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貓釣魚》教學設計之一

字號: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
    l.交待本課訓練重點:學習寫一句通順的話。
    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3.初步了解每個自然段內(nèi)容和課文內(nèi)容,標出自然段序號。
    4.練習把課文讀正確。
    5.質(zhì)疑。
    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
    2.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3.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4.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從課文中學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
    難點:結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字詞。
    2.自由讀全文,回憶上節(jié)課遺留的問題。
    二、新授:
    (一)根據(jù)質(zhì)疑情況逐段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課文寫了誰?他們在做什么?你是從哪知道的?讀一讀。
    (2)提示:這句話寫的是: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隨學生回答,貼圖、板畫)
    (3)看圖說一說,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運用語言)
    (4)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句式)。
    2.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小花貓開始釣著魚了嗎?為什么呢?自由讀二、三自段。
    (2)看圖理解小花貓是怎樣釣魚的。
    (3)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體會小花貓為什么釣不著魚。(4)小花貓的心情怎樣?(板書:沒釣著)
    3.學習第四自然段。指導有語氣地朗讀。
    4.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讀。想:貓媽媽說了幾句話?每句話說了什么?
    (2)你理解這兩句話嗎?(再次質(zhì)疑)
    (3)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情況,結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釣著魚呢?”、“釣魚就釣魚”、“三心二意”等詞句。(板書:三心二意)
    (4)指導朗讀,體會貓媽媽的話的含義。
    5.學習第六、七自然段
    (1)小花貓聽了貓媽媽的話,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自由讀六、七自然段,分組討論。
    (2)看投影,理解怎樣做是一心一意釣魚。(板書:一心一意)
    (3)看圖,理解“釣著了一條大魚”(師板書:釣著了。板畫:一條大魚)
    (4)指導有語氣的讀這兩個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