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藝術的存在方式是( )
A.藝術接受→藝術品→藝術創(chuàng)造 B.藝術品→藝術接受→藝術創(chuàng)造
C.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品→藝術接受 D.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接受→藝術品
19.藝術接受的過程可以區(qū)分為( )
A.品、觀、悟 B.觀、品、悟 C.悟、品、觀 D.品、悟、觀
20.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家中,曾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
A.王國維 B.梁啟超 C.蔡元培 D.朱光潛 21.“寓教于樂”的原則實際上就是強調( )
A.美育和智育的統一 B.美育和體育的統一
C.德育和智育的統一 D.美育和德育的統一
22.明確提出“審美教育”概念的美學家是( )
A.康德 B.賀拉斯 C.席勒 D.錫德尼
23.美育主要依據的是( )
A.現實的原則和社會的尺度 B.理想的原則和情感的尺度
C.現實的原則和情感的尺度 D.理想的原則和社會的尺度
24.美育的過程中對個人創(chuàng)造性的激勵是通過以下哪個要素來實現的?( )
A.情感 B.意志 C.理性 D.愉悅
25.在意象的類型中有“天然”性的是( )
A.仿象 B.興象 C.喻象 D.抽象
26.在中國歷,自然美開始作為獨立的審美形態(tài)出現在( )
A.盛唐 B.西周 C.魏晉 D.宋金
27.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中,與審美活動關系較為密切的是( )
A.視覺和聽覺 B.味覺和觸覺
C.視覺和味覺 D.味覺和聽覺
28.英國美學家布洛曾提出( )
A.移情說 B.時間距離說
C.心理距離說 D.空間距離說
29.美學研究的出發(fā)點是( )
A.實用關系 B.倫理關系
C.審美關系 D.認識關系
30.美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
A.哲學方法 B.心理學方法
C.藝術學方法 D.人類學方法
A.藝術接受→藝術品→藝術創(chuàng)造 B.藝術品→藝術接受→藝術創(chuàng)造
C.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品→藝術接受 D.藝術創(chuàng)造→藝術接受→藝術品
19.藝術接受的過程可以區(qū)分為( )
A.品、觀、悟 B.觀、品、悟 C.悟、品、觀 D.品、悟、觀
20.中國近代美學思想家中,曾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
A.王國維 B.梁啟超 C.蔡元培 D.朱光潛 21.“寓教于樂”的原則實際上就是強調( )
A.美育和智育的統一 B.美育和體育的統一
C.德育和智育的統一 D.美育和德育的統一
22.明確提出“審美教育”概念的美學家是( )
A.康德 B.賀拉斯 C.席勒 D.錫德尼
23.美育主要依據的是( )
A.現實的原則和社會的尺度 B.理想的原則和情感的尺度
C.現實的原則和情感的尺度 D.理想的原則和社會的尺度
24.美育的過程中對個人創(chuàng)造性的激勵是通過以下哪個要素來實現的?( )
A.情感 B.意志 C.理性 D.愉悅
25.在意象的類型中有“天然”性的是( )
A.仿象 B.興象 C.喻象 D.抽象
26.在中國歷,自然美開始作為獨立的審美形態(tài)出現在( )
A.盛唐 B.西周 C.魏晉 D.宋金
27.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中,與審美活動關系較為密切的是( )
A.視覺和聽覺 B.味覺和觸覺
C.視覺和味覺 D.味覺和聽覺
28.英國美學家布洛曾提出( )
A.移情說 B.時間距離說
C.心理距離說 D.空間距離說
29.美學研究的出發(fā)點是( )
A.實用關系 B.倫理關系
C.審美關系 D.認識關系
30.美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
A.哲學方法 B.心理學方法
C.藝術學方法 D.人類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