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輔導:母乳性黃疸發(fā)病機制

字號:

最近幾年研究認為,母乳性黃疸是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由膽紅素腸-肝循環(huán)增加所致,這種學說較為成熟,并得到驗證,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在發(fā)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
    1.新生兒腸道內β-GD豐富腸道內β-GD主要來源為母乳(新生兒自身也可產生,正常腸道菌群建立后也可產生,但產生較少),β-GD分解結合膽紅素,還原為未結合膽紅素,經小腸再吸收進入腸-肝循環(huán),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引起黃疸。
    2.腸內β-GD活性高新生兒小腸中β-GD活性高,為成人的10倍。
    3.膽紅素排泄少新生兒攝入不足,腸內蠕動減少或開奶延遲,腸道菌群建立晚,缺乏轉化膽紅素的菌群,可使結合膽紅素排泄減少。
    4.膽紅素重吸收多有人發(fā)現(xiàn)母乳中有特殊的脂肪酸、膽固醇,促進了未結合膽紅素的重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