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xué)考試中國法制史試題2

字號:

33.明代的“廠衛(wèi)”包括( )
    A.錦衣衛(wèi) B.中廠
    C.東廠 D.南廠  E.北廠
    34.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回國后上書朝廷,建議進行“立憲之預(yù)備”,認(rèn)為“立憲”的好處有( )
    A.皇位永固 B.民富國強
    C.振興中華 D.外患漸輕  E.內(nèi)亂可弭
    35.北洋政府時期公布實施的根本法有( )
    A.《中華民國約法》 B.“賄選憲法”
    C.“天壇憲草” D.《訓(xùn)政時期約法》
    E.“五五憲草”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禹刑
    37.約法三章
    38.重法地之制
    39.《資政新篇》
    40.《易笞條例》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題,每小題7分,共21分)
    41.簡述西周的法制指導(dǎo)思想。
    42.簡述《北齊律》確立的“重罪十條”。
    43.簡述南京臨時政府社會改革方面法令的主要內(nèi)容。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44.試述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則。
    45.試述抗日民主政權(quán)訴訟與審判制度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