液??;急性傳染病,甚至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等。
三、臨床表現(xiàn)★★
1.年齡 老年人—老慢支、肺癌
年輕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
2. 咯血量 小量 <100ml/d
中等量 100~500ml/d
大量 >500ml/d;300~500ml/次
3.顏色和形狀 鐵銹色血痰←大葉性肺炎、肺吸蟲病
磚紅色膠凍樣血痰←克雷白桿菌肺炎
粉紅色泡沫樣血痰←左心衰竭肺水腫
四、伴隨癥狀與臨床意義★★
1.咯血伴發(fā)熱:肺炎、肺結(jié)核、肺膿腫等
2.咯血伴胸痛:肺炎球菌性肺炎、肺梗死等
3.咯血伴膿痰: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等
4.痰血伴劇烈嗆咳:肺癌、支原體肺炎等
5.咯血伴皮膚黏膜出血:血液病、出血熱等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內(nèi)的分泌物或進入氣道內(nèi)的異物。如長期、頻繁咳嗽影響工作與休息,則屬病理現(xiàn)象。
一、病因
1. 呼吸道疾病:理化因子刺激、異物吸入、炎癥、出血、新生物等,最常見
2. 胸膜病變:炎癥和刺激
3. 心血管疾病:左心衰引起的肺淤血、肺水腫、肺栓塞
4. 中樞神經(jīng)因素:
二、臨床表現(xiàn)★★
1.咳嗽性質(zhì):干性咳嗽 濕性咳嗽
2.咳嗽時間與節(jié)律:突然出現(xiàn)的發(fā)作性咳嗽(刺激、異物、百日咳)
長期慢性咳嗽(慢支、結(jié)核、支擴)
變動體位時加?。ㄖU、肺膿腫)
夜間咳嗽明顯(肺淤血)
3.咳嗽的音色:伴聲音嘶?。晭а住⒑斫Y(jié)核、腫瘤壓迫)
金屬音調(diào)(主動脈瘤、縱隔腫瘤、肺癌)
犬吠樣咳嗽(會厭、喉部疾?。?BR> 聲音低微或無聲(衰弱、聲帶麻痹)
4.痰液性狀和量:黏液性、漿液性、膿性、血性、綠色、干酪樣、惡臭(厭氧菌)、靜置后分層(支擴、肺膿腫)、白黏稠成絲(念珠菌)
三、伴隨癥狀與臨床意義★★
1.伴發(fā)熱:呼吸道感染、肺結(jié)核、肺膿腫等
2.伴胸痛:胸膜炎、支氣管肺癌、自發(fā)性氣胸等
3.伴呼吸困難:喉水腫、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量胸腔積液、肺淤血等
4.伴大量膿痰: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等
5.伴咯血: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癌等
6.伴杵狀指:支氣管擴張、膿胸、肺癌等
7.伴哮鳴音:支氣管哮喘、心源性哮喘、異物等
第三節(jié) 咯血
一、概念 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經(jīng)口腔排出者。
咯血與嘔血鑒別★★:
咯 血
嘔 血
病因
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肺癌、肺炎、肺膿腫、心臟病等
消化道潰瘍、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變、膽道出血
出血前癥狀
喉部癢感、胸悶、咳嗽等
上腹不適、惡心、嘔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嘔出,可為噴射狀
血色
鮮紅
棕黑、暗紅、有時鮮紅
血中混有物
痰、泡沫
食物殘渣、胃液
反應
堿性
酸性
黑便
除非咽下,否則沒有
有,可為柏油樣便,嘔血停止后仍持續(xù)數(shù)日
出血后痰性狀
常有血痰數(shù)日
無痰
二、病因與發(fā)病機制
支氣管疾病、肺部疾病、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其他疾病均可導致咯血,其機制可能各不相同,如肺部黏膜或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小血管破裂;肺淤血及靜脈曲張破裂;支擴造成的動靜脈瘺破裂;血液??;急性傳染病,甚至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等。
三、臨床表現(xiàn)★★
1.年齡 老年人—老慢支、肺癌
年輕人—結(jié)核、支氣管擴張
2. 咯血量 小量 <100ml/d
中等量 100~500ml/d
大量 >500ml/d;300~500ml/次
3.顏色和形狀 鐵銹色血痰←大葉性肺炎、肺吸蟲病
磚紅色膠凍樣血痰←克雷白桿菌肺炎
粉紅色泡沫樣血痰←左心衰竭肺水腫
四、伴隨癥狀與臨床意義★★
1.咯血伴發(fā)熱:肺炎、肺結(jié)核、肺膿腫等
2.咯血伴胸痛:肺炎球菌性肺炎、肺梗死等
3.咯血伴膿痰: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等
4.痰血伴劇烈嗆咳:肺癌、支原體肺炎等
5.咯血伴皮膚黏膜出血:血液病、出血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