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急診患者的心理護理

字號:

來急診科就診的患者多表現(xiàn)為意外、突然、缺乏心理準備。急診科護士首先接觸患者,護士的語言行動都會對患者產(chǎn)生很大影響。因此,接診護士應敏捷、冷靜、沉著、和藹、有序地處理各種復雜情況,用溫和的語言安慰患者,減輕其恐懼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身心處于狀態(tài),保證對患者及時診斷治療。
    1、針對不同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1.1外傷患者的心理
    1.1.1恐懼心理在臨床中100%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多數(shù)患者是突然遭受意外傷害,缺乏思想準備。表現(xiàn)為驚慌失措,恐懼萬分,迫切要求盡快得到治療護理。對入院進行的各項檢查治療缺乏認識,還會增加患者的痛苦。
    1.1.2急躁心理由于突然考試,大收集整理患病,伴隨的外傷、出血、傷殘等,都會對患者產(chǎn)生不利的心理刺激。身體上的痛苦、精神上的失落,以及后悔恐懼交織在一起,表現(xiàn)出急躁不安,甚至不配合治療。
    1.1.3焦慮孤獨心理多數(shù)外傷患者以中青年為主,大多正處在事業(yè)和家庭的關鍵時期。外傷的傷勢重,病情變化快,擔心肢體傷殘是否能恢復,心理功能也相繼遭到損害。加之發(fā)生突然,患者家人不能及時到醫(yī)院,在搶救室、監(jiān)護病房遠離親友、家屬,探視的時間受限,因而引起患者的隔離感和孤獨感。
    1.1.4其他由于外傷原因不同,也就有各種不同的心理活動,如有的患者因車禍或打架致傷,除有以上心理活動外,還可能擔心醫(yī)護人員不能根據(jù)病情做出正確處理或有偏向。還有的個別患者不能如實敘述病情或故意把病情說重,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因此,對一些有糾紛因素存在的患者,除積極給予治療外,還應針對其心理活動,高度熱情地對待患者,耐心向患者講明救死扶傷、一視同仁、秉公辦理的原則,取得患者信任。
    1.2護理
    1.2.1積極主動并以嫻熟的護理技術(shù),準確及時地給予各種搶救措施盡快采取如:吸氧、輸液、輸血、包扎、止血、固定等措施,維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解除患者痛苦,減輕疼痛。使患者看到生命希望,樹立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根據(jù)醫(yī)囑適當給予鎮(zhèn)靜劑,盡量減少患者的恐懼、焦慮心理。
    1.2.2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觀念,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以認真負責的精神對待患者,看到患者和家屬主動上前迎接,迅速安排搶救室,詢問病情的同時應評估病情,盡快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使患者增強安全感,能盡快配合搶救治療。
    1.2.3做好說服開導工作,消除患者急躁情緒對需要急診手術(shù)的患者,要向家屬說明手術(shù)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說明手術(shù)的目的、一般步驟及手術(shù)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增強患者和家屬的信心。對有些病情不宜向患者交代的切勿在患者面前交代和議論,以免影響患者的情緒。
    1.2.4熱情關心患者,盡可能多地接觸患者,多與患者交談解除患者的孤獨感,尤其是傷殘患者生活能力下降,飲食、起居要妥善安排,使患者感到醫(yī)院的溫暖。在不影響治療、監(jiān)護的情況下,鼓勵家屬和親友探視,以解除患者的孤獨感。
    1.3腹痛患者的護理急腹癥時患者腹痛劇烈,多有迫切要求止痛的心理,認為醫(yī)院不給用止痛藥就是不積極治療,有煩躁、厭問、不信任的心理。對此類患者應盡快明確診斷、耐心解釋不能隨便使用止痛藥的道理,盡快解除患者疼痛。
    1.4服毒自殺患者的護理此類患者多有家庭、事業(yè)等因素,多處于狹隘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變化復雜,故意不合作,洗胃過程不配合,故意拖延時間而失去搶救時機。對此類患者因根據(jù)情況開導,以同情的語言去感化,使其認識到生命的可貴,不應輕易放棄生命。
    2、對患者和家屬的心理安慰
    急診患者多病情危重,甚至處于瀕死狀態(tài),患者家屬難免有各種不同復雜的心理。
    2.1對驚慌失措、哭啼家屬應先用溫和的語言勸說他們離開,以免影響患者的情緒,使他們安下心來相信我們的治療與護理。
    2.2對比較鎮(zhèn)靜的家屬可如實的告訴患者情況及準備采取的診斷和治療過程,爭取他們向患者做好解釋工作,使搶救、治療工作順利進行。
    總之,急診科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不斷提高思想和業(yè)務素質(zhì),方法要妥當,內(nèi)容要科學,態(tài)度要和藹,情感要真誠,委屈要克制,善于忍耐。對患者的過激言行切勿計較,不能與患者爭吵。要充滿同情心,耐心勸導,語言要藝術(shù),待患者如親人,調(diào)動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積極因素,幫助其樹立信心,從而有利于患者的治療和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