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1~75小題,每小題1分,共7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A、B、C、D、E五個選項中,請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根據“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下列除哪項外,均對人體產生影響?
A.季節(jié)氣候變化 B.晝夜晨昏變化
C.地區(qū)方域不同 D.飲食偏嗜不同
E.陰居以避暑
2.“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是指
A.陰陽對立制約 B.陰陽消長平衡
C.陰陽互根互用 D.陰陽交感互藏
E.陰陽相互轉化
3.按五行規(guī)律傳變,“受我之氣者,其力方旺,還而相克,來勢必甚”,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傳變 D.相侮傳變
E.表里相傳
4.下列選項中,與相生規(guī)律無關的治法是
A.滋水涵木 B.益火補土
C.培土生金 D.金水相生
E.培土制水
5.與《素問·調經論》所說“有余則笑不休”、“不足則悲”相關的是
A.心氣 B.宗氣巳心陰
D.心神 E.心陽
6.能反映其特點為剛臟,主升、主動的生理功能是
A.脾主升清 B.肺主宣發(fā)
C.肝主疏泄 D.腎主蒸化
E.心主神志
7.與肝主疏泄不密切的生理功能是
A.氣機的調節(jié) B.津液的代謝
C.血液的運行 D.情志的調節(jié)
E.精氣的封藏
8.下列選項中,氣不能固攝的物質是
A.血液 B.汗液 C.唾液
D.精液 E.水谷
9.治療血虛病證,配用補氣藥物的生理基礎是
A.氣能生血 B.氣能行血
C.氣能攝血 D.血能載氣
E.津血同源
10.十二經脈氣血有余則滲注于
A.經別 B.經筋 C.奇經
D.別絡 E.孫絡
11.經脈中可用離、合、出、人來概括其循行特點的是
A.十五別絡 B.十二經別
C.十二經筋 D.十二經脈
E.奇經八脈
12.導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的情志因素是
A.喜 B.怒 C.思
D.驚 E.悲
13.引起“肉胝胎而唇揭”病證的飲食偏嗜是
人多食酸 B.多食咸
C.多食苦 D.多食甘
E.多食辛
14.兩目干澀,視物昏花,甚則夜盲,多因
A.肝氣上逆 B.肝火上炎
C.肝陽上亢 D.肝風上擾
E.肝血不足
15.將目之不同部位分屬于五臟之說,源于
A.《重訂通俗傷寒論》 B.《靈樞·大惑論》
C.《諸病源候論》 D.《四診抉微》
E.《龍樹眼論》
1.根據“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下列除哪項外,均對人體產生影響?
A.季節(jié)氣候變化 B.晝夜晨昏變化
C.地區(qū)方域不同 D.飲食偏嗜不同
E.陰居以避暑
2.“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是指
A.陰陽對立制約 B.陰陽消長平衡
C.陰陽互根互用 D.陰陽交感互藏
E.陰陽相互轉化
3.按五行規(guī)律傳變,“受我之氣者,其力方旺,還而相克,來勢必甚”,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傳變 D.相侮傳變
E.表里相傳
4.下列選項中,與相生規(guī)律無關的治法是
A.滋水涵木 B.益火補土
C.培土生金 D.金水相生
E.培土制水
5.與《素問·調經論》所說“有余則笑不休”、“不足則悲”相關的是
A.心氣 B.宗氣巳心陰
D.心神 E.心陽
6.能反映其特點為剛臟,主升、主動的生理功能是
A.脾主升清 B.肺主宣發(fā)
C.肝主疏泄 D.腎主蒸化
E.心主神志
7.與肝主疏泄不密切的生理功能是
A.氣機的調節(jié) B.津液的代謝
C.血液的運行 D.情志的調節(jié)
E.精氣的封藏
8.下列選項中,氣不能固攝的物質是
A.血液 B.汗液 C.唾液
D.精液 E.水谷
9.治療血虛病證,配用補氣藥物的生理基礎是
A.氣能生血 B.氣能行血
C.氣能攝血 D.血能載氣
E.津血同源
10.十二經脈氣血有余則滲注于
A.經別 B.經筋 C.奇經
D.別絡 E.孫絡
11.經脈中可用離、合、出、人來概括其循行特點的是
A.十五別絡 B.十二經別
C.十二經筋 D.十二經脈
E.奇經八脈
12.導致“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的情志因素是
A.喜 B.怒 C.思
D.驚 E.悲
13.引起“肉胝胎而唇揭”病證的飲食偏嗜是
人多食酸 B.多食咸
C.多食苦 D.多食甘
E.多食辛
14.兩目干澀,視物昏花,甚則夜盲,多因
A.肝氣上逆 B.肝火上炎
C.肝陽上亢 D.肝風上擾
E.肝血不足
15.將目之不同部位分屬于五臟之說,源于
A.《重訂通俗傷寒論》 B.《靈樞·大惑論》
C.《諸病源候論》 D.《四診抉微》
E.《龍樹眼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