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精華(123)

字號:

4.高強混凝土
    高強度混凝土是用普通水泥、砂石作為原料,采用常規(guī)制作工藝,主要依靠高效減水劑,或同時外加一定數量的活性礦物摻和料,使硬化后強度等級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1)高強混凝土的特點。
    1)高強混凝土的優(yōu)點:
    ①高強混凝土可減少結構斷面,降低鋼筋用量,增加房屋使用面積和有效空間,減輕地基負荷;
    ②高強混凝土致密堅硬,其抗?jié)B性、抗凍性、耐蝕性、抗沖擊性等諸方面性能均優(yōu)于普通混凝土;
    ③對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構件,高強混凝土由于剛度大、變形小,故可以施加更大的預應力和更早地施加預應力,以及減少因徐變而導致的預應力損失。
    2)高強混凝土的不利條件:
    ①高強混凝土容易受到施工各環(huán)節(jié)中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所以對其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水平要求高;
    ②高強混凝土的延性比普通混凝土差。
    (2)高強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
    ①抗壓性能。與中、低強度混凝土相比,高強混凝土中的孔隙較少,水泥石強度、水泥漿與骨料之間的界面強度、骨料強度這三者之間的差異也很小,所以更接近勻質材料,使得高強混凝土的抗壓性能與普通混凝土相比有相當大的差別。
    ②早期與后期強度。高強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大,早期強度發(fā)展較快,特別是加人高效減水劑促進水化,早期強度更高,早期強度高的后期增長較小,摻高效減水劑的,其后期強度增長幅度要低于沒有摻減水劑的混凝土。
    ③抗拉強度。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雖然隨著抗壓強度的提高而提高,但它們之間的比值卻隨著強度的增加而降低??估瓘姸葹榱⒎襟w的抗壓強度fcu的1/15~1/18,抗折強度約為fcu的1/8~1/12,而軸拉強度約為fcu的1/20~1/24.在低強混凝土中,這些比值均要大得多。
    ④收縮。高強混凝土的初期收縮大,但終收縮量與普通混凝土大體相同,用活性礦物摻和料代替部分水泥還可進一步減小混凝土的收縮。
    ⑤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jié)B性、抗凍性、耐磨性及抗侵蝕性等。高強混凝土在這些方面的性能均明顯優(yōu)于普通混凝土,尤其是外加礦物摻和料的高強度混凝土,其耐久性進一步提高。
    (3)對高強混凝上組成材料的要求:
    ①應選用質量穩(wěn)定、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
    ②對強度等級為C60的混凝土,其粗骨料的大粒徑不應大于31.5mm;對高于C60的,其粗骨料的大粒徑不應大于25mm.
    ③配制高強混凝土所用砂率及所采用的外加劑和礦物摻和料的品種、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
    ④高強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應大于550kg/m3;水泥和礦物摻和料的總量不應大于600kg/m3.
    上一篇:09年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精華(122)
    下一篇:09年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精華(121)
    相關新聞
    ·09年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精華(122)
    ·09年造價工程師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土建)精華(121)
    ·大連市2009年造價員證書及印章的人員名單(第一批)
    ·西藏09年建設工程造價員考試時間9月14日-10月30日
    ·09年房產估價師制度與政策經典例題解析(五十一)
    推薦文章·總裁朱正東先生為公司上市周年慶典致辭
    ·正保上市一周年系列慶典活動圓滿結束
    ·美國阿波羅集團CEO參觀正保遠程教育
    ·正保遠程教育2009財年第二季度凈利潤30萬美元
    ·正保教育第一財季凈營收翻番,超分析師預期
    ·正保教育被《福布斯》評為09具潛力企業(yè)
    免費試聽·一級建造師 ·二級建造師 ·監(jiān)理工程師 ·咨詢工程師 ·造價工程師 ·安全工程師 ·房地產估價師 ·查看更多>>
    熱點專題為方便廣大考生及時查詢到09年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成績,網校特搜集整理了各省份的成績查詢信息…
    ·09年造價工程師考試準考證打印匯總表
    ·09房地產估價師考試準考證打印匯總表
    ·09年二級建造師考試準考證打印匯總表
    ·200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成績查詢匯總表
    為您服務·招生方案 ·學員心聲 ·網校 ·課件更新 ·報名流程 ·收費標準 ·網上支付 ·學 習 卡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1、凡本網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建設工程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建設工程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