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題回顧:1月14日真題1

字號:

1、現在許多大城市房價偏高,使很多老百姓買房變得困難,你如何看待這樣的房地產熱? 
    分析:這是一道熱點時事的評論題目,而這類題目在我們的公務員的面試中是一類很常見的題型。對于熱點的時事的評論,關鍵要做到準確、全面、獨到,同時最重要的是要與國家主流觀點相一致。這就要求考生要更多地關注國內的熱點時事和對熱點時事的主流評論。本道題目談的是目前的房價問題。在這里,請大家首先關注題中的關鍵字眼“偏高”,這里事實上是隱含了兩層含義:一是房價是“高”的,這是對房價的第一個定性。二是什么呢?那就是從哲學的角度看,“高”是一個程度副詞,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題中所說的“偏”高是針對所有的房子嗎?不是的。是針對我國內的房價,確切的說是針對城市的房價,更確切的說是針對大城市的房價,還要精確的話,就是針對某些大城市的房價?;蛟S說到這里,有些考生會覺得對這個“范圍”分析得太細化了,沒有這個必要。而實際上本道題目的關鍵點就在于這個“偏”字。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大的原則:那就是房價高不一定是不好的。為什么?假如我們國家是發(fā)達國家,房價雖“高”,但人民群眾的收入更“高”,那房價“高”就不是壞事了,而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社會事實了。而實際上相對許多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來說,我國的房價,即使是某些大城市的房價,也并不算高,而其之所以會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關鍵是在某些大城市,房價超出了相當部分人的經濟承受范圍。為什么專門強調這個點呢?因為相當多的考生在看到這個題目時,潛意識的第一反應就是要——“調控”房價,要讓房價從“高”位回落。因為從目前大家所熟知的國家對該社會問題的解決對策,如“國六條”之類的措施,都集中在“價格調控”這個點上。但請廣大考生留意一個經濟規(guī)律,那就是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是不斷發(fā)展的,那么相對應的房價上漲也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因此,如果人為的“強制”房價下降,其實并不是一個“上策”。我們買不起房,除了要讓房價降下來外,能不能換個思維呢?能不能想辦法提高我們的購房能力,達到“房價雖高”,老百姓也還“買得起”的目標呢?答案當然是可以的。房子是是商品,有“買”和“賣”兩個方面,我們完全可以“兩手抓”,既積極地“調控”不合理的房價,也努力提高廣大老百姓的“購買能力”,而“購買能力”分為長期的“購買能力”和短期的“購買能力”。長期“購買能力”是需要提高“買不起”房的人群的收入。而短期的“購買能力”可以通過政策降低“低收入”人群的購房首付,降低按揭利息,降低貸款門檻等方式來“瞬間”提升“低收入”人群的“購房能力”。
    當然按照上面的這種分析思路,我們還可以探討的是題目中的“很多老百姓買房變得困難”這句話,這里的“困難”可能是收入不算低但房價太高了,所以仍然“買房困難”,這里關鍵就是調控房價。也有可能是部分希望買房者本身收入太低了,加上房價又太高,雙重因素導致“買房困難”,這里就不能只調控房價了,還要想辦法提升買房者本身的收入。而題目中最后的“房地產熱”,這里的“熱”就是說很多人在房價高時還在買房,為什么在房價高時還在買房呢?這里就牽涉到國人的消費需求和消費觀念的問題了。
    總之,提這個方向的思路,目的是在于,我們答面試題目時,除了我們“慣性思維”中的解決對策外,還可以“退”一步思考,從根源上思考,辨證地從事物的“因”和“果”兩方面去思考,去找到獨特的,全面的解決方法和看待社會問題的角度,從而在面試中獲得好的分數。
    參考答案:對于目前“房地產熱”問題,我認為首先說明了我國目前廣大人民群眾對住房的需求是很大的,尤其是在許多大城市,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長,住房問題更加突出。但我們的目的是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住房的需求,而不是打擊樓價。題中的“許多大城市房價偏高”是客觀存在的,而“很多老百姓買房變得困難”更說明了目前的許多大城市房價超出了老百姓的可承受范圍。對于這個社會問題,我認為應該從買和賣兩個角度出發(fā)去解決。也就是說除了要讓“賣”的價格降低外,還要讓“買”的能力提高,雙管齊下方可解決問題。讓“賣”的價格降低的對策,我們可以采用政府調控指引,銀行信貸政策調整,稅收政策調整等一系列方式使房價趨向合理。但即使是房價趨向合理了,也不意味著所有需要購房者都買得起房子,關鍵還要努力提高“買”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政策降低“低收入”人群的購房首付,降低按揭利息,降低貸款門檻等方式來“瞬間”提升“低收入”人群的“購房能力”。同時還可以通過稅收方式等方式控制貧富差距的加大,使得大部分人具備一定的購房能力。最后就是適當地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宣傳教育,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樹立與目前時代特點相符合的、正確的、理性的購房意識。
    2、你去某地出席會議,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飛機不能起飛,你怎么處理?
    分析:這道題目是一道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題,當然按照題中的說法,飛機不能起飛是“由于種種原因”,這里我們就不去深入地去探討其中的原因了。認為應對這一情況主要是看——還能不能準時到達“某地”去出席會議。這里存在幾種不同的情況,請考生們分別區(qū)分對待:一、如果飛機不能起飛只是短時間的情況,那么稍作等待,同時可以向會議的會務組反映飛機晚點的情況,以避免對會務組原先安排的接待工作造成影響。二、如果飛機不能起飛將是長時間的情況,如在機場等待會導致無法準時到達“某地”去出席會議,那么就要考慮是否需要立刻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某地”。同時一旦確定了自己的行程改變了,就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會議的會務組,以便會議的會務組安排新的接待工作。三、如果實在是無法準時到達“某地”去出席會議,應該向會務組表達自己的歉意,如可以就向會務組請假,申請晚些出席或實在無法出席需向會議舉辦方解釋并表達歉意。
    請考生們注意,這道題目的關鍵實際上并非是考察考生在“飛機不能起飛”時的應急處理方式,而是考察考生的“責任心”的問題。這在于考生能否考慮到“由于種種原因飛機不能起飛”影響的不僅僅是考生“本人”,而是完全有可能打亂了舉辦會議的“會務組”的正常接待工作,可能給“會務組”增添許多工作量。(在行政機關舉辦的各種會議中,通常稱負責會議舉辦工作的部門為“會務組”)。同時如果參加該次會議還涉及到“我”自己的單位時(即代表單位去開會),就還需要向自己單位的領導匯報這一情況,請示領導該如何處理。這就是這道題目考察的關鍵點。
    參考答案:如果我去某地出席會議,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飛機不能起飛。我首先會向舉辦會議的“會務組”的同志反映我所遇到的情況,同時如果參加這次會議是以我自己單位代表的身份前往的話,我還需要立刻向主管領導匯報這一情況,同時請示領導應如何處理。如果領導授權我自己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決定的話,那么對這一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就應該根據不同的情形區(qū)分對待:
    一、如果飛機不能起飛只是短時間的情況,那么稍作等待,同時可以向會議的會務組反映飛機晚點的情況,并在確定飛機新的起飛時間后,告知會務組新的起飛時間,以避免對會務組原先安排的接待工作造成太大的影響。
    二、如果飛機不能起飛將是長時間的情況,如在機場等待會導致無法準時到達“某地”去出席會議,那么就要考慮是否需要立刻轉乘其他交通工具前往“某地”。同時一旦確定了自己的行程改變了,就一定要第一時間告知會議的會務組,以便會議的會務組安排新的接待工作。
    三、如果實在是無法準時到達“某地”去出席會議,應該向會務組表達自己的歉意,如可以就向會務組請假,申請晚些出席或實在無法出席需向會議舉辦方解釋并表達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