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報關員考試輔導資料——非優(yōu)惠原產地認定標準

字號:

非優(yōu)惠原產地認定標準
    非優(yōu)惠原產地認定標準(完全獲得標準和實質性改變標準)
    (1)完全獲得標準
    ①在該國(地區(qū))出生并飼養(yǎng)的活的動物;
    ②在該國(地區(qū))野外捕捉、捕撈、搜集的動物;
    ③從該國(地區(qū))的活的動物獲得的未經(jīng)加工的物品;
    ④在該國(地區(qū))收獲的植物和植物產品;
    ⑤在該國(地區(qū))采掘的礦物;
    ⑥在該國(地區(qū))獲得的除上述①—⑤項范圍之外的其他天然生成的物品;
    ⑦在該國(地區(qū))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只能棄置或者回收用作材料的廢碎料;
    ⑧在該國(地區(qū))收集的不能修復或者修理的物品,或者從該物品中回收的零件或者材料;
    ⑨由合法懸掛該國旗幟的船舶從其領海以外海域獲得的海洋捕撈物和其他物品;
    ⑩在合法懸掛該國旗幟的加工船上加工上述第⑨項所列物品獲得的產品;
    ⑾從該國領海以外享有專有開采權的海床或者海床底土獲得的物品;
    ⑿在該國(地區(qū))完全從上述①—⑾項所列物品中生產的產品。
    (2)實質性改變的確定標準——針對兩個及以上國家參與生產或制造的貨物,以最后完成實質性改變的國家為原產地。
    實質性改變
    A.稅則歸類改變——指在某一國家(地區(qū))對非該國(地區(qū))原產材料進行制造、加工后,使其的四位稅號一級的稅則歸類發(fā)生改變。(以我國的標準)
    B.補充標準:(稅則改變不能反映實質性改變時)
    a. 制造或加工工序——指在某一國家(地區(qū))進行的賦予制造、加工后所得貨物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
    b. 從價百分比——在某一國家(地區(qū))對非該國(地區(qū))原產材料進行制造、加工后的增值部分,
    超過貨物價值30%.
    公式:(工廠交貨價 非該國(地區(qū))原產材料價值/工廠交貨價)×1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