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資性房地產
本章是2007年新增內容,雖然2007年只出了3分的題,但并不表示本章不重要。相反,大家要提防今年考試時本章分數(shù)的增加。本章主要講了與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的5個問題:概念,初始計量,后續(xù)計量,轉換,處置。
1.概念。企業(yè)的房地產并不都是投資性房地產,只有以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而有之為目的而持有的房地產,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自用房地產、作為存貨的房地產都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
2.初始計量。外購時的成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其他支出。自建時的成本=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發(fā)生的必要支出。
3.后續(xù)計量。這分為兩種情況: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企業(yè)只有存在確鑿證據(jù)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xù)可靠取得時,才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否則只能采用成本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按照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有關規(guī)定,計提折舊(攤銷);存在減值跡象的,按照資產減值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計提折舊(攤銷)時,借記“其他業(yè)務成本”科目,貸記“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在公允價值模式下,不計提折舊(攤銷),但應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4.轉換。在成本模式下,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投資性房地產
存貨跌價準備
貸:開發(fā)產品等
在成本模式下,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貸:累計折舊
借: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差)
貸: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方差)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投資性房地產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差)
貸:開發(fā)產品等
資本公積(貸方差)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將自用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投資性房地產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差)
貸:固定資產
資本公積(貸方差)
5.處置。在成本模式下,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房地產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方余額)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余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或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借:資本公積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單選:
1.自用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照轉換當日允價值計量.轉換當日公允價值小于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能過( )科目核算.
A.營業(yè)外收入
B.資本公積
C.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D.其他業(yè)務支出
2.若企業(yè)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xù)計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企業(yè)應對已出租的建筑物計提折舊
B.企業(yè)不應對已出租的建筑物計提折舊
C.企業(yè)不應對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進行攤銷
D.企業(yè)不應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減值準備
多選: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的有( ).
A.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jīng)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
B.作為存貨的房地產
C.已出租的房地產
D.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2.下列各項中,不影響企業(yè)當期損益的是( ).
A.采用成本計量模式,期末投資性房地產的可收回金額高于賬面價值
B.采用成本計量模式,期末投資性房地產的可收回金額高于賬面余額
C.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期末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高于賬面余額
D.自用的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轉換日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
判斷:
1.當投資性房地產被處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預計不能從其處置中取得經(jīng)濟利益時,應當終止確認該項投資性房地產.( )
2.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進行后續(xù)計量,期末應對該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減值準備.( )
第四章答案公布:
單選:
1.C 2.C
多選:
1.ABC 2.ABC
判斷:
1.對 2.錯
本章是2007年新增內容,雖然2007年只出了3分的題,但并不表示本章不重要。相反,大家要提防今年考試時本章分數(shù)的增加。本章主要講了與投資性房地產相關的5個問題:概念,初始計量,后續(xù)計量,轉換,處置。
1.概念。企業(yè)的房地產并不都是投資性房地產,只有以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兩者兼而有之為目的而持有的房地產,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自用房地產、作為存貨的房地產都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
2.初始計量。外購時的成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其他支出。自建時的成本=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前發(fā)生的必要支出。
3.后續(xù)計量。這分為兩種情況:成本模式和公允價值模式。企業(yè)只有存在確鑿證據(jù)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xù)可靠取得時,才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否則只能采用成本模式。在成本模式下,按照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有關規(guī)定,計提折舊(攤銷);存在減值跡象的,按照資產減值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計提折舊(攤銷)時,借記“其他業(yè)務成本”科目,貸記“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科目。在公允價值模式下,不計提折舊(攤銷),但應以資產負債表日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調整其賬面價值,差額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4.轉換。在成本模式下,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換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投資性房地產
存貨跌價準備
貸:開發(fā)產品等
在成本模式下,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
貸:投資性房地產
借: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貸:累計折舊
借: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轉換日的公允價值)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差)
貸: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方差)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將作為存貨的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投資性房地產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差)
貸:開發(fā)產品等
資本公積(貸方差)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將自用房地產轉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投資性房地產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差)
貸:固定資產
資本公積(貸方差)
5.處置。在成本模式下,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攤銷)
投資性房地產減值準備
貸:投資性房地產
在公允價值模式下,,做如下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貸方余額)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借方余額)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或做相反的會計分錄)
借:資本公積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單選:
1.自用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投資性房地產應當按照轉換當日允價值計量.轉換當日公允價值小于原賬面價值的其差額能過( )科目核算.
A.營業(yè)外收入
B.資本公積
C.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D.其他業(yè)務支出
2.若企業(yè)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xù)計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企業(yè)應對已出租的建筑物計提折舊
B.企業(yè)不應對已出租的建筑物計提折舊
C.企業(yè)不應對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權進行攤銷
D.企業(yè)不應對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減值準備
多選:
1.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投資性房地產的有( ).
A.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或者經(jīng)營管理而持有的房地產
B.作為存貨的房地產
C.已出租的房地產
D.持有并準備增值后轉讓的土地使用權
2.下列各項中,不影響企業(yè)當期損益的是( ).
A.采用成本計量模式,期末投資性房地產的可收回金額高于賬面價值
B.采用成本計量模式,期末投資性房地產的可收回金額高于賬面余額
C.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期末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高于賬面余額
D.自用的房地產轉換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轉換日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
判斷:
1.當投資性房地產被處置,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預計不能從其處置中取得經(jīng)濟利益時,應當終止確認該項投資性房地產.( )
2.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進行后續(xù)計量,期末應對該投資性房地產計提減值準備.( )
第四章答案公布:
單選:
1.C 2.C
多選:
1.ABC 2.ABC
判斷:
1.對 2.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