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又稱辭式、修辭格,它是在運(yùn)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中創(chuàng)造的增強(qiáng)表達(dá)效果的格式。恰當(dāng)?shù)剡\(yùn)用修辭,能使導(dǎo)游語言鮮明生動,更趨藝術(shù)化。下面介紹幾種在導(dǎo)游語言中常用的修辭手法。
1.比喻
比喻,就是用相似的事物來打比方。所謂相似,可以是外在的,如形式、顏色、氣昧、聲音等;也可以是內(nèi)在的,如性質(zhì)、作用、感情等。正如劉艇、《文心雕龍》所說:"或喻于聲,或方于貌,或擬于心,或譬于事。"比喻是修飾語言最常用的方法。
(1)使抽象變形象的比喻。如:“苗家姑娘特別喜歡唱歌,她們的歌聲就像百靈鳥的聲音一樣清亮動聽”。歌聲在這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這一比就形象化了。
(2)使人(物)形象鮮明的比喻。如:"相傳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長得十分有姿色,她最喜歡穿綠色的衣裙,亭亭玉立,就像一株吐艷的荷花。
(3)使景物形象化的比喻。如:“從岳陽樓觀賞洞庭風(fēng)光,你就會覺得,洞庭湖就像一只偌大的銀盤,遠(yuǎn)處的君山就像一只鑲嵌在其中的青螺…"
(4)豐富想像的比喻如果說想像是翅膀,那么精彩的比喻就是翅膀的羽毛。請看一段描寫鏡泊湖吊水樓瀑布的一段文字導(dǎo)游: "在濃陰蔽日的密林中走不多遠(yuǎn),你就可以看見氣勢磅暗的大瀑布,它像轟雷、驟雨、飛珠、崩玉,雪浪花似的泡沫,跳蕩著、咆哮著,濺起的水珠兒,蘑菇云似地沖向天空,然后化作輕紗般的薄霧,在陽光照射的特定角度下,你可看見彩虹般的景色。"這些比喻,給人以無窮的遐想,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美感。
(5)使語言簡潔明快的比喻如:“蓮蓬的形狀是個圓錐體,底朝上,尖端和莖子連接著,頂上有許多小窟窿?!边@段話如果用比喻,就可簡化為:"蓮蓬的形狀就像一個噴壺嘴。"既簡練明快,又具體形象。
在運(yùn)用比喻時,必須注意幾點(diǎn):
①要就熟取喻,就近取喻。要選熟悉的,通俗的事物來比喻陌生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也就是"以易喻難",使人容易理解,如果"以難喻易"或"以難喻難"就失去了比喻的意義,反而越比越糊涂。
②要以異顯同,既本體與喻體有本質(zhì)的不同,但又有相似點(diǎn)。例如:"城惶廟就像你們東京的淺草一樣。"雖然有"像",但不是比喻,而是比較,比較的前后是同類事物,而比喻的前后不是同類事物。
③力求新穎,不落俗套。
自古以來,把西湖比喻為"玻璃"、"鏡"、"明月"等等的人不少,但第一個把西湖比喻為春秋時代越國絕代佳人西施的惟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他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形象地概括了西子與西湖的美質(zhì)。此外, "西湖""西施"又都有一個"西飛益增情趣。由此可見,新穎的比喻,給人的藝術(shù)感染力是十分強(qiáng)烈的。
2.比擬
比擬,又稱"假擬",是根據(jù)想像把物擬作人,把人擬作物,或者把甲物擬作乙物的修辭方法。在導(dǎo)游語言藝術(shù)中,最常用的是擬人。
(1)使情景交融的比擬如:"看,山上的迎客松正在微笑著,向我們伸出了熱情的手,歡迎各位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呢。" "迎客松"是植物,賦予人的思想感情之后,會"微笑",會"伸出熱情的手",這樣就增添了形象性。
(2)烘托氣氛的比擬如:"舜帝南巡時,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蹤到了洞庭山。在這里,她們得到了舜帝死于蒼梧的消息,頓時,兩個妃子悲痛欲絕,淚水頓作傾盆雨,滿山的翠竹也和她們一起發(fā)出了陣陣揪心的嗚咽聲…"這里把"翠竹"人格化,烘托出悲痛的氣氛,使人為之心動。
運(yùn)用比擬時,必須注意三點(diǎn):
①要符合事物特征。如:"傍晚時分,你們可以看到‘金蟬操琴蝴蝶舞,青蛙煙娼打鑼鼓’的情景。"這里所說的都符合"金蟬"、"蝴蝶"、"青蛙"的特征,如果改用"蝴蝶操琴青蛙舞"就成笑話了。
②表達(dá)要恰當(dāng)、貼切。如:"將軍巖矗立在這里,莊嚴(yán)地俯視著腳下起伏的山巒,像在檢閱千軍萬馬。"如果這樣說:"將軍巖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似在翹盼丈夫的歸來。"這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③要注意語體特點(diǎn)。擬人的手法在講解景觀及其故事傳說時常用,但在類似簡介的說明文體中一般不用。
3.夸張
夸張,是指在客觀真實(shí)的基礎(chǔ)上,對事物進(jìn)行夸大或縮小的描述。在導(dǎo)游語言藝術(shù)中,夸張可以強(qiáng)調(diào)事物的特征,鮮明地表現(xiàn)出導(dǎo)游人員的情感,引起人的共鳴。正如高爾基所說的:"夸大的好東西,使它顯得更好;夸大有害類的東西,使人望而生厭。"同時,夸張還能喚起人豐富的想像。如:"瞧,這湘繡被面上的芙蓉花,似能散發(fā)一種濃郁的芬芳,招引著一只只紛飛的蜜蜂和蝴蝶。"這里用夸張的手法形容湘繡技巧的高超,引起人們美好的想像。夸張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1)通過比喻形式進(jìn)行夸張。例如:"龜蛇酒喝了延年益壽,幾蠱下肚就會產(chǎn)生飄然若仙的感覺。"這里用"飄然若仙"來夸張地講述龜蛇酒的功效,使人對龜蛇酒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
(2)通過比擬進(jìn)行夸張。如:“海水湛藍(lán)湛藍(lán)的,藍(lán)得使人見了恨不得變成一條魚,鉆進(jìn)波浪里盡情嬉戲?!?BR> (3)通過神化進(jìn)行夸張。如:"三國時期,張飛和關(guān)羽曾在這礁曉峰下棋,忽然上有一巨石落下,關(guān)公抬頭看見,順勢將于中一顆棋子扔過去,把即將下落的巨石阻在半腰。張飛見了大聲喝彩,不料喝彩的聲浪把邊上另一塊巨石沖斷了一半?,F(xiàn)在,就在他們下棋的石桌邊,還有一塊‘喝斷石’。"在運(yùn)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時,必須注意兩點(diǎn):一是要以客觀實(shí)際為基礎(chǔ),給人以真實(shí)感。如:"七仙姑的淚水就像泉水似地從臉上流了下來。"這類脫離實(shí)際的夸張,只能給人以虛假、浮夸之感。劉德、在《文心雕龍•;夸飾》中說過:"夸而有節(jié)",也就是說,夸張要掌握分寸,不能毫無根據(jù)地亂說。二是要明確,顯豁。夸張的奧妙在于不似真實(shí),勝似真實(shí),要一眼就能看出。
1.比喻
比喻,就是用相似的事物來打比方。所謂相似,可以是外在的,如形式、顏色、氣昧、聲音等;也可以是內(nèi)在的,如性質(zhì)、作用、感情等。正如劉艇、《文心雕龍》所說:"或喻于聲,或方于貌,或擬于心,或譬于事。"比喻是修飾語言最常用的方法。
(1)使抽象變形象的比喻。如:“苗家姑娘特別喜歡唱歌,她們的歌聲就像百靈鳥的聲音一樣清亮動聽”。歌聲在這里是一種抽象的概念,這一比就形象化了。
(2)使人(物)形象鮮明的比喻。如:"相傳八仙之一的何仙姑,長得十分有姿色,她最喜歡穿綠色的衣裙,亭亭玉立,就像一株吐艷的荷花。
(3)使景物形象化的比喻。如:“從岳陽樓觀賞洞庭風(fēng)光,你就會覺得,洞庭湖就像一只偌大的銀盤,遠(yuǎn)處的君山就像一只鑲嵌在其中的青螺…"
(4)豐富想像的比喻如果說想像是翅膀,那么精彩的比喻就是翅膀的羽毛。請看一段描寫鏡泊湖吊水樓瀑布的一段文字導(dǎo)游: "在濃陰蔽日的密林中走不多遠(yuǎn),你就可以看見氣勢磅暗的大瀑布,它像轟雷、驟雨、飛珠、崩玉,雪浪花似的泡沫,跳蕩著、咆哮著,濺起的水珠兒,蘑菇云似地沖向天空,然后化作輕紗般的薄霧,在陽光照射的特定角度下,你可看見彩虹般的景色。"這些比喻,給人以無窮的遐想,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美感。
(5)使語言簡潔明快的比喻如:“蓮蓬的形狀是個圓錐體,底朝上,尖端和莖子連接著,頂上有許多小窟窿?!边@段話如果用比喻,就可簡化為:"蓮蓬的形狀就像一個噴壺嘴。"既簡練明快,又具體形象。
在運(yùn)用比喻時,必須注意幾點(diǎn):
①要就熟取喻,就近取喻。要選熟悉的,通俗的事物來比喻陌生的事物或深奧的道理。也就是"以易喻難",使人容易理解,如果"以難喻易"或"以難喻難"就失去了比喻的意義,反而越比越糊涂。
②要以異顯同,既本體與喻體有本質(zhì)的不同,但又有相似點(diǎn)。例如:"城惶廟就像你們東京的淺草一樣。"雖然有"像",但不是比喻,而是比較,比較的前后是同類事物,而比喻的前后不是同類事物。
③力求新穎,不落俗套。
自古以來,把西湖比喻為"玻璃"、"鏡"、"明月"等等的人不少,但第一個把西湖比喻為春秋時代越國絕代佳人西施的惟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他以"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形象地概括了西子與西湖的美質(zhì)。此外, "西湖""西施"又都有一個"西飛益增情趣。由此可見,新穎的比喻,給人的藝術(shù)感染力是十分強(qiáng)烈的。
2.比擬
比擬,又稱"假擬",是根據(jù)想像把物擬作人,把人擬作物,或者把甲物擬作乙物的修辭方法。在導(dǎo)游語言藝術(shù)中,最常用的是擬人。
(1)使情景交融的比擬如:"看,山上的迎客松正在微笑著,向我們伸出了熱情的手,歡迎各位遠(yuǎn)道而來的客人呢。" "迎客松"是植物,賦予人的思想感情之后,會"微笑",會"伸出熱情的手",這樣就增添了形象性。
(2)烘托氣氛的比擬如:"舜帝南巡時,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追蹤到了洞庭山。在這里,她們得到了舜帝死于蒼梧的消息,頓時,兩個妃子悲痛欲絕,淚水頓作傾盆雨,滿山的翠竹也和她們一起發(fā)出了陣陣揪心的嗚咽聲…"這里把"翠竹"人格化,烘托出悲痛的氣氛,使人為之心動。
運(yùn)用比擬時,必須注意三點(diǎn):
①要符合事物特征。如:"傍晚時分,你們可以看到‘金蟬操琴蝴蝶舞,青蛙煙娼打鑼鼓’的情景。"這里所說的都符合"金蟬"、"蝴蝶"、"青蛙"的特征,如果改用"蝴蝶操琴青蛙舞"就成笑話了。
②表達(dá)要恰當(dāng)、貼切。如:"將軍巖矗立在這里,莊嚴(yán)地俯視著腳下起伏的山巒,像在檢閱千軍萬馬。"如果這樣說:"將軍巖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似在翹盼丈夫的歸來。"這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③要注意語體特點(diǎn)。擬人的手法在講解景觀及其故事傳說時常用,但在類似簡介的說明文體中一般不用。
3.夸張
夸張,是指在客觀真實(shí)的基礎(chǔ)上,對事物進(jìn)行夸大或縮小的描述。在導(dǎo)游語言藝術(shù)中,夸張可以強(qiáng)調(diào)事物的特征,鮮明地表現(xiàn)出導(dǎo)游人員的情感,引起人的共鳴。正如高爾基所說的:"夸大的好東西,使它顯得更好;夸大有害類的東西,使人望而生厭。"同時,夸張還能喚起人豐富的想像。如:"瞧,這湘繡被面上的芙蓉花,似能散發(fā)一種濃郁的芬芳,招引著一只只紛飛的蜜蜂和蝴蝶。"這里用夸張的手法形容湘繡技巧的高超,引起人們美好的想像。夸張的表現(xiàn)形式主要有如下幾種:
(1)通過比喻形式進(jìn)行夸張。例如:"龜蛇酒喝了延年益壽,幾蠱下肚就會產(chǎn)生飄然若仙的感覺。"這里用"飄然若仙"來夸張地講述龜蛇酒的功效,使人對龜蛇酒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
(2)通過比擬進(jìn)行夸張。如:“海水湛藍(lán)湛藍(lán)的,藍(lán)得使人見了恨不得變成一條魚,鉆進(jìn)波浪里盡情嬉戲?!?BR> (3)通過神化進(jìn)行夸張。如:"三國時期,張飛和關(guān)羽曾在這礁曉峰下棋,忽然上有一巨石落下,關(guān)公抬頭看見,順勢將于中一顆棋子扔過去,把即將下落的巨石阻在半腰。張飛見了大聲喝彩,不料喝彩的聲浪把邊上另一塊巨石沖斷了一半?,F(xiàn)在,就在他們下棋的石桌邊,還有一塊‘喝斷石’。"在運(yùn)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時,必須注意兩點(diǎn):一是要以客觀實(shí)際為基礎(chǔ),給人以真實(shí)感。如:"七仙姑的淚水就像泉水似地從臉上流了下來。"這類脫離實(shí)際的夸張,只能給人以虛假、浮夸之感。劉德、在《文心雕龍•;夸飾》中說過:"夸而有節(jié)",也就是說,夸張要掌握分寸,不能毫無根據(jù)地亂說。二是要明確,顯豁。夸張的奧妙在于不似真實(shí),勝似真實(shí),要一眼就能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