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特殊判定標準包括( )。
A.永久性住所
B.同個人和經濟關系更為密切
C.習慣性住所
D.國籍
E.有關國家協商解決
52.居民法人身份的一般認定標準包括( )。
A.管理中心標準
B.總機構標準
c.注冊地標準
D.主要營業(yè)活動地標準
53.公民身份的認定標準包括( )。
A.自然人的國籍標準
B.公民的時間標準
C.法人的登記注冊標準
D.居民的住所標準
54.對跨國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為( )。
A.對跨國獨立個人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標準
B.對跨國非獨立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
C.對跨國其他個人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
D.對跨國專業(yè)性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
55.在常設機構利潤范圍的確定上,各國稅收協定中通常采用( )的原則。
A.歸屬原則
B.引力原則
c.公平原則
D.中性原則
56.國際反避稅的措施有( )。
A.防止通過納稅主體國際轉移
B.防止通過納稅客體國際轉移
C.防止利用避稅地避稅
D.強化稅收征管
E.制定反避稅法規(guī)
57.轉讓定價的調整方法包括( )。
A.可比非受控價格法
B.再銷售價格法
C.費用分攤法
D.交易利潤法
58.國際上可供納稅人謀求消除經濟性雙重征稅的機制主要有( )。
A.相互磋商程序
B.行政訴訟程序
c.仲裁程序
D.司法審判程序
59.稅法與民法的關系雖然密切,但畢竟分屬不同法律部門,兩者的區(qū)別還是比較明顯的,主要表現在( )。
A.兩者調整的對象不同
B.兩者法律關系上的差異是由同等法律主體地位決定的
C.兩者的調整程序和手段不同
D.稅收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不適用調解原則
60.稅法與行政法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稅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征,但又與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差異性主要表現在( )。
A.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而一般行政法不具備
B.稅法單方面體現國家意志,而一般行政法單方面體現政府意志
C.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guī),而一般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guī)
D.稅法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一般行政法是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A.永久性住所
B.同個人和經濟關系更為密切
C.習慣性住所
D.國籍
E.有關國家協商解決
52.居民法人身份的一般認定標準包括( )。
A.管理中心標準
B.總機構標準
c.注冊地標準
D.主要營業(yè)活動地標準
53.公民身份的認定標準包括( )。
A.自然人的國籍標準
B.公民的時間標準
C.法人的登記注冊標準
D.居民的住所標準
54.對跨國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為( )。
A.對跨國獨立個人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標準
B.對跨國非獨立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
C.對跨國其他個人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
D.對跨國專業(yè)性勞務所得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約束標準
55.在常設機構利潤范圍的確定上,各國稅收協定中通常采用( )的原則。
A.歸屬原則
B.引力原則
c.公平原則
D.中性原則
56.國際反避稅的措施有( )。
A.防止通過納稅主體國際轉移
B.防止通過納稅客體國際轉移
C.防止利用避稅地避稅
D.強化稅收征管
E.制定反避稅法規(guī)
57.轉讓定價的調整方法包括( )。
A.可比非受控價格法
B.再銷售價格法
C.費用分攤法
D.交易利潤法
58.國際上可供納稅人謀求消除經濟性雙重征稅的機制主要有( )。
A.相互磋商程序
B.行政訴訟程序
c.仲裁程序
D.司法審判程序
59.稅法與民法的關系雖然密切,但畢竟分屬不同法律部門,兩者的區(qū)別還是比較明顯的,主要表現在( )。
A.兩者調整的對象不同
B.兩者法律關系上的差異是由同等法律主體地位決定的
C.兩者的調整程序和手段不同
D.稅收法律關系中的爭議不適用調解原則
60.稅法與行政法的關系,主要表現為稅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征,但又與一般行政法有所不同,差異性主要表現在( )。
A.稅法具有經濟分配的性質,而一般行政法不具備
B.稅法單方面體現國家意志,而一般行政法單方面體現政府意志
C.稅法是一種義務性法規(guī),而一般行政法大多為授權性法規(guī)
D.稅法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而一般行政法是不需要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