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管理師輔導:項目質量經濟

字號:

一種觀點認為壽命周期包括:
    •研究與開發(fā)
    •建造
    •運行與維護
    人們傳統(tǒng)地認為,上述三個階段的成本估計分別占產品總成本的10 %、 30%和 60%。 精益質量管理認為,在產品壽命周期中越早引入質量管理,則該組織能節(jié)約越多的成本。修復成本昂貴的問題是那些產品完工之后才進行修復的問題(返工)。
    常規(guī)的質量成本
    預防成本
    培訓
    能力(性能)研究
    賣主、供應商及承包商考察
    鑒定成本
    檢驗和測試
    檢驗設備維護
    數據處理與報告
    設計評審和費用審計
    內部失誤成本
    報廢與返工
    殘次品的存貯成本
    糾正設計錯誤的工程改造成本
    “嬰兒死亡率” --早期產品的失敗
    文檔修訂
    外部失誤成本
    保修
    退貨
    產品責任保險和訴訟
    投訴處理
    未來業(yè)務減少的損失
    檢測工具與設備成本
    質量的隱性成本
    試制成本
    培訓計劃
    統(tǒng)計過程控制
    非質量成本
    時間和原材料的浪費
    次品的招回
    額外的原材料
    進度拖延
    組織形象和產品形象
    項目質量成本概念
    質量成本:是指為確保和保證滿意的質量而發(fā)生的費用以及未達到滿意的質量所造成的成本損失。質量成本是質量問題的經濟表現,它以貨幣的形式從經濟角度反映質量問題,同時也反映了質量對經濟效益的影響。國家標準GB6583.1-86對質量成本的定義是:將產品質量保持在規(guī)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費用。它包括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和外部損失成本。
    項目質量成本:是指為了將項目質量保持在規(guī)定的水平上所需的費用,它是保證和提高項目質量而進行的質量活動所支付的費用與由于質量事故所造成的損失之和。項目質量成本一般可分為預防成本、鑒別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和外部質量保證成本。
    項目質量經濟分析
    項目質量經濟分析:就是通過項目質量與投入、產出之間關系的分析,探求適宜的質量水平,使項目、項目相關方和社會的經濟效益達到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