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代碼:00223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1.夏朝中央監(jiān)獄的名稱,是( )
A.夏臺 B.圜土
C.羑里 D.囹圄
2.商朝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斷手、刖、劓、宮、大辟
C.墨、劓、刖、宮、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3.西周時期,法官在審訊中要察言觀色,注意當事人的表情,這種審訊方法被稱為( )
A.五刑 B.五聽
C.五行 D.九刑
4.春秋末期,晉國公布成文法。這在中國歷是( )
A.第公布成文法 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 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
5.戰(zhàn)國時期在秦國法制改革中頒布“連坐法”的是( )
A.韓非 B.吳起
C.李悝 D.商鞅
6.秦朝司法審判的成例稱為( )
A.廷行事 B.決事比
C.比 D.則例
7.秦律確定刑事責任年齡的標準是( )
A.身高 B.年齡
C.性別 D.胖瘦
8.在漢朝,由秦的“課”發(fā)展而來的、針對某類事的一個方面制定的單行法規(guī)稱為( )
A.律 B.令
C.科 D.比
9.漢武帝時,張湯制定( )
A.《九章律》 B.《傍章》
C.《越宮律》 D.《朝律》
10.將《刑名》、《法例》合為《名例》篇,置于律首的是( )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齊律》 D.《北魏律》
11.北周制定的律因仿《尚書·大誥》而作,故稱( )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大誥》
12.《開皇律》有十二篇,后一篇是( )
A.詐偽 B.雜律
C.斷獄 D.捕亡
13.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和( )
A.刑統(tǒng) B.編敕
C.式 D.判例
14.官吏為了私利而犯罪,在唐律中稱為( )
A.私罪 B.公罪
C.貪污罪 D.受賄罪
第一部分 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1.夏朝中央監(jiān)獄的名稱,是( )
A.夏臺 B.圜土
C.羑里 D.囹圄
2.商朝通行的古老的五刑是( )
A.孥戮、劓殄、炮烙、剖心、人殉
B.斷手、刖、劓、宮、大辟
C.墨、劓、刖、宮、大辟
D.醢、脯、劓、墨、大辟
3.西周時期,法官在審訊中要察言觀色,注意當事人的表情,這種審訊方法被稱為( )
A.五刑 B.五聽
C.五行 D.九刑
4.春秋末期,晉國公布成文法。這在中國歷是( )
A.第公布成文法 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 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
5.戰(zhàn)國時期在秦國法制改革中頒布“連坐法”的是( )
A.韓非 B.吳起
C.李悝 D.商鞅
6.秦朝司法審判的成例稱為( )
A.廷行事 B.決事比
C.比 D.則例
7.秦律確定刑事責任年齡的標準是( )
A.身高 B.年齡
C.性別 D.胖瘦
8.在漢朝,由秦的“課”發(fā)展而來的、針對某類事的一個方面制定的單行法規(guī)稱為( )
A.律 B.令
C.科 D.比
9.漢武帝時,張湯制定( )
A.《九章律》 B.《傍章》
C.《越宮律》 D.《朝律》
10.將《刑名》、《法例》合為《名例》篇,置于律首的是( )
A.《新律》 B.《泰始律》
C.《北齊律》 D.《北魏律》
11.北周制定的律因仿《尚書·大誥》而作,故稱( )
A.《新律》 B.《泰始律》
C.《大律》 D.《大誥》
12.《開皇律》有十二篇,后一篇是( )
A.詐偽 B.雜律
C.斷獄 D.捕亡
13.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和( )
A.刑統(tǒng) B.編敕
C.式 D.判例
14.官吏為了私利而犯罪,在唐律中稱為( )
A.私罪 B.公罪
C.貪污罪 D.受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