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高考“一考”改“多考”未必就好

字號:

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24日接受人民網訪談時指出,2009年共有11個省份進行新課改高考(論壇)。有的省把學業(yè)水平測試作為高考總分的一部分,作為錄取的參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以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4月28日《臺州晚報》第11版)
    一直多年不變的“一考定終身”高考制度,弊病多多,顯然落后于與時俱進的現代社會的發(fā)展和社會文明進步,成了大限度地減少社會不和諧因素、維護社會主義公平正義核心價值體現的阻力,的確需要加以有效改革。但改革的成敗只是一念之差,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關鍵是如何進行科學、可靠、有效的改革,切實減少改革的失敗因素,增加改革的成功效率?
    常言道:“種田人看稻,讀書人看考?!币粋€孩子經歷十年寒窗苦讀,即便是平時各方面表面良好,可終的考試不過關,就不被高校錄取。這種“一考定終身”高考制度,未免顯得制度上的不合理、不公平、不公正。用戴家干的話說,考試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終生。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不僅僅要看高考考試的成績,也要看平時的學習情況,就是學業(yè)水平測試,以及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也就是綜合性評價。
    然而,“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便是以“高考成績+學業(yè)水平測試+綜合評價”三位一體的方式進行錄取。也就是說在集中高考成績之外,再結合學業(yè)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對學生進行錄取。從表面上看,確實改變了“一考定終身”??蓪φ麄€高考錄取流程上看,在當前高考集中錄取制度下,上述錄取方式其實質還是錄取定終身,只是把“一考”改“多考”,擴大了高考范圍,拉長了考試戰(zhàn)線,增加了學生的考試錄取壓力。
    如果“一考”改“多考”,其結果是,把原來一個高考分數門檻,變?yōu)椤案呖挤謹怠薄ⅰ皩W業(yè)水平測試等級”、“綜合評價”三個門檻,一個學生因某門功課失誤,就有可能失去填報二本高校的機會,而在錄取中,高校也把學業(yè)水平測試折合為分數加在高考分數上排序錄取。再具體觀察學業(yè)水平測試,也是各科目卷面考試。改革的效果是,高考錄取方案更為復雜,學生的學業(yè)壓力更大(4月28日《東方網》)。這樣一來,必然沒減輕學生的考試錄取焦慮情緒,反而增加學生的考試心理等各方面的負擔。
    面對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壯大,社會的競爭激勵機制日益成熟,加快了生活節(jié)湊,也加大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壓力和心理負擔,使一些心理障礙、精神疾病,甚至自殺的人群不斷增多。倘若告別“一考定終身”,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熊丙奇認為:“應該是多次考試、多次錄取、多次機會,即學生可以參加多次考試,每次考試對于高校錄取來說,同等有效;高校可進行多次錄取,由此可以實現考生拿到多張錄取通知書之后再選擇學?!虼?,圍繞增強高校招生自主權的改革,才是我國高考改革的方向?!?BR>    當前,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就是要改革在思想觀念、管理機制、分配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fā)展要求的問題。而提出改變“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雖找出了“病”的癥狀,找對了“病”因,但更值得期待的是,必須找對“藥”、用對“藥”、才能藥到病除。否則,改革未必見得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