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32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與英文Culture對譯的漢語是( ?。?BR> A.文學(xué)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
2.“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出自( )
A.《說苑·指武》
B.《禮記·中庸》
C.《論語·雍也》
D.《荀子·不茍》
3.越是早期,人類文化的創(chuàng)造越是受制于它的( ?。?BR> A.氣候條件
B.經(jīng)濟條件
C.地理條件
D.國際條件
4.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屬于( ?。?BR> A.溫帶氣候
B.亞熱帶氣候
C.高原氣候
D.海洋氣候
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確記載,到西周時,已經(jīng)十分清晰的相關(guān)觀念則是( ?。?BR> A.“天”
B.“地”
C.“天下”
D.“地上”
6.新石器時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 ?。?BR> A.捕澇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B.采集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C.手工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D.農(nóng)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7.司馬遷的《史記》中,“五帝”的譜系是( )
A.神農(nóng)氏、有巢氏、黃帝、高辛和堯
B.有巢氏、黃帝、高辛、堯和舜
C.黃帝、顓頊、高辛、堯和舜
D.黃帝、高辛、神農(nóng)、堯和禹
8.周幽王被犬戎所殺的年份是( ?。?BR> A.公元前717年
B.公元前727年
C.公元前737年
D.公元前771年
9.我國先民發(fā)明觀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
A.夏代
B.殷商
C.秦代
D.漢代
10.徽商和晉商在歷非常有名,他們貿(mào)易的方式屬于( ?。?BR> A.農(nóng)商經(jīng)營
B.行商經(jīng)營
C.坐商經(jīng)營
D.官商經(jīng)營
11.使用狗拉爬犁的民族是( )
A.漢族
B.回族
C.傣族
D.赫哲族
12.北魏設(shè)在洛陽宣陽門外、用于接待外國客商的地方名叫( ?。?BR> A.四夷館
B.十三行
C.國賓館
D.迎賓樓
13.中國開始用人痘接種的方法預(yù)防天花,至少是在( ?。?BR> A.15世紀(jì)
B.16世紀(jì)
C.17世紀(jì)
D.18世紀(jì)
14.下列有關(guān)制度文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A.它是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體系中穩(wěn)定性不強
C.它是物質(zhì)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
15.古代“朝賞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時有發(fā)生,這反映的是皇帝的( ?。?BR> A.行政權(quán)
B.財經(jīng)權(quán)
C.司法權(quán)
D.軍政權(quán)
16.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稱為( )
A.行卷
B.公卷
C.投獻
D.八股文
17.漢代實行的選官制度是( ?。?BR> A.分封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18.《易·系辭上》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這句話體現(xiàn)出的中國傳統(tǒng)思維模式是( ?。?BR> A.整體思維
B.類比思維
C.辯證思維
D.抽象思維
19.提出“天人之分”觀點的人是( ?。?BR> A.戰(zhàn)國荀子
B.唐代劉禹錫
C.唐代柳宗元
D.宋代張載
20.原始道教初稱為“五斗米道”,又叫( ?。?BR> A.天師道
B.正一道
C.全真道
D.一貫道
21.唐代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
A.《胡旋》
B.《涼州》
C.《綠腰》
D.《霓裳羽衣舞》
22.在傳統(tǒng)倫理道德規(guī)范方面,提出“五倫十教”的是( ?。?BR>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23.秦代統(tǒng)一的文字是( )
A.大篆
B.金文
C.隸書
D.小篆
24.首次提出“六書”的著作是( )
A.《史籀篇》
B.《倉頡篇》
C.《說文解字》
D.《急就章》
25.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 ?。?BR> A.陳獨秀
B.孫中山
C.章太炎
D.胡適
中國文化概論試題
課程代碼:0032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與英文Culture對譯的漢語是( ?。?BR> A.文學(xué)
B.文章
C.文化
D.精神文明
2.“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出自( )
A.《說苑·指武》
B.《禮記·中庸》
C.《論語·雍也》
D.《荀子·不茍》
3.越是早期,人類文化的創(chuàng)造越是受制于它的( ?。?BR> A.氣候條件
B.經(jīng)濟條件
C.地理條件
D.國際條件
4.中國大部分地區(qū)屬于( ?。?BR> A.溫帶氣候
B.亞熱帶氣候
C.高原氣候
D.海洋氣候
5.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確記載,到西周時,已經(jīng)十分清晰的相關(guān)觀念則是( ?。?BR> A.“天”
B.“地”
C.“天下”
D.“地上”
6.新石器時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 ?。?BR> A.捕澇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B.采集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C.手工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D.農(nóng)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
7.司馬遷的《史記》中,“五帝”的譜系是( )
A.神農(nóng)氏、有巢氏、黃帝、高辛和堯
B.有巢氏、黃帝、高辛、堯和舜
C.黃帝、顓頊、高辛、堯和舜
D.黃帝、高辛、神農(nóng)、堯和禹
8.周幽王被犬戎所殺的年份是( ?。?BR> A.公元前717年
B.公元前727年
C.公元前737年
D.公元前771年
9.我國先民發(fā)明觀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 )
A.夏代
B.殷商
C.秦代
D.漢代
10.徽商和晉商在歷非常有名,他們貿(mào)易的方式屬于( ?。?BR> A.農(nóng)商經(jīng)營
B.行商經(jīng)營
C.坐商經(jīng)營
D.官商經(jīng)營
11.使用狗拉爬犁的民族是( )
A.漢族
B.回族
C.傣族
D.赫哲族
12.北魏設(shè)在洛陽宣陽門外、用于接待外國客商的地方名叫( ?。?BR> A.四夷館
B.十三行
C.國賓館
D.迎賓樓
13.中國開始用人痘接種的方法預(yù)防天花,至少是在( ?。?BR> A.15世紀(jì)
B.16世紀(jì)
C.17世紀(jì)
D.18世紀(jì)
14.下列有關(guān)制度文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BR> A.它是物質(zhì)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中介
B.它在文化體系中穩(wěn)定性不強
C.它是物質(zhì)文化的反映形式
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
15.古代“朝賞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時有發(fā)生,這反映的是皇帝的( ?。?BR> A.行政權(quán)
B.財經(jīng)權(quán)
C.司法權(quán)
D.軍政權(quán)
16.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稱為( )
A.行卷
B.公卷
C.投獻
D.八股文
17.漢代實行的選官制度是( ?。?BR> A.分封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18.《易·系辭上》說:“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這句話體現(xiàn)出的中國傳統(tǒng)思維模式是( ?。?BR> A.整體思維
B.類比思維
C.辯證思維
D.抽象思維
19.提出“天人之分”觀點的人是( ?。?BR> A.戰(zhàn)國荀子
B.唐代劉禹錫
C.唐代柳宗元
D.宋代張載
20.原始道教初稱為“五斗米道”,又叫( ?。?BR> A.天師道
B.正一道
C.全真道
D.一貫道
21.唐代有名的大型舞蹈是( )
A.《胡旋》
B.《涼州》
C.《綠腰》
D.《霓裳羽衣舞》
22.在傳統(tǒng)倫理道德規(guī)范方面,提出“五倫十教”的是( ?。?BR> A.周公
B.孔子
C.孟子
D.董仲舒
23.秦代統(tǒng)一的文字是( )
A.大篆
B.金文
C.隸書
D.小篆
24.首次提出“六書”的著作是( )
A.《史籀篇》
B.《倉頡篇》
C.《說文解字》
D.《急就章》
25.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 ?。?BR> A.陳獨秀
B.孫中山
C.章太炎
D.胡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