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課指導《狼》教學設計

字號:

教學目的:
    (一)熟讀課文,理解文義,體會文章的情味。
    (二)積累一定的文言虛詞(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義)和實詞。
    (三)理解作者的議論,尋求生活的啟示。
    教學設想:
    (一)本文篇幅短小,情節(jié)生動,脈絡清晰,易于熟讀成誦,應把朗讀作為本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讓學生借助注釋自行領悟文章的意義,教師作必要的提示或簡要的講解。
    (三)本文敘事簡潔而又情節(jié)曲折緊張,引人入勝,可因勢利導,將學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生動的情節(jié)有深切的感受。
    (四)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兩點: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議論。抓住這兩點,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間的關系。
    教學過程:一讀,重讀音 :
    學生讀課文,注意讀準加線的字的音:
    綴行甚遠 屠大窘 積薪其中 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目似暝 意暇甚 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 狼亦 黠矣
    二讀,重翻譯:
     (1)注意加線的詞在句中的含義:
     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問其故
     恐前后受其敵 蓋以誘敵
     顧野有麥場 弛擔持刀 其一犬坐于前
     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洞其中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2)翻譯下列語句:
     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3)積累虛詞的用法
     虛詞 意義以及用法 舉 例
     其
     之
     以
     而
    (4)翻譯課文
    (5)依照原文復述故事
     三讀,重理解
    1、名結構:
    課文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敘事,寫屠夫和狼爭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議論,點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張曲折,可以分為四層: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2、析形象:
    A、找出文章中表現狼的語句
    B、找出文章表現屠夫的語句
    C、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點
    四讀,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過動作、神態(tài)描寫來刻畫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請你根據文章的故事,試補充屠夫和狼的語言、心理描寫使故事的內容更加豐富。
    根據你的想象,編寫白話故事《狼》
    五讀,重創(chuàng)造
    將課文改寫為課本劇
    由全班同學推薦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狼》
    六讀,重啟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現怎樣,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辦?
    2、對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