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命題走向預測高考化學有機題三大重點3

字號:

典型題解
    例1.A是中學常見的無機物,A、B、C中含有同一種元素R,不含R的產物已經略去。A與B、C的關系為:
    (1)A與NaOH反應,既可只生成B,又可只生成C,還可生成B C。寫出符合上述反應關系的A的兩種不同類物質的分子式: ;
    (2)若A與NaOH無論以何種物質的量比反應,其產物必為B C,則A的分子式可能是(只寫一種) ,R在A、B、C中的化合價必須滿足的條件是 。解析:
    根據(jù)題中A、B、C的三種物質在酸或堿不同的條件下的相互轉化關系,初步推斷A可能是酸性氣體或是可溶性鋁鹽 Al2 SO4 3 。A與NaOH溶液反應因量的關系可生成不同的產物,若A是酸性氣體,與堿反應應能生成正鹽和酸式鹽,如H2S、CO2、SO2。若A是Al2 SO4 3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Al OH 3也能生成AlO2 鹽,或兩種產物均有。且產物與硫酸反應又能生成Al2 SO4 3,符合題設條件。
    若A與NaOH無論以何種物質的量比反應,其產物必為B C,則上述A的物質不符合條件。分析可知,在常溫下A應能在堿性溶液中發(fā)生歧化反應,產物在酸性條件下又能歸中到原A物質。根據(jù)中學所學化學知識,推知A可能是Cl2、Br2,硫單質在堿性條件下也能歧化但需加熱,不符合此題條件。R在A中的化合價必居于R在B、C中的化合價之間。
    本題的特點是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識內容較多,但都是學生熟悉的物質。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思維發(fā)散性,學生應會對知識進行歸納和遷移,體現(xiàn)出對學生能力的要求。
    例2.2.80g鐵與100mL稀硝酸混合后充分反應,產生氣體為NO,反應后鐵、硝酸均無剩余。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100mL0.2mol/L的碘化鉀溶液,恰好將溶液中的Fe3 全部還原。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硝酸與鐵反應后溶液Fe
    3 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2)產生的NO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 ;
    (3)原硝酸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4)若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過濾洗滌后將沉淀在空氣中灼燒可得到固體質量為 g。解析:
    反應后鐵、硝酸均無剩余,加入100mL0.2mol/L的碘化鉀溶液,恰好將溶液中的Fe3 全部還原,根據(jù)兩種離子反應的關系,可求得生成的Fe3 的物質的量濃度:Fe3 I 1mol1molC Fe3 =0.02mol/L根據(jù)鐵的物質的量守恒,求得生成Fe2 :0.05mol-0.02mol=0.03mol 根據(jù)反應中電子得失守恒求NO的體積,設生成NO的體積為V,則得V=0.896L=896mL同理,再根據(jù)N元素的守恒求原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
    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過濾洗滌后將沉淀灼燒得到固體為Fe2O32Fe 2Fe OH 3 Fe2O32mol160g0.05molx得x=4g
    本題是一道基本計算題,主要是考查學生應用化學知識進行定量計算的能力,解題的思路較寬,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當然不同的方法有各自的優(yōu)點。用元素守恒和電子得失守恒及關系式法解較為快捷。也可以通過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按部就班進行計算,但不如用守恒法好。中華中學馮建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