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開門,春節(jié)就要劃上休止符了,趁著熱勁兒想說下喜神方。
狗年成都大廟會熱鬧異常,開廟時間定在農(nóng)歷除夕晚八點武侯祠博物館,因其地理位置與復(fù)建的老街錦里毗連,故整個活動以“賀歲聽鐘逛錦里”為題拉開大幕。
“作為一個外地游客,在成都過年,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地方?”一不小心我被成都電視臺新聞部做了采訪對象。
“武侯祠、錦里……”
經(jīng)常瀏覽我的博客的人在msn中跟我說:哈,楊,初入、二入,還要再入,看來你對這兩個地方是情有獨衷???!
是。我對有興趣的地方總是充滿深情厚意,就像看上喜歡的物件,一個不夠,定要買上兩個乃至三個……送給的朋友分享。
說來這武侯祠是成都有悠久歷史的大廟。大廟會去年舉辦的盛況空前,余熱非但不減,反而再攀高峰,今年更是大手筆,持續(xù)至2月12日(大年十五)方為結(jié)束。我乘飛機,由北方而來,冥冥中就是來赴這個沒有約定的約會吧。
我和GiGi在喜神方的招牌下照相。一個北方的高個子女子和一個南方的大眼睛女子定格在那條古典和時尚交接的老街,總是會情不自禁地萌發(fā)出很多聯(lián)想。
“喜神方”而不是“喜神坊”?有一剎那兒的錯愕閃現(xiàn),“不會是筆下誤吧?”這個名字,用在一個店上,更應(yīng)該叫坊……但我錯了,是我誤讀了“喜神方”。
何謂喜神?武侯祠負(fù)責(zé)宣傳的彭主任給我詳細(xì)介紹。“喜神,即能給人們帶來吉利、帶來歡喜、增添智慧、財運、官運之神,助學(xué)童金榜題名、助新婚夫婦吉祥如意之神。宋明時期,成都某些道教的宮觀中已經(jīng)常接“喜神”。清代,成都人逐步形成了游喜神方的民俗……
最初,喜神有多種含義,或指祖先、父母生時所畫之像,或指某些花草,或指吉祥之神,另外,祠廟、家廟中的忠義塑像,也常常被后人視為喜神。喜神方,即喜神所在的方向。傳統(tǒng)的方位觀念中,南方被視為吉祥之方。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郊吉祥之地。武侯祠的人物塑像,劉備、關(guān)羽、張飛是“義”的典范,關(guān)羽是武圣人、武財神,諸葛亮是“忠”的典型和智慧的化身,都有“喜神”的特質(zhì)。
77-78.武侯祠廟會影像
游喜神方是成都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民俗。
清代以來,成都人就習(xí)慣到武侯祠游喜神方,古老的習(xí)俗綿綿相傳,到了近幾年,更是做足了準(zhǔn)備,有了近兩年足夠成體系成風(fēng)尚的成都乃至四川獨具文化理念的大型文化娛樂盛事。很多人說成都這座城市閑適、慵懶、輕松沒有壓力,到處都是茶館、搓麻、閑聊,川菜、小吃、川戲是解讀這個城市的標(biāo)簽,可當(dāng)你真正地深入其中,你會感到,原來你是誤讀了這個城市、這里的人。從古至今,這里就是盛產(chǎn)美女、藝術(shù)家、作家、戲劇家、歌手……匠人等等文人墨客的地方,它的從容和深刻都包藏在悠閑、玩樂的表象下,用臥虎藏龍評價并不為過。
走進(jìn)一個個店鋪,推開一扇扇酒吧、茶館的門,和陌生的成都人聊天,一點點地和這座城市接近,然后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的文化品味不可小覷,他們的文化是滲透到日子里去的,生活的滋潤而舒展,作為忙碌而焦慮的奔波者,忍不住要在心里輕輕地吐一個字:羨?。?!羨慕啊。
喜歡游樂中的文化情趣,自古以來,武侯祠廟會乃至錦里老街是給成都人的一個的注解。春節(jié)期間出南門,到武侯祠“游喜神方”,又稱出行、出天方,初九、十五再游武侯祠。
狗年成都大廟會熱鬧異常,開廟時間定在農(nóng)歷除夕晚八點武侯祠博物館,因其地理位置與復(fù)建的老街錦里毗連,故整個活動以“賀歲聽鐘逛錦里”為題拉開大幕。
“作為一個外地游客,在成都過年,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地方?”一不小心我被成都電視臺新聞部做了采訪對象。
“武侯祠、錦里……”
經(jīng)常瀏覽我的博客的人在msn中跟我說:哈,楊,初入、二入,還要再入,看來你對這兩個地方是情有獨衷???!
是。我對有興趣的地方總是充滿深情厚意,就像看上喜歡的物件,一個不夠,定要買上兩個乃至三個……送給的朋友分享。
說來這武侯祠是成都有悠久歷史的大廟。大廟會去年舉辦的盛況空前,余熱非但不減,反而再攀高峰,今年更是大手筆,持續(xù)至2月12日(大年十五)方為結(jié)束。我乘飛機,由北方而來,冥冥中就是來赴這個沒有約定的約會吧。
我和GiGi在喜神方的招牌下照相。一個北方的高個子女子和一個南方的大眼睛女子定格在那條古典和時尚交接的老街,總是會情不自禁地萌發(fā)出很多聯(lián)想。
“喜神方”而不是“喜神坊”?有一剎那兒的錯愕閃現(xiàn),“不會是筆下誤吧?”這個名字,用在一個店上,更應(yīng)該叫坊……但我錯了,是我誤讀了“喜神方”。
何謂喜神?武侯祠負(fù)責(zé)宣傳的彭主任給我詳細(xì)介紹。“喜神,即能給人們帶來吉利、帶來歡喜、增添智慧、財運、官運之神,助學(xué)童金榜題名、助新婚夫婦吉祥如意之神。宋明時期,成都某些道教的宮觀中已經(jīng)常接“喜神”。清代,成都人逐步形成了游喜神方的民俗……
最初,喜神有多種含義,或指祖先、父母生時所畫之像,或指某些花草,或指吉祥之神,另外,祠廟、家廟中的忠義塑像,也常常被后人視為喜神。喜神方,即喜神所在的方向。傳統(tǒng)的方位觀念中,南方被視為吉祥之方。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郊吉祥之地。武侯祠的人物塑像,劉備、關(guān)羽、張飛是“義”的典范,關(guān)羽是武圣人、武財神,諸葛亮是“忠”的典型和智慧的化身,都有“喜神”的特質(zhì)。
77-78.武侯祠廟會影像
游喜神方是成都有幾百年歷史的古老民俗。
清代以來,成都人就習(xí)慣到武侯祠游喜神方,古老的習(xí)俗綿綿相傳,到了近幾年,更是做足了準(zhǔn)備,有了近兩年足夠成體系成風(fēng)尚的成都乃至四川獨具文化理念的大型文化娛樂盛事。很多人說成都這座城市閑適、慵懶、輕松沒有壓力,到處都是茶館、搓麻、閑聊,川菜、小吃、川戲是解讀這個城市的標(biāo)簽,可當(dāng)你真正地深入其中,你會感到,原來你是誤讀了這個城市、這里的人。從古至今,這里就是盛產(chǎn)美女、藝術(shù)家、作家、戲劇家、歌手……匠人等等文人墨客的地方,它的從容和深刻都包藏在悠閑、玩樂的表象下,用臥虎藏龍評價并不為過。
走進(jìn)一個個店鋪,推開一扇扇酒吧、茶館的門,和陌生的成都人聊天,一點點地和這座城市接近,然后發(fā)現(xiàn),這座城市的文化品味不可小覷,他們的文化是滲透到日子里去的,生活的滋潤而舒展,作為忙碌而焦慮的奔波者,忍不住要在心里輕輕地吐一個字:羨?。?!羨慕啊。
喜歡游樂中的文化情趣,自古以來,武侯祠廟會乃至錦里老街是給成都人的一個的注解。春節(jié)期間出南門,到武侯祠“游喜神方”,又稱出行、出天方,初九、十五再游武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