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5分鐘、雙聲道、22.05kHz采樣、16位量化的聲音,經(jīng)5:1壓縮后,其數(shù)字音頻的數(shù)據(jù)量約為 (1) 。
(1)A. 5.168MB B. 5.047MB C. 26.460MB D. 26.082MB
l 在設計測試用例時,(2)是用得最多的一種黑盒測試方法。
(2)A、等價類劃分 B、邊值分析 C、因果圖 D、判定表
l 在ER模型中,如果有6個不同實體集,有9個不同的二元聯(lián)系,其中3個1∶N聯(lián)系,3個1∶1聯(lián)系,3個M∶N聯(lián)系,根據(jù)ER模型轉換成關系模型的規(guī)則,轉換成關系的數(shù)目是( 3 )
(3)A.6 B.9 C.12 D.15
l 有關系R和S,R∩S的運算等價于( 4 )
(4)A.S-(R-S) B.R-(R-S) C.(R-S)∪S D.R∪(R-S)
l 已知關系框架R(A,B,C,D,E)及其上的函數(shù)相關性集合,F(xiàn)={A→B,E→A,CE→D},該關系框架的候選關鍵字是(5)
(5)A. AE B. BE C. CE D. DE
l 數(shù)據(jù)的加密主要是防止非法竊取或調用。不包括(6) 。
(6)A. 文件信息的加密 B. 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的安全與加密
C. CPU的安全與加密 D. 磁介質加密
l 關系模式R包含A、B、C三個屬性,并且A→B,B→C,此模式( 7 )
(7)A.不屬于2NF B.屬于2NF
C.屬于3NF D.屬于1NF
● 多媒體技術的內涵和范圍極其廣泛,所涉及的技術也極為廣泛,其主要特性有多個,但不包括_(8)_。
(8) A. 多樣性 B. 時效性 C. 交互性 D. 非線性
●若CD盤片上所存儲的立體聲高保真數(shù)字音樂的帶寬為20~20000Hz,采樣頻率為44.1KHz,量化精度為16位,雙聲道,1小時的數(shù)據(jù)量大約是(9) 。
(9)A. 635MB B. 720MB C. 360MB D. 512MB
●一幅640×480的256色圖像,若用位圖方式存儲,其文件大小約為_(10)_。
(10)A. 2.46MB B. 1.2MB C. 680KB D. 340KB
● 計算機字長為8,若碼值FFH是一個整數(shù)的反碼表示,則該整數(shù)的真值為_(11)_ ;若碼值7FH是一個整數(shù)的補碼表示,則該整數(shù)的真值為_(12)_。
(11)A.127 B.0 C.-127 D.-1
(12)A.127 B.0 C.-127 D.-1
l 內存地址從4000H到43FFH,共有(13)個內存單元。若該內存每個存儲單元存儲16位二進制數(shù),并用4片存儲芯片構成,則芯片的容量是(14)。
(13).A.256 B.512 C.1024 D.2048
(14).A.512*16bit B.256*8bit
C.256*16bit D.1024*8bit
l 假設一個有 3 個盤片的硬盤,共有 4 個記錄面,轉速為 7200 轉/分,盤面有效記錄區(qū)域的外直徑為 30cm,內直徑為 lOcm,記錄位密度為 250位/mm,磁道密度為 8道/mm,每磁道分16個扇區(qū),每扇區(qū) 512字節(jié),則該硬盤的非格式化容量和格式化容量約為(15),數(shù)據(jù)傳輸率約為(16)若一個文件超出一個磁道容量,剩下的部分(17)。
(15) A.120MB和1OOMB B.30MB和25MB C. 60MB和50MB D.22.5MB 和 25MB
(16) A.2356KB/s B.3534KB/s C.7069KB/s D.1178KB/s
(17) A.存于同一盤面的其它編號的磁道上 B.存于其它盤面的同一編號的磁道上
C.存于其它盤面的其它編號的磁道上 D.存放位置隨機
l 中央處理器CPU中的控制器是由些基本的硬件部件構成的。__(18)__不是構成控制器的部件。
(18)A.時序部件和微操作形成部件B.程序計數(shù)器
C.外設接口部件D.指令寄存器和指令譯碼器
l 一般來說,Cache 的功能(19)。某 32 位計算機的 cache 容量為 16KB,cache 塊的大小為 16B,若主存與 cache 的地址映射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則主存地址為 1234E8F8(十六進制)的單元裝入的 cache 地址為(20)。在下列 cache 替換算法中,平均命中率的是(21)。
(19) A.全部由軟件實現(xiàn) B.全部由硬件實現(xiàn)
C.由硬件和軟件相結合實現(xiàn)
D.有的計算機由硬件實現(xiàn),有的計算機由軟件實現(xiàn)
(20) A. 00 0100 0100 1101 (二進制) B. 01 0010 0011 0100 (二進制)
C. 10 1000 1111 1000 (二進制) D. 11 0100 1110 1000 (二進制)
(21) A.先入后出(FILO)算法 B.隨機替換(RAND)算法
C.先入先出(FIFO)算法 D.近期最少使用(LRU)算法
l RS-232 是 DTE 和 DCE 之間的接口標準,當作為 DCE 的 MODEM 和作為 DTE 的計算機相連時,按此標準需要連接的最少線數(shù)是(22)。MODEM 收到呼叫信號后向計算機發(fā)送的信號是(23)。當數(shù)據(jù)發(fā)送完畢,計算機向 MODEM 發(fā)送的信號是清除(24)、MODEM 隨后向計算機發(fā)送清除(25)信號作為應答。當使用 RS-232 通信時,通常需要使用速率匹配功能,完成該功能的協(xié)議是(26)。
(22):A. 3B. 9C. 15D. 25
(23):A.接收數(shù)據(jù)B.載波檢測C. MODEM 就緒D.呼叫(振鈴)指示
(24):A. 'DTE就緒'B. '請求發(fā)送'C. 'MODEM就緒'D. '允許發(fā)送'
(25):A. 'DTE就緒'B. '請求發(fā)送'C. 'MODEM就緒'D. '允許發(fā)送'
(26):A. TELNETB. XON/XOFFC. KERMITD. XMODEM
l 網(wǎng)絡協(xié)議是計算機網(wǎng)絡和分布系統(tǒng)中互相通信的(27)間交換信息時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的集合。協(xié)議的關鍵成分中(28)是數(shù)據(jù)和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29)是用于協(xié)調和進行差錯處理的控制信息;定時是對事件實現(xiàn)順序的詳細說明,而網(wǎng)絡體系結構則是(30)
(27):A.相鄰層實體B.同等層實體C.同一層實體D.不同層實體
(28):A.語義實體B.語法C.服務D.詞法
(29):A.語義B.差錯控制C.協(xié)議D.協(xié)同控制
(30):A.網(wǎng)絡各層及層中協(xié)議的集合B.網(wǎng)絡各層協(xié)議及其具體描述
C.網(wǎng)絡層間接口及其具體描述D.網(wǎng)絡各層、層中協(xié)議和層間接口的集合
l 中斷過程包括( 31 )。
(31)A、中斷請求、中斷響應、中斷處理、中斷結束
B、中斷請求、中斷處理、中斷返回
C、中斷響應、中斷處理、中斷返回
D、中斷請求、中斷響應、中斷處理、中斷返回
l 已經(jīng)發(fā)布實施的現(xiàn)有標準,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需要對其內容再次審查,以確保其有效性、先進性和適用性。ISO標準每(32)年復審一次。
(32)A. 2 B. 3 C. 4 D. 5
● 根據(jù)著作權法和《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規(guī)定,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主體包括_(33)_。
(33) A. 公民 B. 法人 C. 其他組織 D. 以上全部
●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規(guī)定,軟件著作權人享有_(34)_ 。
(34) A. 發(fā)表權 B. 開發(fā)者身份權
C. 發(fā)表權和開發(fā)者身份權 D. 發(fā)表權和修改權
l 已知遞歸函數(shù)f(n)的功能是計算1+2+…+n,且n>=1,應采用的代碼是(35)______
(35) A if n<1 then return 0 else return n+f(n+1)
B if n<1 then return 0 else return n+f(n-1)
C if n>1 then return 1 else return n+f(n+1)
D if n>1 then return 1 else return n+f(n-1)
l 正規(guī)式(a|b)(0|1|2)cd表示的正規(guī)集合中有(36)__個元素,(37)_是該正規(guī)集中的元素。
(36)A 9 B 8 C 7 D 6
(37)A ab012cd B ab01cd C a2cd D abcd
l 一般程序語言都提供了描述(38)______,(39)______控制和數(shù)據(jù)傳輸?shù)恼Z言成分,控制成分中有順序,(40)______,重復結構。
(38) A 數(shù)據(jù) B 整形 C 數(shù)組 D 指針
(39) A 表達式 B 函數(shù) C 運算 D 遞歸
(40) A 函數(shù) B選擇 C遞歸 D自增
l 下面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 41 )。
int f ( unsigned int n ) {
if ( n == 0 || n == 1 ) return 1;
else return n*f (n-1);
}
(41). A. O(1) B. O(n) C. O(n2) D. O(n!)
l 在一個長度為n的順序表的表尾插入一個新元素的漸進時間復雜度為( 42 )。
(42). A. O(n) B. O(1) C. O(n2) D. O(log2n)
l 設有一個n?n的對稱矩陣A,將其下三角部分按行存放在一個一維數(shù)組B中,A[0][0]存放于B[0]中,那么第i行的對角元素A[i][i]存放于B中( 43 )處。
(43). A. (i+3)*i/2 B. (i+1)*i/2 C. (2n-i+1)*i/2 D. (2n-i-1)*i/2
l 給定有n個元素的向量,逐個輸入其中的元素值建立一個有序單鏈表的時間復雜度是( 44 )。
(44). A. O(1) B. O(n) C. O(n2) D. O(nlog2n)
l 若讓元素1,2,3依次進棧,則出棧次序不可能出現(xiàn)( 45 )種情況。
(45). A. 3, 2, 1 B. 2, 1, 3 C. 3, 1, 2 D. 1, 3, 2
l 使用兩個棧共享一片內存空間時,當( 46 )時,才產(chǎn)生上溢。
(46). A. 兩個棧的棧頂同時到達這片內存空間的中心點
B. 其中一個棧的棧頂?shù)竭_這片內存空間的中心點
C. 兩個棧的棧頂在這片內存空間的某一位置相遇
D. 兩個棧均不空, 且一個棧的棧頂?shù)竭_另一個棧的棧底
l 一個遞歸的定義可以用遞歸的過程求解。通常遞歸的執(zhí)行過程是( 47 )的。
(47). A. 高效 B. 低效 C. 高質量 D. 低質量
l 在一棵二叉樹的二叉鏈表中,空指針數(shù)等于非空指針數(shù)加( 48 )。
(48). A. 2 B. 1 C. 0 D. -1
l 向具有n個結點的堆中插入一個新元素的時間復雜度為( 49 )。
(49). A. O(1) B. O(n) C. O(log2n) D. O(nlog2n)
l 對長度為10的順序表進行搜索,若搜索前面5個元素的概率相同,均為1/8,搜索后面5個元素的概率相同,均為3/40,則搜索到表中任一元素的平均搜索長度為( 50 )。
(50). A. 5.5 B. 5 C. 39/8 D. 19/4
l 螺旋模型是一種軟件過程模型,它將瀑布模型和( 51 )相結合,并增加了風險分析。
(51). A. 增量模型 B. 演化模型 C. 智能模型 D. 噴泉模型
l 衡量軟件質量要從三個方面考慮:首先軟件必須滿足用戶規(guī)定的需求;其次軟件應遵循規(guī)定標準所定義的一系列開發(fā)準則;第三軟件還應滿足某些( 52 )需求。
(52). A. 感性 B. 功能 C. 隱性 D. 顯性
l 系統(tǒng)分析時,要給出目標系統(tǒng)的邏輯模型,它反應了系統(tǒng)的功能和性質,而設計時要給出目標系統(tǒng)的物理模型,它反映的是系統(tǒng)的某一種具體( 53 )方案。
(53). A. 實施 B. 部署 C. 實現(xiàn) D. 發(fā)布
l 數(shù)據(jù)流圖中的信息處理類型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變換流,另一種是( 54 )。
(54). A. 事務流 B. 控制流 C. 處理流 D. 工作流
l 一個模塊應具備以下4個要素:輸入和輸出、處理功能、( 55 )和程序代碼。
(55). A. 全局數(shù)據(jù) B. 返回狀態(tài) C. 內部數(shù)據(jù) D. 模塊說明
l 測試大綱是測試的依據(jù),它詳盡地規(guī)定了在測試中所必須完成的基本測試項目、測試資源、( 56 )和測試完成的標準。
(56). A. 測試安排 B. 測試數(shù)據(jù) C. 測試規(guī)程 D. 測試內容
l 恢復測試是為了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 57 )能力。
(57). A. 防范 B. 保護 C. 承受 D. 容錯
l 軟件維護可能發(fā)生的副作用,除了修改代碼的副作用、修改數(shù)據(jù)的副作用外,還有( 58 )的副作用。
(58). A. 系統(tǒng)結構 B. 數(shù)據(jù)結構 C. 文檔 D. 運行
l 某種類與類之間的關系可以用“is-a”來描述,這可以歸為( 59 )關系。
(59). A. 關聯(lián) B. 聚集 C. 依賴 D. 泛化
l 最有影響的軟件設計模式是MVC模式。其中,M(model)表示( 60 )部分,V(View)表示人機交互部分,C(Controller)表示任務控制部分。
(60). A. 問題領域 B. 解空間 C. 系統(tǒng)進程 D. 外部接口
l 在用UML對系統(tǒng)的靜態(tài)用例視圖建模時,使用用例圖可以對系統(tǒng)的( 61 )建模,還可以對系統(tǒng)的需求建模。
(61). A. 關聯(lián) B. 消息 C. 行為 D. 語境
l 在用UML對系統(tǒng)進行動態(tài)建模時,通常使用活動圖。利用活動圖有兩方面作用:一是對工作流建模,一是對操作建模,此時把活動圖作為( 62 )。
(62). A. 系統(tǒng)流程圖 B. 程序流程圖 C.數(shù)據(jù)流程圖 D. 處理流程圖
l 軟件配置管理是軟件工程管理中特有的過程,它的一個主要職責是對所有軟件項目中的配置項進行( 63 ),此外還負責版本管理和發(fā)行管理。
(63). A. 進度控制 B. 成本控制 C. 變更控制 D. 人員控制
l Rational公司提出的統(tǒng)一開發(fā)過程(RUP)是融入許多軟件開發(fā)實踐而形成的,其特點是以( 64 )為核心的、用例驅動的,迭代的、增量的過程。
(64). A. 軟件組件 B. 數(shù)據(jù)結構 C. 軟件架構 D. 軟件增量
l 采用SPOOLing技術來實現(xiàn)( 65 )
(65)A. 對換手段 B. 虛擬存儲 C. 虛擬設備 D. 通道
l An instruction is made up of operations that __(66)__ the function to be performed and operands that represent the data to be operated on. For example, if an instruction is to perform the operation of __(67)__ two numbers, it must know __(68)__ the two numbers are. The processor's job is to __(69)__ instructions and operands from memory and to perform each operation. Having done that, it signals memory to send it __(70)__ instruction.
(66) A. skip B. smile C. smoke D. specify
(67) A. add B. added C. adding D. addition
(68) A. when B. where C. which D. who
(69) A. get B. make C. push D. put
(70) A. ant B. last C. next D. second
● Software design is a __(71)__ process. It requires a certain __(72)__ of f1air on the part of the designer. Design cannot be learned from a book. It must be practiced and learnt by experience and study of existing systems. A well __(73)__ software system is straightforward to implement and maintain, easily __(74)__ and reliable. Badly __(73)__ software systems, although they may work, are __(75)__ to be expensive to maintain, difficult to test and unreliable.
(70) A. create B. created C. creating D. creative
(72) A. amount B. amounted C. mount D. mounted
(73) A. design B. designed C. designing D. designs
(74) A. understand B. understands C. understanding D. understood
(75) A. like B. likely C. unlike D. unlik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