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教學案例

字號:

【教學目標】:
    1.了解故宮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宮在建筑設計上處處反映以封建帝王為中心的特點。
    2.學習用空間順序來說明事物的寫法,品味廣播稿的語言特點。
    3.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概貌和特點,理解文章內容,認識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激發(fā)對祖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的自豪感 。
    【教學設想】:
    1.課前要求學生通過圖書館或互聯網絡查找有關故宮博物院的圖片和資料,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2.查找字典,自行完成生字詞,預習好課文。
    3.運用已經學過的說明文知識和學生扮演導游通過專題光碟介紹故宮博物院,從而理清本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還結合速讀,聽錄音,朗讀等多種閱讀形式加深對作者參觀路線的了解和品味廣播稿的語言特點。
    4.通過做拼圖游戲,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參與熱情,找出作者參觀故宮的路線,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
    5.重點研讀介紹太和殿的有關段落,其它段落只作簡單介紹。在討論中,強調介紹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筆墨,要詳略得當,詳略的處理卻須根據建筑物的特點而定。
    6.拓展課文內容, 延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7.鞏固知識,課后完成一定量的作業(yè)。
    8.學生呈交《課程綜合評價報告表》,評估課程效果。
    【教學媒體】:
    投影儀,電視機,DVD機,錄音機,MP3播放器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了解故宮博物院的概貌和特點,掌握全文結構層次和說明順序。
    2.初步認識故宮建筑群雄偉、壯麗的總特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學生代表課前兩分鐘演講:《天安門》
    2.同學們,X X X同學今天在“兩分鐘演講”中介紹了“天安門”,那么同學們您是否知道天安門與紫禁城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天安門是皇城的大門,現在是故宮博物院的大門。故宮,是北京明清兩代留存下來的宮殿,周圍城墻約三公里,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氣勢非常雄偉。我們班Y Y Y同學參觀過故宮博物院,下面我們有請她通過《故宮博物院》錄像帶我們參觀“故宮博物院”。(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