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四)

字號:

四、質量體系的審核與評審
    質量體系審核在體系建立的初始階段往往更加重要。在這一階段,質量體系審核的重點,主要是驗證和確認體系文件的適用性和有效性。
    1.審核與評審的主要內(nèi)容一般包括:
    (1)規(guī)定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否可行;
    (2)體系文件是否覆蓋了所有主要質量活動,各文件之間的接口是否清楚;
    (3)組織結構能否滿足質量體系運行的需要,各部門、各崗位的質量職責是否明確; 考試大質量工程師
    (4)質量體系要素的選擇是否合理;
    (5)規(guī)定的質量記錄是否能起到見證作用
    (6)所有職工是否養(yǎng)成了按體系文件操作或工作的習慣,執(zhí)行情況如何。
    2.該階段體系審核的特點是:
    (1)體系正常運行時的體系審核,重點在符合性,在試運行階段,通常是將符合性與適用性結合起來進行;
    (2)為使問題盡可能地在試運行階段暴露無遺,除組織審核組進行正式審核外,還應有廣大職工的參與,鼓勵他們通過試運行的實踐,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
    (3)在試運行的每一階段結束后,一般應正式安排審核,以便及時對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進行糾正,對一些重大問題也可根據(jù)需要,適時地組織審核;
    (4)在試運行中要對所有要素審核覆蓋一遍;
    (5)充分考慮對產(chǎn)品的保證作用;
    (6)在內(nèi)部審核的基礎上,由高管理者組織體系評審。
    應當強調,質量體系是在不斷改進中行以完善的,質量體系進入正常運行后,仍然要采取內(nèi)部審核,管理評審等各種手段以使質量體系能夠保持和不斷完善。
    5、質量手冊的功能
    質量手冊一般有以下功能或目的:
    (1)宣貫組織的質量方針、程序和要求;
    (2)描述和實施有效的質量體系;
    (3)提供更好的控制方法,促進質量保證活動;
    (4)提供質量體系審核的文件依據(jù);
    (5)情況改變時,保證質量體系及其要求的連續(xù)性;
    (6)按質量體系要求和相應的方法培訓人員;
    (7)對外介紹本組織的質量體系;
    (8)在合同環(huán)境下,證明質量體系符合相應的標準。
    分析上述八項功能可看出,前面六項屬于本組織質量管理活動的需要,其中主要的是第1、2兩項,即通過宣傳、貫徹本組織的質量方針、程序和要求來實施有效的質量體系。其中第5項“情況變化”是指該組織的主要或質量系統(tǒng)負責人變動時,組織的質量體系仍將按質量手冊的規(guī)定運行。特別是那些獲準質量體系認證的組織,他們的質量手冊是在認證機構備案受控的,重要的變化必須取得質量體系認證機構的批準。從而保證了質量體系運行的連續(xù)性。改變了過去那種質量體系常因管理人員的變動而變動的“人治”狀況,逐步走向“法治”。
    6、質量手冊的特性
    對于一本內(nèi)外兼用完整的質量手冊來說應具備以下特性:
    (1)指令性;
    (2)系統(tǒng)性;
    (3)協(xié)調性;不僅是手冊本身各部分部分協(xié)調而且手冊與有關質量體系程序、作業(yè)文件、表格均應做到協(xié)調;
    (4)科學性:主要表現(xiàn)在遵循質量環(huán)的原理,符合GB/T19000-ISO9000族標準的要素;
    (5)可行性:指在符合相應質量體系標準要求的前提下,結合本組織的具體情況,使手冊作出的規(guī)定逐條落實,貫徹執(zhí)行,有的組織強調本組織基礎差、條件不具備,在手冊中把某采用的體系標準中規(guī)定的要求進行刪減或降低要求則是不恰當?shù)摹?BR>    (6)規(guī)范性:即將質量手冊(包括程序文件)納入本組織的標準化管理,而不作為一般行文件管理,這有利于手冊的保管、查詢、更改、換版等方面的管理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