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民事訴訟法學試題及答案4

字號:

五、論述題(10分)
     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發(fā)現起訴或者應訴的人不符合當事人條件的,應當通知符合條件的當事人參加訴訟,更換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
     在民事訴訟實踐中,更換當事人會出現各種復雜的情況,比較常見的有下列四種:
     (一)更換和被更換的當事人都同意更換,原訴訟結束,新訴訟開始。
     在更換不正當的當事人為正當當事人過程中,如果不正當的原告或被告同意退出訴訟,正當的原告或被告又愿意參加訴訟,這時,原來的雙方當事人的訴訟程序就宣告結束,而正當的原告與正當的被告的訴訟程序便宣告開始,原先不正當的原告或不正當的被告的一切訴訟行為,對正當的原告或正當的被告一律不發(fā)生效力。
     (二)不能確定誰是正當或者不正當的原告或被告,可以將原訴訟和新訴訟合并審理。
     在更換不正當的當事人為正當當事人過程中,如果不正當的原告或者被告,堅持不退出訴訟,人民法院就應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以說服不正當的原告或被告退出訴訟,讓正當的原告或被告參加訴訟。如果根據已掌握的材料。原來的原告與新的原告之間,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和分歧,對正當的原告或被告與不正當的原告與被告,一時難以確認時,可以將原訴訟與新形成的訴訟合并審理,然后按照事實和法律作出正確的裁判。
     (三)不正當的原告退出訴訟之后,正當的原告堅決不參加訴訟。案件就因沒有原告起訴而告結束。
     (四)不正當的被告退出后,正當的被告不參加訴訟,法院可以視情況采取拘傳或缺席判決。
     不正當的被告退出訴訟之后,而符合被告條件的正當被告,因怕承擔義務而不參加訴訟。根據法律規(guī)定,凡是按照事實已經確認的被告,就必須到庭應訴。人民法院經合法傳喚,對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被告,如果是必須到庭的,可以實行拘傳;對不是必須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使其承擔被告應承擔的民事責任,以保障原告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嚴肅性。
    六、案例分析(11分)
     (1)某縣法院適用的是督促程序。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適用督促程序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督促程序的標的必須是有給付內容的金錢或者有價證券;
     第二,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沒有其他債務糾紛;
     第三,支付令必須能夠送達債務人。
     (2)如果債務人收到支付令后未于法定期間提出異議,則支付令生效,支付令的效力與生效判決相同。支付令生效后,債務人應按照支付令的內容清償債務。反之,債權人有權依支付令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3)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債務人乙公司不得對支付令提起上訴,但可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內,提出書面異議。
     (4)乙公司如果在法定期間內提出異議,法院應裁定終結督促程序。支付令則自行失效。債權人甲公司若要實現自己的權利,應另行起訴,由人民法院按照一般的普通訴訟程序進行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