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高中班40學生38人獲保送或自主招生資格b

字號:

他們頭腦發(fā)達四肢也不簡單
    上午四節(jié)課,下午兩節(jié)課,課后可以回家,想上晚自習得申請,40人中只有3人住校。這些是高三(16)班從高一到高三的作息安排,看上去和傳統(tǒng)的縣中非常不同。既沒有很長的在校時間,也不強制上晚自習,沒有統(tǒng)一住校的規(guī)定。而且,在學校運動會上,該班學生還經常拿到個人或集體冠軍。海門中學副校長石鑫說,這就是針對冒尖學生采取的特別培養(yǎng)方案,如果用一刀切的方法去培養(yǎng)這些各有所長的學生,會抹殺了他們的個性,也許高考升學率會上幾個百分點,但幾十年后,這里出不了大家。不過從2009年的現(xiàn)實情況來看,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在短期目標上也非常理想。
    每天的必修課,看勵志電視片
    施永華除了教物理、當班主任,還兼任班級的錄像員,他要負責每天給學生錄電視節(jié)目。中央電視臺的《大家》、《人物》,百家講壇里他愛錄的是于丹講的內容,還有100集世界大學的錄像,這些都是學生每天必看的電視節(jié)目,一天至少要花一節(jié)課專門來看電視。
    “這些學生學習基礎、學習習慣都很好,要想成大才,就要有明確的目標,名人大家的成長經歷會對他們有很大的影響。”施永華說,學校重視學生的抱負引導和文化熏染,班級里都是理科生,學校就請北大等人文學科的教授來做講座,一些歷史文化的書籍為學生們準備了很多。一些不可能獲得保送資格的英語(論壇)競賽、機器人競賽只要學生感興趣,就鼓勵參加,請假時開綠燈放行。
    個性教學,每人都有成長記錄
    因為進校時成績就比較好,學生理科很強,高二主要要參加理科競賽,學校就為這些學生調整了教學計劃。語文、外語等學科與其他學生同步學,但理化生等競賽學科的高中課程在高一一年就能學完。到了高二,課堂上老師會講一些競賽內容和方法,學生自己就根據(jù)興趣開始學大學的課程,自主學習時間有很多?!坝幸换?,蔡陳騁買了一大堆計算機和人文方面的書,花了1000多塊,學校也給報銷了。”施永華說,學校有學生到校外去培訓或比賽,到書店買些喜歡的書,學校都可以報銷,看完了放在圖書館大家共享。
    面對聰明、有個性的這批學生,老師們給每個人都進行了成長記錄,讓他們能夠找到和自己興趣特點相匹配的學習方式?!半m然他們中的很多人因為在外比賽,一學期有半學期都不來上課,但自主學習能力很強,再加上老師的點撥,他們的每門成績都是名列前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