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稅務代理實務資料:代理填制企業(yè)所得稅申報表的方法表體部分(三)

字號:

附表四第12行“股權投資轉讓凈損失”反映本期發(fā)生的股權投資轉讓損失大于本期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時,其超過部分在本年度調增應納稅所得額,結轉以后年度扣除。按附表三的 相關內容填列。
    附表四第14行“壞賬準備金”根據附表十三的相關數據填列。
    壞賬準備的計提范圍按會計制度確定,只是計提比例稅法統(tǒng)一確定為5‰,計提方法統(tǒng)一為年末余額百分比法,企業(yè)實際計提超標準部分作調增處理。
    附表四第3列“納稅調增金額”第41行的合計數填入主表第14行。
    主表第15行“納稅調整減少額”主要是會計上以前年度發(fā)生的費用,稅法不允許扣,結轉到本期稅法允許扣除。金額等于附表五第21行。
    附表五第6行“以前年度進行了納稅調整增加、在本年度發(fā)生了減提的各項準備金”,是指企業(yè)在計提有關資產減值準備時,調增了計稅所得額,已經繳納過企業(yè)所得稅。當有關資產價值出現增值,減少減值準備增加當年利潤時,在計稅上應相應調減應納稅所得額。
    附表五第17行“其他納稅調減項目”。
    關于一般性銷貨退回和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涵蓋期間的銷貨退回。
    附表五第21行的合計數應填在主表第15行上。
    主表第19行“應補稅投資收益已繳納所得稅額”,為本年投資收益的數額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在扣減“免稅所得”后的余額所對應的在被投資企業(yè)已繳納的所得稅款。
    例題:A企業(yè)本年取得對外投資股利8.50萬元(會計賬戶中取得的投資分紅),被投資方適用稅率15%,該企業(yè)適用稅率33%。上年有需要彌補的虧損額4元。
    假如第16行納稅調整后所得=10(萬元)
    則:第2行投資收益8.50萬元;
     第16行納稅調整后所得10萬元;
     第17行減:彌補以前年度虧損4萬元;
     第19行加:應補稅投資收益已繳所得稅額=(8.50-4)÷(1-15%)×15%
     =0.79萬元)
     第22行應納稅所得額=10-4+0.79=6.79(萬元);
     第23行適用稅率27%;
     第24行境內所得應納所得稅額=6.79×27%=1.83(萬元);
     第25行減:境內投資所得抵免稅額0.79
     第30行實際應納所得稅額1.04萬元。
    主表第20行“允許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額”即允許稅前扣除的公益救濟性捐贈支出。根據附表八相關數據填列。
    按主表16行“納稅調整后所得”乘以規(guī)定的扣除比例計算數字和實際發(fā)生數額較小者填寫。若主表16行小于等于0,則扣除限額為0.
    企業(yè)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和外購的原材料、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有價證券用于捐贈,應分解為按公允價值視同對外銷售和捐贈兩項業(yè)務進行所得稅處理。
    主表第21行“加計扣除額”
    企業(yè)發(fā)生的技術開發(fā)費直接按其50%在此填列。
    主表第22行“應納稅所得額”
    主表第26行“境外所得應納所得稅額”(請?zhí)罡奖砭牛?BR>    主表第29行“減免所得稅額”(請?zhí)罡奖砥撸?BR>    附表七《免稅所得及減免稅明細表》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免稅所得(屬稅基式減免)
    第二部分減免稅額(屬稅額式減免)
    第三部分抵免所得稅額(屬稅額式減免)
    “購買國產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當企業(yè)購買國產設備,進行技術改造,那么所購買的設備價款的40%,用當年比上年新增的所得稅稅額來抵減。
    第18行“減免稅所得”(請?zhí)罡奖砥叩谝徊糠置舛愃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