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游記:讓人寒心的“狗不理”包子

字號:

注明:這是我和一同學2001 04.30-05.04的北京-薊縣-(唐山)寧河-塘沽-天津-北京的騎行經(jīng)歷。
    第四天的路程很輕松,只是從塘沽騎到天津,我們估算了一下,如果不算中途休息,實際我們騎行的時間也就是一個小時三、四十分鐘。
    第一個解決的還是住的問題,在天津市中心,我們估計再找?guī)资?天的標準間很難了。順著窄窄的街道,我們找到了一家頗具古典風格的旅店前,斗斗說進去問問價格,看著外面擺著的兩籃花卉,我說:“肯定貴,別去了?!倍范穲猿诌M去了,結(jié)果鐵著臉出來,對我說:“太貴,一個人也要二、三百,走吧?!?BR>    在南市食品街旁的榮業(yè)大街,我們看到路邊巷里的一個小旅館,進去一問,每人每天四十元。這個旅館里黑暗陳舊,雖不便宜,但也只好如此,誰叫我們是在市中心住宿呢。及至交錢,才弄明白是兩個人的標準間四十元/天,而不是每個人四十。我們心中大樂,沒想到能在天津市中心找到這么便宜的旅館。而且條件不低,據(jù)服務人員說,有彩電,開水和熱水淋浴。等到我們進入房間,才明白這四十元價格確實“物有所值”。屋子里沒有一件東西不是十幾年前的。彩色電視是十四英寸的,而且只有一個出影象的臺,還“雪花”繚繞,沒有聲音。墻壁、天花板不少地方墻皮剝落,窗戶四周也掉了不少油漆。最可笑的是墻上那副八十年代的張貼畫,是警告旅客防火,防盜,注意人身安全的宣傳材料,圖畫和相配的文字簡單幼稚。簡陋的環(huán)境,陳舊的擺設(shè),只能說明這個房間的“古老”,但這張畫,卻點明了“古老”的具體時期,可以說是整個房間的“點睛之筆”。剛從外面二十一世紀的世界進來的我們,對著那張貼畫,相對大笑。時光倒轉(zhuǎn),這回我們索性也做一次八十年代的青年人。本不愛照相的斗斗這次卻吵吵著:“一定得在畫前來一張?!?BR>    照完相,休憩一會,我們出去吃飯。方便的是出巷口斜對面就是食品街,久負盛名的“狗不理”包子鋪坐落其中(后來知道那只是分號)。進了“狗不理”,人們摩肩接踵,鬧鬧哄哄。找到交錢的窗口,開始排隊,過了近半小時,我到了隊前,見窗口上寫著:三鮮 十二元/斤 豬肉 十元/斤 每斤二十個。我心想,這個價格倒是平民價格,于是各買了半斤。交完錢,并未了事,還需要持收據(jù)去另一窗口領(lǐng)包子。再看那個窗口,隊如長龍,無奈錢已交過,只好去排。飯館環(huán)境糟亂,看食客們的桌椅餐具無不缺棱少角短邊,完全配不上“狗不理”這個知名的品牌。關(guān)鍵的還是他們的服務意識,這么小的店,到處都是人,有正在吃飯的,排隊交錢的,排隊領(lǐng)包子的,還有站在用餐者旁等待占座位的,幾乎沒有了一絲空間。最恨人的是這里有個規(guī)矩,點菜的顧客,可以不用排隊買包子。這使得所有排隊的人忿忿不平,眼看著剛出籠的包子被一屜一屜的拿走招待后來的顧客,而自己仍必須在這蒸鍋悶罐似的角落苦等,不少人抱怨,漫罵甚至詛咒起來。待得領(lǐng)到包子后,興沖沖喜形于色者較少;無奈苦笑,或舒眉長嘆者居多。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員,在等待了漫漫的一個小時后,我們終于領(lǐng)到了包子。客觀講,包子的味道確比我以前吃過的味道好些,可惜經(jīng)過剛才的折磨,好心情完全被破壞,只盼速速吃完離開,再也不來此地。
    下午,我們分道揚鑣,斗斗騎車去海河邊走了一遭,而我則到古文化街轉(zhuǎn)了轉(zhuǎn),買了套全本的《金瓶梅》和《唐詩鑒賞辭典》,另外,為公司同事們買了些小禮物——中國結(jié)。由于手機損壞而當?shù)責o法維修,我只能打公用電話回家報信。在回旅館的路上,一陣雨點急落下來,幸好離旅館已近,才沒挨淋。
    晚上雨停了,我和斗斗依然去的食品街吃飯,我們到遠離了“狗不理”的一個菜館吃的炒菜,很便宜。然后,我們又買了耳朵眼炸糕品嘗,那炸糕又冷又皮,還不如北京早點攤做的味道好。餐后我們騎車遛彎,吃了多支“大橋道”的雪糕而意猶未盡。在走馬觀花的看了看海河附近的夜景后,我們才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