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診斷學基礎(chǔ)考試大綱

字號:

2012年中醫(yī)助理醫(yī)師診斷學基礎(chǔ)考試大綱尚未公布,愛愛醫(yī)為您整理提供2012診斷學基礎(chǔ)供您參考。
     第一單元 常見癥狀
    細目一:發(fā)熱
    要點:
    1.發(fā)熱的病因
    2.發(fā)熱的臨床表現(xiàn)
    細目二:胸痛
    要點:
    1.胸痛的病因
    2.胸痛的問診要點
    3.胸痛的體格檢查要點
    細目三:腹痛
    要點:
    1.腹痛的原因
    2.腹痛的問診要點
    細目四:咳嗽與咯痰
    要點:
    1.咳嗽的病因
    2.咳嗽與咯痰的問診要點
    細目五:咯血
    要點:
    1.咯血的概念
    2.咯血的病因
    3.咯血的問診要點
    4.咯血與嘔血的鑒別
    細目六:呼吸困難
    要點:
    1.呼吸困難的概念
    2.呼吸困難的病因
    3.肺源性呼吸困難與心源性呼吸困難的臨床表現(xiàn)
    4.呼吸困難的伴隨癥狀
    細目七:嘔血與黑便
    要點:
    1.嘔血與黑便的概念
    2.嘔血與黑便的病因
    3.嘔血與黑便的問診要點
    細目八:黃疸
    要點:
    1.黃疸的概念
    2.各型黃疸的病因及其臨床表現(xiàn)
    細目九:抽搐
    要點:
    1.抽搐的概念
    2.抽搐的病因
    細目十:昏迷
    要點:
    1.昏迷的概念
    2.昏迷的病因
    第二單元 問診
    要點:
    問診的內(nèi)容
    第三單元 檢體診斷
    細目一:基本檢查法
    要點:
    1.視診的適用范圍
    2.觸診的方法及各種方法的適用范圍
    3.叩診的方法
    4.五種叩診音的特征及出現(xiàn)部位
    5.聽診的注意事項
    6.嗅診時常見異常氣味的臨床意義
    細目二:全身狀態(tài)檢查
    要點:
    1.體溫測量的方法、正常值
    2.脈搏檢查法、脈率的正常值及變異的臨床意義
    3.血壓的測量方法、正常值及變異的臨床意義
    4.發(fā)育、營養(yǎng)、意識狀態(tài)、面容與表情、體位與步態(tài)的檢查
    細目三:皮膚檢查
    要點:
    1.皮膚顏色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2.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結(jié)節(jié)、水腫的臨床意義
    細目四:淋巴結(jié)檢查
    要點:
    淺表淋巴結(jié)的檢查方法及淋巴結(jié)腫大的臨床意義
    細目五:頭部檢查
    要點:
    1.頭顱大小和形態(tài)異常的臨床意義
    2.眼瞼、結(jié)膜、鞏膜、角膜的一般檢查
    3.瞳孔及瞳孔反射的一般檢查
    4.外耳、乳突的一般檢查
    5.鼻外形及鼻竇的一般檢查
    6.口腔的一般檢查
    細目六:頸部檢查
    要點:
    1.頸部血管的檢查
    2.甲狀腺、氣管位置的檢查法及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細目七:胸部檢查
    要點:
    1.胸部體表標志
    2.常見異常胸廓的類型及臨床意義
    細目八:肺和胸膜檢查
    要點:
    1.正常呼吸類型
    2.正常呼吸頻率、深度、節(jié)律及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3.觸覺語顫的檢查方法及異常改變的臨床意義
    4.肺部病理性叩診音的臨床意義
    5.正常三種呼吸音的特點及聽診部位,病理性呼吸音的臨床意義
    6.干、濕啰音的聽診特點及臨床意義
    7.胸膜摩擦音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8.肺實變、肺氣腫、胸腔積液及氣胸的典型體征
    細目九:心臟、血管檢查
    要點:
    1.正常心尖搏動的位置、強度、范圍及其改變的臨床意義
    2.震顫的檢查方法及臨床意義
    3.正常心濁音界和心濁音界改變的臨床意義
    4.心臟瓣膜聽診區(qū)、聽診內(nèi)容及正常第一心音與第二心音的鑒別
    5.舒張期奔馬律的臨床意義
    6.常見心臟雜音及臨床意義
    7.心包摩擦音的聽診部位、特點及臨床意義
    8.周圍血管征的臨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