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與GCT-ME邏輯應試相關的若干邏輯學知識及其在應試中的正確運用
四、詞項邏輯的相關知識及其運用
命題邏輯所處理的推理依據的是命題之間的關系。命題邏輯只分析復合命題的結構,不分析原子命題的結構。詞項邏輯所處理的推理依據的是概念(詞項)之間的關系。詞項邏輯要進一步分析原子命題的結構。日常思維的推理,一部分是命題推理,另一部分則是詞項推理。與GCT應試相關的詞項推理是對當關系和三段論。
1.對當關系(附:模態(tài)對當關系)
[思考]
所有產品都合格。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試確定以下各斷定的真假:
A.所有產品都不合格。
B.有產品合格。
C.有產品不合格。
答:
A和C假;B真。
[思考]
有產品不合格。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試確定以下各斷定的真假:
A.所有產品都合格。
B.所有產品都不合格。
C.有產品合格。
答:
A假;B和C的真假不能確定。
[思考]
A.所有產品都合格。
B.所有產品都不合格。
C.有產品合格。
D.有產品不合格。
在以上四個斷定中:
滿足“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可以不只一組,下同)是();
滿足“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兩個斷定是();
滿足“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是();
滿足“如果前者真,則后者真”(即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條件,亦即前者蘊涵后者)的兩個斷定是()。
答:
滿足“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是(A和D;B和C)
滿足“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兩個斷定是(A和B);
滿足“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是(C和D);
滿足“如果前者真,則后者真”(即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條件,亦即前者蘊涵后者)的兩個斷定是(A和C;B和D)。
以上所思考的,就是所謂的對當關系。一個對相關知識并不熟悉的人,通過日常思考,完全可以得到正確答案;但熟悉相關知識,顯然有利于正確、迅速地找到答案。
不難發(fā)現,所謂對當關系,就是具有相同的主、謂項的四個不同的原子命題之間的真假關系。這樣的原子命題,稱為直言命題。(北京安通學校提供)
直言命題是斷定對象有無某種性質的原子命題。如:
所有的金屬都是導電的。
有的新聞報導不是真實的。
都是直言命題。
直言命題的有主項、謂項、量項和聯項四個構成要素。
主項和謂項統稱詞項。量項分為全稱量項和特稱量項,全稱量項通常用“所有”(任一)表達;特稱量項通常用“有些”(有的)表達。聯項分為肯定聯項和否定聯項,肯定聯項用“是”表達,否定聯項用“不是”表達。量項決定直言命題的量(全稱或特稱);聯項決定直言命題的質(肯定或否定)。
直言命題分為全稱肯定、全稱否定、特稱肯定和特稱否定四種。下表給出這四種直言命題的實例、一般形式、簡寫形式和簡稱。
名稱
實例
一般形式
簡寫形式
簡稱
全稱肯定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所有S都是P
SAP
A命題
全稱否定
所有的宗教都不是科學。
所有S都不是P
SEP
E命題
特稱肯定
有的官員是清廉的。
有的S是P
SIP
I命題
特稱否定
有的報導不是真實的。
有的S不是P
SOP
O命題
關于直言命題,有幾點補充說明。
第一,關于單稱命題。
主項為單獨概念的直言命題稱為單稱命題。如: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多瑙河不是歐洲最長的河流。
分別是單稱肯定命題和單稱否定命題。單稱命題中不出現量詞,但是,由于單稱命題的主項是單獨概念,因此,單稱命題和全稱命題一樣,實際上都斷定了主項的全部外延。所以,在詞項邏輯中,除非特別說明,否則,單稱命題就作全稱命題處理,也就是說,單稱肯定命題為A命題,單稱否定命題為E命題。
四、詞項邏輯的相關知識及其運用
命題邏輯所處理的推理依據的是命題之間的關系。命題邏輯只分析復合命題的結構,不分析原子命題的結構。詞項邏輯所處理的推理依據的是概念(詞項)之間的關系。詞項邏輯要進一步分析原子命題的結構。日常思維的推理,一部分是命題推理,另一部分則是詞項推理。與GCT應試相關的詞項推理是對當關系和三段論。
1.對當關系(附:模態(tài)對當關系)
[思考]
所有產品都合格。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試確定以下各斷定的真假:
A.所有產品都不合格。
B.有產品合格。
C.有產品不合格。
答:
A和C假;B真。
[思考]
有產品不合格。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試確定以下各斷定的真假:
A.所有產品都合格。
B.所有產品都不合格。
C.有產品合格。
答:
A假;B和C的真假不能確定。
[思考]
A.所有產品都合格。
B.所有產品都不合格。
C.有產品合格。
D.有產品不合格。
在以上四個斷定中:
滿足“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可以不只一組,下同)是();
滿足“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兩個斷定是();
滿足“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是();
滿足“如果前者真,則后者真”(即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條件,亦即前者蘊涵后者)的兩個斷定是()。
答:
滿足“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是(A和D;B和C)
滿足“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兩個斷定是(A和B);
滿足“可以同真,但不能同假”的兩個斷定是(C和D);
滿足“如果前者真,則后者真”(即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條件,亦即前者蘊涵后者)的兩個斷定是(A和C;B和D)。
以上所思考的,就是所謂的對當關系。一個對相關知識并不熟悉的人,通過日常思考,完全可以得到正確答案;但熟悉相關知識,顯然有利于正確、迅速地找到答案。
不難發(fā)現,所謂對當關系,就是具有相同的主、謂項的四個不同的原子命題之間的真假關系。這樣的原子命題,稱為直言命題。(北京安通學校提供)
直言命題是斷定對象有無某種性質的原子命題。如:
所有的金屬都是導電的。
有的新聞報導不是真實的。
都是直言命題。
直言命題的有主項、謂項、量項和聯項四個構成要素。
主項和謂項統稱詞項。量項分為全稱量項和特稱量項,全稱量項通常用“所有”(任一)表達;特稱量項通常用“有些”(有的)表達。聯項分為肯定聯項和否定聯項,肯定聯項用“是”表達,否定聯項用“不是”表達。量項決定直言命題的量(全稱或特稱);聯項決定直言命題的質(肯定或否定)。
直言命題分為全稱肯定、全稱否定、特稱肯定和特稱否定四種。下表給出這四種直言命題的實例、一般形式、簡寫形式和簡稱。
名稱
實例
一般形式
簡寫形式
簡稱
全稱肯定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所有S都是P
SAP
A命題
全稱否定
所有的宗教都不是科學。
所有S都不是P
SEP
E命題
特稱肯定
有的官員是清廉的。
有的S是P
SIP
I命題
特稱否定
有的報導不是真實的。
有的S不是P
SOP
O命題
關于直言命題,有幾點補充說明。
第一,關于單稱命題。
主項為單獨概念的直言命題稱為單稱命題。如:
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
多瑙河不是歐洲最長的河流。
分別是單稱肯定命題和單稱否定命題。單稱命題中不出現量詞,但是,由于單稱命題的主項是單獨概念,因此,單稱命題和全稱命題一樣,實際上都斷定了主項的全部外延。所以,在詞項邏輯中,除非特別說明,否則,單稱命題就作全稱命題處理,也就是說,單稱肯定命題為A命題,單稱否定命題為E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