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中國文化概論試題2

字號(hào):

13.“天人合一”的專有名稱是由宋代的(   )提出的。
     A.張載 B.朱熹
     C.陸九淵 D.程顥
     14.“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是(  ?。┱f的。
     A.孔子 B.孟子
     C.莊子 D.老子
     15.《牡丹亭》是(   )的作品。
     A.元朝的關(guān)漢卿 B.元朝的王實(shí)甫
     C.明朝的湯顯祖 D.清朝的孔尚任
     16.“金達(dá)萊”這詞是從(  ?。┙鑱淼?。
     A.越南語 B.蒙古語
     C.維吾爾語 D.朝鮮語
     17.李清照《聲聲慢》中有“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用的是(  ?。┬揶o方式。
     A.對偶 B.頂真
     C.回文 D.復(fù)疊
     18.駢體文的全盛時(shí)代在(  ?。?BR>     A.南北朝 B.東漢
     C.隋唐 D.宋明
     19.歐洲的耶穌會(huì)士初到中國是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初年 D.清朝末年
     20.中國化最徹底的佛教宗派是(  ?。?。
     A.天臺(tái)宗 B.凈土宗
     C.禪宗 D.華嚴(yán)宗
     四、名詞解釋(每小題2分,共10分)
     1.“天下”觀念
     2.“五服”
     3.“周歲”禮
     4.避諱
     5.“綜合創(chuàng)新論”
     五、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1.請說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著作。
     2.簡答古代印刷術(shù)的發(fā)明過程及其影響。
     六、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簡述中國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及其特征。
     2.簡述科舉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制約和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