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意注意產生的條件
引起無意注意的條件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客觀刺激物的特點,二是人的主觀狀態(tài)。
1.客觀刺激物的特點
(1)刺激物的強度。這是引起無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一聲巨響、一道強光,或者一股濃烈的氣味,都容易引起人的無意注意。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說明刺激物的絕對強度導致無意注意的產生。另外,刺激物的相對強度在引起無意注意中也有重要意義。喧囂的鬧市中,大聲的叫賣未必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但在安靜的閱覽室中小聲交談就可能引起別人的注意。
(2)刺激物的新穎性。外形新奇、功能獨特的事物常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因為它們很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當在我們以往生活中從未經驗過的刺激物出現(xiàn)時,自然會引起注意,這是刺激物的絕對新穎性。如對于一個新設計的外星人模型,人們很容易注意到它。另外,各種已熟悉的刺激物的獨特組合也是引起無意注意的因素。在新科技展覽會上,一只背上長著人耳的老鼠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這是刺激物的相對新穎性在起作用。
(3)刺激物的對比。刺激物在形狀、大小、顏色和持續(xù)時間等方面與周圍環(huán)境和其他刺激物對比強烈、差異顯著時,很容易引起無意注意,例如,“綠葉中的紅花”“鶴立雞群”等。
(4)刺激物的活動和變化。處于活動和變化狀態(tài)的刺激物常會成為人們注意的對象。都市夜晚閃爍的霓虹燈、音樂演出中樂團指揮的手勢,以及大道上疾馳而過的車輛都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
2.人的主觀狀態(tài)
客觀刺激物并不是引起無意注意的惟一因素,有時在上述刺激物特點不明顯的情況下,個體也容易產生無意注意,這與主體狀態(tài)有關。
(1)個體的需要和興趣。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對自己急需的或感興趣的事物產生注意。例如,一個人喜歡收集古玩,那么在讀報、看電視或與人交往時,就很容易注意到這方面的信息;對于一個尋醫(yī)求藥的人,各種醫(yī)藥信息也容易引起他的無意注意。一般說來,無意注意同人對事物的直接興趣有關。
(2)個體的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一個人情緒穩(wěn)定,心情舒暢,精神飽滿,就會對平時不經意的事物產生注意;相反,情緒低落,精神萎靡,或身體處于疾病、疲勞狀態(tài),就很容易對許多事物視而不見。
(3)個體的知識經驗。個體的職業(yè)和愛好使得各自的知識經驗不同,與人的知識經驗有聯(lián)系的事物更容易進入人們的注意范圍。同樣看一部影片,音樂工作者會注意其中的配樂,美術工作者會注意影片的用光以及色調。
二、有意注意產生和維持的條件
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因此,容易產生疲勞,影響活動效率。了解有意注意產生和維持的條件,才能保證各種心理活動的順利進行。
1.活動的目的和任務
有意注意的重要特征是有明確的預定目的。對活動目的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越強烈,也就能更好地實現(xiàn)注意的維持和調節(jié)作用。心理學實驗表明,當被試對活動要求不明確、目的不清楚,常容易分神,不能長時間維持有意注意。
無意注意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刺激物的特點和活動過程本身激發(fā)起的直接興趣引起的,而對活動結果產生的間接興趣則是維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條件。間接興趣越穩(wěn)定,活動過程中的有意注意也容易產生和維持。例如,一個學生在學習外語時,感到背單詞、記語法的過程單調而枯燥,想要知難而退,但當他意識到掌握外語后可以開闊視野,增進交流,增加就業(yè)機會,他就會積極投入到外語學習中去。
2.活動過程的組織
心理學研究表明,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的活動容易使人疲勞厭倦,造成分心。因此,組織形式多樣、內容活潑的活動是防止分心、維持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這包括既要增加操作活動,手腦并用,又要增加討論和競賽,甚至用必要的言語提示來集中注意力。有經驗的小學教師為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總是在變換教學活動的時候,數(shù)三聲數(shù),要求學生在“一、二、三”結束時,就轉入新的學習活動。
3.內外因素的干擾
有意注意進行中常會有各種干擾,既有外部干擾,如與活動內容無關的聲音和視覺刺激;也有內部干擾,包括主體生理上的疲勞、疾病以及心理上消極的思想和情緒,如有些學生上課時還在想與同學間的矛盾,自然會妨礙正常的學習活動。內外干擾越多,有意注意就越困難。因此,培養(yǎng)抗干擾能力,不受內外干擾因素的影響,對于維持有意注意是非常重要的。個體的意志力水平同抗干擾能力有密切關系。只有提高意志力,才能克服不良的注意習慣,抵御各種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引起無意注意的條件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客觀刺激物的特點,二是人的主觀狀態(tài)。
1.客觀刺激物的特點
(1)刺激物的強度。這是引起無意注意的重要原因。一聲巨響、一道強光,或者一股濃烈的氣味,都容易引起人的無意注意。所謂“酒香不怕巷子深”,就說明刺激物的絕對強度導致無意注意的產生。另外,刺激物的相對強度在引起無意注意中也有重要意義。喧囂的鬧市中,大聲的叫賣未必能引起別人的注意,但在安靜的閱覽室中小聲交談就可能引起別人的注意。
(2)刺激物的新穎性。外形新奇、功能獨特的事物常會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因為它們很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當在我們以往生活中從未經驗過的刺激物出現(xiàn)時,自然會引起注意,這是刺激物的絕對新穎性。如對于一個新設計的外星人模型,人們很容易注意到它。另外,各種已熟悉的刺激物的獨特組合也是引起無意注意的因素。在新科技展覽會上,一只背上長著人耳的老鼠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這是刺激物的相對新穎性在起作用。
(3)刺激物的對比。刺激物在形狀、大小、顏色和持續(xù)時間等方面與周圍環(huán)境和其他刺激物對比強烈、差異顯著時,很容易引起無意注意,例如,“綠葉中的紅花”“鶴立雞群”等。
(4)刺激物的活動和變化。處于活動和變化狀態(tài)的刺激物常會成為人們注意的對象。都市夜晚閃爍的霓虹燈、音樂演出中樂團指揮的手勢,以及大道上疾馳而過的車輛都容易引起人們的無意注意。
2.人的主觀狀態(tài)
客觀刺激物并不是引起無意注意的惟一因素,有時在上述刺激物特點不明顯的情況下,個體也容易產生無意注意,這與主體狀態(tài)有關。
(1)個體的需要和興趣。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對自己急需的或感興趣的事物產生注意。例如,一個人喜歡收集古玩,那么在讀報、看電視或與人交往時,就很容易注意到這方面的信息;對于一個尋醫(yī)求藥的人,各種醫(yī)藥信息也容易引起他的無意注意。一般說來,無意注意同人對事物的直接興趣有關。
(2)個體的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一個人情緒穩(wěn)定,心情舒暢,精神飽滿,就會對平時不經意的事物產生注意;相反,情緒低落,精神萎靡,或身體處于疾病、疲勞狀態(tài),就很容易對許多事物視而不見。
(3)個體的知識經驗。個體的職業(yè)和愛好使得各自的知識經驗不同,與人的知識經驗有聯(lián)系的事物更容易進入人們的注意范圍。同樣看一部影片,音樂工作者會注意其中的配樂,美術工作者會注意影片的用光以及色調。
二、有意注意產生和維持的條件
有意注意需要意志努力,因此,容易產生疲勞,影響活動效率。了解有意注意產生和維持的條件,才能保證各種心理活動的順利進行。
1.活動的目的和任務
有意注意的重要特征是有明確的預定目的。對活動目的理解得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務的愿望越強烈,也就能更好地實現(xiàn)注意的維持和調節(jié)作用。心理學實驗表明,當被試對活動要求不明確、目的不清楚,常容易分神,不能長時間維持有意注意。
無意注意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刺激物的特點和活動過程本身激發(fā)起的直接興趣引起的,而對活動結果產生的間接興趣則是維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條件。間接興趣越穩(wěn)定,活動過程中的有意注意也容易產生和維持。例如,一個學生在學習外語時,感到背單詞、記語法的過程單調而枯燥,想要知難而退,但當他意識到掌握外語后可以開闊視野,增進交流,增加就業(yè)機會,他就會積極投入到外語學習中去。
2.活動過程的組織
心理學研究表明,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的活動容易使人疲勞厭倦,造成分心。因此,組織形式多樣、內容活潑的活動是防止分心、維持有意注意的有效方法。這包括既要增加操作活動,手腦并用,又要增加討論和競賽,甚至用必要的言語提示來集中注意力。有經驗的小學教師為增強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總是在變換教學活動的時候,數(shù)三聲數(shù),要求學生在“一、二、三”結束時,就轉入新的學習活動。
3.內外因素的干擾
有意注意進行中常會有各種干擾,既有外部干擾,如與活動內容無關的聲音和視覺刺激;也有內部干擾,包括主體生理上的疲勞、疾病以及心理上消極的思想和情緒,如有些學生上課時還在想與同學間的矛盾,自然會妨礙正常的學習活動。內外干擾越多,有意注意就越困難。因此,培養(yǎng)抗干擾能力,不受內外干擾因素的影響,對于維持有意注意是非常重要的。個體的意志力水平同抗干擾能力有密切關系。只有提高意志力,才能克服不良的注意習慣,抵御各種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