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釋義:第二十七條

字號:

第二十七條 受托人不得將信托財產轉為其固有財產。受托人將信托財產轉為其固有財產的,必須恢復該信托財產的原狀;造成信托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禁止將信托財產轉為受托人固有財產的規(guī)定。
    信托財產與受托人的固有財產雖然都是由受托人直接控制支配的財產,但是這二者的性質是不同的,信托財產具有獨立性,是為信托目的而獨立存在的財產,受托人僅在信托目的范圍內為受益人的利益有權管理處分信托財產,信托財產的收益由受益人享有,因此受托人不得將信托財產轉為其固有財產。受托人的固有財產是屬于受托人所有的財產,受托人對其擁有排他的、充分完整的支配權,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這種支配權是不應受到限制的,受托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置其固有財產。固有財產所產生的收益仍由受托人享有。如果允許受托人將信托財產轉為其固有財產,則將使受托人享有信托財產及其利益,違背了受托人忠實履行信托義務的職責,這與受益人的利益發(fā)生沖突,與信托本旨也是相違背的。
    受托人必須嚴格遵守這項禁止性規(guī)則,按照這項規(guī)則,受托人不管是將全部或部分信托財產轉為固有財產,還是將信托財產直接轉為自己的固有財產,或者表面上利用他人名義將信托財產間接地轉為自己的固有財產,都是受到禁止的。
    受托人違反本條禁止性規(guī)則,將信托財產轉為其固有財產的,應當承擔兩項法律后果:一是恢復該信托財產的原狀;二是造成信托財產損失的必須承擔賠償責任。受托人將信托財產轉為其固有財產的,其行為因違反法律規(guī)定而無效,恢復信托財產原狀和賠償信托財產損失,就是無效的處分信托財產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后果,也可以說是法律責任。受托人作為行為人當然應當承擔這種責任。
    受托人不得將信托財產轉為自己的固有財產,是就受托人自己的行為而言的。如果受托人因繼承、受贈或者其他包括承受名義等而取得信托財產,不屬于受托人自己將信托財產轉為其固有財產,應不在禁止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