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審計師名稱解釋輔導:宏觀經濟學概述

字號:

宏觀經濟學是以國民經濟總過程的活動為研究對象,因為主要考察就業(yè)總水平、國民總收入等經濟總量,因此,宏觀經濟學也被稱作就業(yè)理論或收入理論。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并不分開,“宏觀”就是在“微觀”的基本思維基礎上發(fā)展的。但“宏觀”又區(qū)別于“微觀”。“微觀”研究的是某個組織、部門或個人在經濟社會上怎么樣作出決策,以及這些決策會對經濟社會有什么影響。而“宏觀”則是研究整個的經濟社會如何運作,并找出辦法,讓經濟社會運行得更加穩(wěn)定、發(fā)展得更快。
    宏觀經濟學存在著許多流派、分支,甚至分歧(意見、觀點不同)。比較出名的有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等等。其不能存在比較大的“共同觀點”,筆者認為,極可能由于宏觀經濟學中的觀點難以用事實證明。盡管“宏觀”也可以建立像物理、化學和氣象等的模型,但“宏觀”模型是很難用現(xiàn)實去說明是否正確。不可能只是為了證明“宏觀”的某個觀點是否正確,而去有意識的“調節(jié)”、“操作”和干涉經濟社會的運行。比如說,不可能為了說明“失業(yè)率有多大才會對經濟社會產生不穩(wěn)定的影響”,而去真的讓一些人民事業(yè)。這些事情,不單是不可能去做,而且也做不到。
    因此,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是很復雜、很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