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典故:三清殿與箍桶匠

字號:

玄妙觀的三清殿雄偉壯觀,當(dāng)年建造時可是四方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工程,偏偏這里還有幾個“箍桶匠”的功勞。箍桶匠造房子,說來不是牛頭不對馬嘴嗎?這里有一個很有趣的傳說。
    據(jù)說當(dāng)年準備營造這三清殿時,別的萬事俱備,只是最后請誰來建造,當(dāng)家老道士很是費了一番腦筋。因為當(dāng)時蘇州搞建筑最出名的有兩幫子人:香山幫和蘇州幫,到了最后,還是老道士拍板下來:請?zhí)K州幫,原因是考慮到蘇州幫做生活比較精細,求個萬無一失的意思。蘇州幫接下了這筆大生意當(dāng)然上上下下都很開心,蘇州境內(nèi)一些單幫個體,三兩個行動的木匠聽說了這檔買賣,紛紛前來找蘇州幫“作頭”顧巧根,根,無非也想趁湯下面弄點生活做做。顧巧根這個人是很講義氣、要朋友的,人家來求他,他從不回絕,鬧到最后,連一些箍桶匠也找來了。這當(dāng)然讓顧巧根覺得很為難:不答應(yīng)吧,似乎不夠朋友;答應(yīng)吧,這箍桶跟造房子不是一回事呀!箍桶匠們當(dāng)然也知道生活不對口,但自己實在想攬一點生活做做,于是向顧巧根懇求道:“房子我們箍桶匠不會造,但是鋸鋸木頭斷斷料子這類生活總是會的吧,我們不會拆爛污的?!鳖櫱筛犓麄冞@么一說,覺得難以推辭了,于是便勉強答應(yīng)了下來。
    過了兩天,工地上果然來了十幾個箍桶匠。顧巧根還是不大放心,親自給他們交代了要斷的木料,還再三關(guān)照:“千萬當(dāng)心,不能出一點點偏差!”箍桶匠們不肯示弱,一個個拍著胸脯道:“放心,我們做‘圓作’的木料最講究個齊整!”幾天后,安排箍桶匠們的木料全部鋸好,顧巧根前去驗收了,等到他把大殿主柱一量,腦子頓時“嗡”地一下―幾根擱正梁的主柱全部鋸得和其他柱子一樣長短,短了!當(dāng)時為找這么幾根主柱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的。顧巧根急得跳腳,箍桶匠知道闖了大禍了,但為時已晚。正在這時,顧巧根的師弟范巧生來到了大殿工地。范巧生是另外一幫建筑匠“香山幫”的“作頭”,造三清殿之前范作頭曾向師兄推薦過自己的一個建筑方案,卻被顧巧根“否決”了。這當(dāng)口“范作頭”一看這苗頭便知:出毛病了!一問,果然?!胺蹲黝^”趁機數(shù)落起師兄來:“啊呀!你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怎么造房子請來箍桶匠呢?這不牛頭對馬嘴嗎?”范作頭數(shù)落歸數(shù)落,但他與顧巧根畢竟是師兄弟且范作頭心地也很善良,于是不記“前仇”,又一次向顧巧根推薦起他上次的方案,希望能幫他度地難關(guān)。范巧生出語驚人,說:“照我的方案,主柱可以不用!”這話可說到點子上了,顧巧根現(xiàn)在急的不就是那幾根已經(jīng)報廢的主柱嗎!范巧生說完在地上寫了一個古怪的“人”字,問顧巧根識不識,顧巧根當(dāng)然不識。范巧生解釋道:“這個字上面一個‘人’字,下面一個‘立’字,橫的代表橫梁,豎的(兩點)代表短柱,‘人’字份量通過短柱,分散到下面兩根柱子上,這樣,原來的長立柱不是可以省掉了嗎?”最后,按照范巧生的方案,三清殿終于完滿地造成了。老道士不知其中的曲折,一具勁夸顧巧根能干。顧巧根臉紅了,于是他把先前誤請箍桶匠,最后還是香山幫作頭幫了大忙的事前前后后告訴了老道士,老道士聽完后樂了。從此,蘇州流傳下來兩件事,一是“造屋請了箍桶匠”這句俗語,另外一件就是范巧生“人”字造屋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