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質的體積與組成物質粒子的關系:
(1)總結規(guī)律:①相同條件下,相同物質的量的不同物質所占的體積:固體<液體<氣體。②相同條件下,相同物質的量的氣體體積近似相等,而固體、液體卻不相等。
(2)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①物質粒子數(shù)的多少;②物質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質粒子之間距離的大小。
(3)決定氣體體積大小的因素:氣體分子間平均距離比分子直徑大得多,因此,當氣體的物質的量(粒子數(shù))一定時,決定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間平均距離的大小。來源:www.examda.com
(4)影響氣體分子間平均距離大小的因素:溫度和壓強。溫度越高,體積越大;壓強越大,體積越小。當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大小幾乎是一個定值,故粒子數(shù)一定時,其體積是一定值。
2.對“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都約是22.4L”的理解:
(1)標準狀況:指0℃、1.01×105Pa的狀態(tài)。溫度越高,體積越大;壓強越大,體積越小。故在非標準
狀況下,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
(2)1mol氣體在非標準狀況下,其體積可能為22.4L,也可能不為22.4L。
(3)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比分子的直徑大得多,因而氣體體積主要決定于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在標準狀況下,不同氣體的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幾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都約是22.4L/mol.
(4)此概念應注意:①氣態(tài)物質;②物質的量為1mol;③氣體狀態(tài)為0℃和1.01×105Pa(標準狀況);④22.4L體積是近似值;⑤Vm的單位為L/mol和m3/mol。
(5)適用對象:純凈氣體與混合氣體均可。
本節(jié)是歷屆高考的熱點,對于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羅定律、推論的多方位多角度考查,注意相關計算、換算。題型以選擇題為主。
(1)總結規(guī)律:①相同條件下,相同物質的量的不同物質所占的體積:固體<液體<氣體。②相同條件下,相同物質的量的氣體體積近似相等,而固體、液體卻不相等。
(2)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①物質粒子數(shù)的多少;②物質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質粒子之間距離的大小。
(3)決定氣體體積大小的因素:氣體分子間平均距離比分子直徑大得多,因此,當氣體的物質的量(粒子數(shù))一定時,決定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間平均距離的大小。來源:www.examda.com
(4)影響氣體分子間平均距離大小的因素:溫度和壓強。溫度越高,體積越大;壓強越大,體積越小。當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大小幾乎是一個定值,故粒子數(shù)一定時,其體積是一定值。
2.對“在標準狀況下,1mol任何氣體所占的體積都約是22.4L”的理解:
(1)標準狀況:指0℃、1.01×105Pa的狀態(tài)。溫度越高,體積越大;壓強越大,體積越小。故在非標準
狀況下,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
(2)1mol氣體在非標準狀況下,其體積可能為22.4L,也可能不為22.4L。
(3)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比分子的直徑大得多,因而氣體體積主要決定于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在標準狀況下,不同氣體的分子間的平均距離幾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氣體在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都約是22.4L/mol.
(4)此概念應注意:①氣態(tài)物質;②物質的量為1mol;③氣體狀態(tài)為0℃和1.01×105Pa(標準狀況);④22.4L體積是近似值;⑤Vm的單位為L/mol和m3/mol。
(5)適用對象:純凈氣體與混合氣體均可。
本節(jié)是歷屆高考的熱點,對于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羅定律、推論的多方位多角度考查,注意相關計算、換算。題型以選擇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