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中國法制史試題3

字號: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2 分,共10 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多選、少選、錯選均無分。
    31.古人經(jīng)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戰(zhàn)爭,刑起于兵說的是( )
    A. 刑與戰(zhàn)爭分不開 B. 兵刑同制
    C. 刑與戰(zhàn)爭無關(guān) D. 司法與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
    E. 兵起于刑
    32.春秋時期,晉國制定法律的活動有( )
    A. 趙盾制定《常法》 B. 范宣子制定刑書
    C. 晉文公稱霰時作“被廬之法” D. 鄧析作“竹刑”
    E. 趙鞅、荀寅“鑄刑鼎
    33.漢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有( )
    A. 按年齡確定刑事責(zé)任 B. 親親得相首匿
    C. 貴族官員有罪先請 D. 先自告除其罪
    E. 準(zhǔn)五服以制罪
    34.太平天國實行行政、司法合一制度,在中央除天王為裁判者外,還有( )
    A. 各王 B. 侯
    C. 丞相 D. 檢點
    E. 推官
    35.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保護承租人的利益,法律規(guī)定出租人必須在下列情況下才能收回土地( )
    A. 契約期滿
    B. 承租人非因不可抗力而一年不耕種、不交租
    C. 承租人轉(zhuǎn)佃土地給他人,從中取利
    D. 承租人在減租后,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
    E. 承租人死亡而無繼承人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 小題,每小題3 分,共15 分)
    36.六禮
    37.封守(秦律)
    38.大宗正府
    39.“天壇憲草”
    40.“五四指示”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 小題,每小題7 分,共21 分)
    41.簡述夏朝法律關(guān)于“昏、墨、賊”三種犯罪的規(guī)定。
    42.簡述“八議”入律。
    43.簡述1949 年華北人民政府頒布的《解散所有會道門封建迷信組織的布告》的主要內(nèi)容。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 小題,每小題12 分,共24 分)
    44.試述唐朝《貞觀律》的主要變化。
    45.試述南京國民政府民事訴訟法的主要內(nèi)容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