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欣賞:金秋時節(jié)北峰游

字號:

時維九月,序?qū)偃铩T频旄?,金風(fēng)送爽,令人不能不動秋游之興。于是便想起闊別三十余年的深藏于北峰山中的九峰寺了。那是我為福州四中學(xué)生時的分校所在地。故地重游,定當(dāng)別有一番滋味的。
     北峰成了福州的后花園,這是福州人的福氣。黎明時分,驅(qū)車高樓林立的五四北路出城,不一會就進入北峰依山而筑之盤山公路。當(dāng)此之時,一輪朝日將升未升,但見山間霧氣繚繞,幽谷深不可測。而群山則萬木蔥蘢,怪石嶙峋,景色端的美不可收。遙想當(dāng)年步行上九峰分校勞動,佳景亦是如此,我們卻無心欣賞。何也?想來是心境不同所致。今日重游,以閑適之心方能細(xì)細(xì)品味一番這曾經(jīng)遭到冷落的美景。
     人謂天下美景僧侶占其半。以九峰寺觀之,始信此言不虛。當(dāng)我時隔三十余年后重立九峰寺前時,方悟何以有人無怨無悔地愿意與青燈古佛相伴了。顯見得是沖著這山這水這樹這石來的。
     在山門前感慨一番后步入正殿,但見煙霧繚繞,香火頗盛,有和尚閉目誦經(jīng)。不由感嘆造化弄人:這莊嚴(yán)的佛教盛殿,當(dāng)年卻被我們作為集體宿舍而恣意妄為地褻瀆它。今日想來,實在是有愧于心!
     中午胡亂用了些齋飯,小憩片刻即步出山門,尋覓舊時屐履留痕處。卻見參天古木依然,清澈山泉仍淌,只那竹林更顯其茂了。正信步間,忽聞其間響動。方疑是獸,卻張見一沙彌正砍竹。問其故。沙彌道:“竹須時砍,不然則擠死;然亦不能盡砍,砍盡則不復(fù)長?!奔?xì)思之下,頗覺有理。不由想起東坡詩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心下竊喜這九峰寺僧不獨會誦經(jīng),亦善侍竹,也算是雅僧了,真是不枉了這片山水予他。
     正自想著,突覺烏云翻滾,大雨將至。急返寺而雨已至。于是向和尚要了壺茶,獨坐檐前觀雨。
     九峰寺為千年古剎,然因坐落于深山之故,所以游人寥寥。然于我則正中下懷:寺院本清凈之地,豈容凡夫俗子喧嘩其間。想鼓山涌泉寺,客如潮涌,已非方外,不禁令人痛心疾首!
     雨漸止而風(fēng)未息,望群山更覺其麗,令人心曠神怡。已有游人在做返程計了。我卻心無所動,感覺自個之根本即在于此。誠如人言:此心安處即是家。如此,則還欲何往?
     忽然就想起張志和了,想起他的“斜風(fēng)細(xì)雨不須歸”,今兒,我算是有所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