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師經濟法民法基礎知識復習資料

字號:

第三節(jié)民法的基礎知識
    一、 法人制度:特定社會組織的人格化。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條件:
    1、 依法成立
    2、 有必要財產和經費
    3、 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住所
    4、 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種類
    企業(yè)法人、機關法人、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法人
    •法人的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
    法人的權利能力,是指其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其能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法律行為,以實現(xiàn)自己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資格。
    公民 1、概念——具有某國國籍的自然人。
    2、特征——*最廣泛的民事主體 *非常見的經濟法主體 *不具備法人資格
    自然人——權利能力從出生到死亡,行為能力由年齡和智力狀況決定。
    1、完全行為能力—18歲以上;精神正?!塥毩⑦M行意思表示
    ※年滿16周歲,有自己的勞動收入,能維系當?shù)匾话闵钏降?,視為完全行為能力人?BR>    2、限制行為能力—10到18歲;不能完全辨認
    —監(jiān)護人同意
    3、沒有行為能力—未滿10歲;完全不能辨認
    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特點:
    與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行為能力相比,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行為能力有如下特點:
    (1)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不包括專屬于自然人享有的一些事項,如生命權、健康權、肖像權等。
    (2)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在法人地位上平等(如訴訟地位),在具體內容上不平等,受其成立目的和登記內容的限制(如企業(yè)的營業(yè)范圍以登記為準)。
    (3)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行為能力產生于其成立之時,消滅于其終止之日,共同始終(比較于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行為能力的不同始終。
    (4)法人的行為能力與其民事權利能力相符(比較與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不相符),不同法人之間的行為能力因此也不同。
    (5) 法人的行為能力有時受到國家限制(如責令企業(yè)法人停業(yè)整頓/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等),但除非法人資格消滅,其行為能力不被剝奪,(比較于自然人喪失行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