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復習指導之考研西醫(yī)病理學輔導071

字號:

傷寒
     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病理特征是全身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增生,以回腸末端淋巴組織的病變最明顯。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高熱、相對緩脈、脾腫大、玫瑰疹及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減少。
     注意:
     ①傷寒時與我們想當然的相反,一般細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增多,但傷寒時減少。
     ②傷寒時,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減少,并非嗜堿性粒細胞減少。
     1.傷寒與急性菌痢的鑒別
     傷寒
     急性細菌性痢疾
    致病菌
     傷寒桿菌
     痢疾桿菌
    易感人群
     兒童、青壯年多見
     兒童多見,其次為青壯年,老人少見
    傳染源
     病人及帶菌者
     病人及帶菌者
    傳播途徑
     經(jīng)口感染
     經(jīng)口感染
    病程
     4周(潛伏期10天)
     1~2周
    侵犯部位
     主要是回腸末端
     主要是乙狀結(jié)腸、直腸
    致病機理
     傷寒桿菌→胃→大部分被胃酸殺滅→回腸
    淋巴組織→被巨噬細胞吞噬、或人血→敗血癥、內(nèi)毒素→癥狀
     痢疾桿菌→胃→大部分被胃酸殺滅→結(jié)腸
    粘膜固有層繁殖→內(nèi)、外毒素→癥狀
     2.病理變化
     (1)特征性病理變化是以巨噬細胞增生為特征的急性增生性炎。具有病理診斷價值的特征性病變?yōu)閭庋磕[或稱傷寒小結(jié)。傷寒細胞是指巨噬細胞內(nèi)吞噬了傷寒桿菌、紅細胞和細胞碎片。
     (2)腸道病變以回腸末端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結(jié)的病變最常見、且最明顯。
     起病時間
     病理變化
     典型表現(xiàn)
    髓樣腫脹期
     第1周
     回腸下段淋巴組織略腫脹,隆起于粘膜表面,色灰紅,質(zhì)軟
     集合淋巴小結(jié)
    壞死期
     第2周
     病灶局部腸粘膜壞死
    潰瘍期
     第3周
     壞死腸粘膜脫落后形成潰瘍
    潰瘍呈圓形或橢圓形,長軸與腸管長軸平行
     特征性潰瘍穿孔、出血
    愈合期
     第4周
     肉芽組織增生填平潰瘍,潰瘍邊緣上皮再生覆蓋
     以下是一些??紳兊奶卣?包括內(nèi)科學、外科學及病理學疾病)。 疾病
     潰瘍特征
    腸傷寒潰瘍
     圓形或橢圓形潰瘍,潰瘍長軸與腸管長軸平行
    急性細菌性痢疾
     地圖狀潰瘍,或稱“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淺潰瘍”
    腸阿米巴病潰瘍
     燒瓶狀
    腸結(jié)核潰瘍
     潰瘍呈橫帶狀(半環(huán)形),潰瘍長徑與腸管長軸垂直
    克羅恩病潰瘍
     縱行裂隙狀潰瘍
    潰瘍性結(jié)腸炎
     位于粘膜、粘膜下層的表淺性潰瘍
    潰瘍型胃癌
     火山口狀潰瘍
     (3)腸外病變
     ①腸系膜淋巴結(jié)、脾、肝及骨髓由于巨噬細胞增生而腫大,可見傷寒肉芽腫和壞死灶。
     ②心肌心肌纖維可有顆粒變性、甚至壞死,中毒性心肌炎,相對緩脈。
     ③腎小管上皮細胞增殖,可發(fā)生顆粒變性。
     ④皮膚玫瑰疹。
     ⑤膽囊傷寒桿菌可在膽囊內(nèi)大量繁殖,成為慢性帶菌者(“傷寒馬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