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主要技術指標

字號:

第三節(jié) 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主要技術指標
    主要包括趨勢型指標、超買超賣型指標、人氣型指標、大勢型指標等內容。
    一、趨勢型指標
    1、MA(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的分類:
    根據(jù)對數(shù)據(jù)處理方法的不同:
    1、算術移動平均線(SMA)
    2、加權移動平均線(WMA)
    3、指數(shù)平滑移動平均線(EMA) 實際應用中常使用
    根據(jù)計算期的長短:
    1、短期移動平均線(5日、10日線)――快速MA
    2、中期移動平均線(30日、60日線)
    3、長期移動平均線(13周、26周)――慢速MA
    基本思想:消除股價隨機波動的影響,尋求股價波動的趨勢。
    特點:①追蹤趨勢。②滯后性。③穩(wěn)定性。④助漲助跌性。⑤支撐線和壓力線的特性。
    MA的應用法則:葛蘭威爾法則(“移動平均線八大買賣法則”)――以證券價格(或指數(shù))與移動平均線之間的偏離關系作為研判的依據(jù)。(4條買進法則,4條賣出法則)
    葛蘭威爾法則的不足:沒有明確指出投資者在股價距平均線多遠時才可以買進賣出,這可用乖離率指標彌補。
    MA的組合應用:
    ①“黃金交叉”與“死亡交叉”(向上突破壓力線或向下突破支撐線):當現(xiàn)在價位站穩(wěn)在長期與短期MA之上,短期MA又向上突破長期MA時,為買進信號;若現(xiàn)在行情價位于長期與短期MA之下,短期MA又向下突破長期MA時,則為賣出信號。
    ②長、中、短期移動平均線的組合使用
    2、MACD(指數(shù)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由正負差(DIF)和異同平均數(shù)(DEA)組成,DIF是核心,DEA是輔助。DIF:快速平滑移動平均線與慢速平滑移動平均線的差。
    應用法則(從2個方面考慮):
    (1)DIF和DEA的取值和相對取值
    ①DIF和DEA均為正值時,屬多頭市場。DIF向上突破DEA是買入信號;DIF向下跌破DEA只能認為是回落,作獲利了結。
    ②DIF和DEA均為負值時,屬空頭市場。DIF向下突破DEA是賣出信號;DIF向上穿破DEA只能認為是反彈,作暫時補空。
    ③當DIF向下跌破0軸線時,為賣出信號,即12日EMA與26日EMA發(fā)生死亡交叉;當DIF上穿0軸線時,為買入信號,即發(fā)生黃金交叉。
    (2)指標背離原則
    ①當股價走勢出現(xiàn)2個或3個近期低點時,而DIF(DEA)并不配合出現(xiàn)新低點,可買;
    ②當股價走勢出現(xiàn)2個或3個近期高點時,而DIF(DEA)并不配合出現(xiàn)新高點,可賣。
    優(yōu)點:消除MA頻繁出現(xiàn)買入與賣出信號,避免一部分假信號的出現(xiàn)。
    二、超買超賣型指標
    1、WMS(威廉指標)
    涵義:當天收盤價在過去一段時日全部價格范圍內所處的相對位置。取值范圍:0~100
    應用法則(從2個方面考慮):
    (1)WMS的數(shù)值
    ① WMS高于80時,處于超賣狀態(tài),行情即將見底,應當考慮買進;
    ② WMS低于20時,處于超買狀態(tài),行情即將見頂,應當考慮賣出。
    盤整過程中,WMS準確性較高;上升或下降趨勢中,卻不能只以WMS超買超賣信號作為行情判斷的依據(jù)。
    (2)WMS曲線的形狀
    背離原則――①WMS進入低數(shù)值區(qū)位后(此時為超買),一般要回頭。如果這時股價還繼續(xù)上升,就會產生背離,是賣出信號。②WMS進入高數(shù)值區(qū)位后(此時為超賣),一般要反彈。如果這時股價還繼續(xù)下降,就會產生背離,是買進的信號。
    撞頂和撞底次數(shù)原則――WMS連續(xù)幾次撞頂(底),局部形成雙重或多重頂(底),則是賣出(買進)信號。
    2、KDJ(隨機指標)
    KD在WMS基礎上發(fā)展起來,具有WMS的一些特性。反映股市價格變化時,WMS最快,K其次,D最慢。K指標反應敏捷,但容易出錯;D指標反應稍慢,但穩(wěn)重可靠。
    J是D加上一個修正值。
    應用法則(KDJ指標是三條曲線,應用時從5個方面考慮):
    (1)KD取值的絕對數(shù)字:KD取值范圍為0~100,80以上為超買區(qū),20以下為超賣區(qū),其余為徘徊區(qū)。
    (2)KD曲線的形態(tài):KD指標在較高或較低位置形成頭肩形和多重頂(底)時,是采取行動的信號,位置越高或越低,結論越可靠。
    (3)KD指標的交叉:K線與D線的關系有死亡交叉和黃金交叉,應用時的附帶條件:
    第一個條件:金叉位置應該比較低,在超賣區(qū)位置,越低越好。
    第二個條件:與D線相交的次數(shù)。交叉次數(shù)以2次為最少,越多越好。
    第三個條件:“右側相交”原則――K線是在D線已經抬頭向上時才同D線相交,比D線還在下降時與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4)KD指標的背離:KD處在高位或低位,如出現(xiàn)與股價走向背離,是采取行動信號。
    (5)J指標的取值大?。篔指標常于KD值顯示曲線的底部和頭部。J指標的取值超過100和低于0,都屬于價格的非正常區(qū)域,大于100為超買,小于0為超賣。
    理論轉向訊號:當K線和D線上升或下跌的速度減弱,出現(xiàn)屈曲,通常表示短期內會轉勢;K線在上升或下跌一段時期后,突然急速穿越D線,顯示市勢短期內會轉向;K線跌至0時通常會出現(xiàn)反彈至20~50之間,短期內應回落至零附近,然后市勢才開始反彈;如果K線升至100,情況則剛好相反。
    3、RSI(相對強弱指標)
    RSI通常采用某一時期內收盤指數(shù)的結果作為計算對象,來反映這一時期內多空力量的強弱對比。
    應用法則(從4個方面考慮):
    (1)RSI取值大小
    (2)兩條或多條RSI曲線的聯(lián)合使用:
    短期RSI>長期RSI,屬多頭市場;短期RSI<長期RSI,屬空頭市場。
    (3)RSI的曲線形狀
    (4)RSI與股價的背離:頂背離(RSI處于高位,并形成一峰比一峰低的兩個峰,此時,股價卻對應一峰比一峰高)是比較強烈的賣出信號。底背離(RSI在低位形成兩個底部抬高的谷底,而股價還在下降)是可以買入的信號。
    4、BIAS(乖離率指標)
    測算股價與移動平均線偏離程度的指標?;驹恚喝绻蓛r偏離移動平均線太遠,不管是在移動平均線上方或下方,都有向平均線回歸的要求。
    應用法則(從3個方面考慮):
    (1)BIAS的取值大小和正負:正的乖離率愈大,表示短期多頭的獲利愈大,獲利回吐的可能性愈高;負的乖離率愈大,則空頭回補的可能性也愈高。實際應用中,可預設一分界線(參考因素:BIAS參數(shù)、所選擇股票的性質、分析時所處的時期)
    (經驗)遇到由于突發(fā)利多或利空消息而暴漲暴跌時,可參考的數(shù)據(jù)分界線:
    綜合指數(shù):BIAS(10)>30%為拋出時機,BIAS(10)<-10%為買入時機;
    對于個股:BIAS(10)>35%為拋出時機,BIAS(10)<-15%為買入時機。
    (2)BIAS的曲線形狀:適用形態(tài)學和切線理論,主要是頂背離和底背離原理。
    (3)兩條BIAS線結合:短期BIAS在高位下穿長期BIAS時是賣出信號;短期BIAS在低位上穿長期BIAS時是買入信號。
    三、人氣型指標
    1、PSY(心理線指標)
    應用法則:
    ① PSY取值在25~75,說明多空雙方基本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PSY取值超出這個平衡狀態(tài),則是超賣或超買。
    ② PSY取值過高或過低,都是行動的信號。一般說來,如果PSY<10或PSY>90兩種極端情況出現(xiàn),是強烈的買入和賣出信號。
    ③ PSY取值第一次進入采取行動區(qū)域時,往往容易出錯。一般要求PSY進入高位或低位兩次以上才能采取行動。
    ④ PSY曲線如果在低位或高位出現(xiàn)大W底或M頭,也是買入或賣出的行動信號。
    ⑤ PSY線一般可同股價曲線配合使用,這時,背離原則也同樣適用。
    心理線顯示的買賣信號為事后現(xiàn)象,運用有局限性。
    2、OBV(能量潮指標)
    理論基礎:市場價格的有效變動必須有成交量配合,量是價的先行指標。
    應用法則:
    ① OBV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與股價曲線結合使用才能發(fā)揮作用。
    ② OBV曲線變化對當前股價變化趨勢的確認:
    股價上升(下降),而OBV也相應上升(下降),則可確認當前上升(下降)趨勢
    股價上升(下降),但OBV并未相應上升(下降),出現(xiàn)背離現(xiàn)象,則對目前上升(下降)趨勢的認定程度要大打折扣。
    ③ 形態(tài)學和切線理論同樣適用于OBV曲線。
    ④ 股價進入盤整區(qū)后,OBV曲線會率先顯露出脫離盤整的信號,向上或向下突破,且成功率較大。
    OBV線是預測股市短期波動的重要指標,利用OBV可驗證當前股價走勢的可靠性,并可以得到趨勢可能反轉的信號。
    四、大勢型指標
    1、ADL(騰落指數(shù))
    ADL以股票每天上漲或下跌的家數(shù)作為觀察對象,通過簡單算術加減來比較每日上漲股票和下跌股票家數(shù)的累積情況,形成升跌曲線,并與綜合指數(shù)相互對比,對大勢的未來進行預測。
    應用法則:
    ① ADL的應用重在相對走勢,而不看重取值大小。與OBV相似。
    ② ADL不能單獨使用,要同股價曲線聯(lián)合使用才能顯示出作用。
    ADL與股價同步上升(下降),創(chuàng)新高(低),則可驗證大勢的上升(下降)趨勢,短期內反轉可能性不大。
    ADL連續(xù)上漲(下跌)了很長時間(一般是3天),而指數(shù)卻向相反方向下跌(上升)了很長時間,這是買進(賣出)信號,至少有反彈存在。
    在指數(shù)進入高位(低位)時,ADL并沒有同步行動,而是開始走平或下降(上升),這是趨勢進入尾聲的信號。
    ADL保持上升(下降)趨勢,指數(shù)卻在中途發(fā)生轉折,但很快又恢復原有趨勢,并創(chuàng)新高(低),這是買進(賣出)信號,是后市多方(空方)力量強盛的標志。
    ③ 形態(tài)學和切線理論也適用。
    ④ 經驗證明,ADL對多頭市場的應用比對空頭市場的應用效果好。
    2、ADR(漲跌比指標)
    ADR是根據(jù)股票的上漲家數(shù)和下跌家數(shù)的比值,推斷證券市場多空雙方力量的對比,進而判斷出證券市場的實際情況。
    應用法則:
    (1)ADR的取值:
    ADR在0.5~1.5之間是常態(tài)情況,多空雙方處于均衡狀態(tài)。極端特殊情況下,如出現(xiàn)突發(fā)利多、利空消息引起股市暴漲暴跌時,ADR常態(tài)的上限可修正為1.9,下限修正為0.4。超過ADR常態(tài)狀況的上下限,就是采取行動的信號。
    (2)ADR可與綜合指數(shù)配合使用,應用法則與ADL相同,也有一致與背離兩種情況。
    (3)ADR曲線的形態(tài):
    ADR從低向高超過0.5,并在0.5上下來回移動幾次,是空頭進入末期的信號。ADR從高向低下降到0.75之下,是短期反彈的信號。
    ADR先下降到常態(tài)狀況的下限,但不久就上升并接近常態(tài)狀況的上限,則說明多頭已具有足夠的力量將綜合指數(shù)拉上一個臺階。
    (4)大勢短期回檔或反彈方面,ADR有先行示警作用。若股價指數(shù)與ADR成背離現(xiàn)象,則大勢即將反轉。
    3、OBOS(超買超賣指標)
    運用上漲和下跌的股票家數(shù)的差距對大勢進行分析。
    應用法則:
    (1)OBOS取值在0附近變化時,市場處于盤整時期;OBOS為正數(shù)時,市場處于上漲行情;OBOS為負數(shù)時,市場處于下跌行情。
    OBOS達到一定正數(shù)值時,大勢處于超買階段,可擇機賣出;OBOS達到一定負數(shù)時,大勢超賣,可伺機買進。OBOS超買超賣的區(qū)域劃分,受上市股票總家數(shù)、參數(shù)選擇的直接影響(參數(shù)選擇得越大,OBOS越平穩(wěn);上市股票總家數(shù)不確定是OBOS的不足之處)
    (2)OBOS走勢與指數(shù)背離時是采取行動的信號,大勢可能反轉。
    (3)形態(tài)理論和切線理論適用。
    (4)OBOS曲線第一次進入發(fā)出信號區(qū)域時,應特別注意是否出現(xiàn)錯誤。
    (5)OBOS比ADR計算簡單,意義直觀易懂。
    五、其他技術指標
    1、BOLL(布林線)――路徑型指標
    2、SAR(拋物線指標)――停損型指標
    3、TOWER(寶塔線)――圖表型指標
    4、EXPMA(指數(shù)平均數(shù))――均線型指標
    5、CSI(股票選擇指標)――選股型指標
    6、AR(人氣指標)、BR(買賣意愿指標)和CR(中間意愿指標)――人氣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