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顆鉆石》是十九世紀俄國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一篇童話。選入蘇教版七年級(上)第六單元。故事的內容并不復雜。
故事寫的是在一個干旱之年,一個女孩拿著水罐去為生病的母親找水,她的孝心感動了上帝,得到了救命的水,后來她和母親并沒有享用這水,而是把水讓給了路人,她的愛心又感動了上帝,救了所有的人。水罐中也跳出了七顆鉆石,升入天空,形成了大熊星座。
對于這則童話,不少老師在教學中往往只把它當成是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認為本文只是表現了愛心的力量巨大,甚至連教參上也把這定位為教學重點,我認為,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它不僅告訴孩子們要有愛心,更告訴了他們要有怎樣的愛心,下面是我上課時的一段實錄,從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中,學生學會了怎樣去愛。
師:大家讀了這篇文章之后,覺得小姑娘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1: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師:對!那么文中有哪些地方具體體現出小姑娘的愛心呢?請大家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
生1:小姑娘為生病的母親找水,對母親有愛心。
生2:小姑娘讓小狗喝水,對小狗也有愛心。
生3:小姑娘還將水讓給素不相識的過路人,對他們也有愛心。
師:大家說得很好,我們可以看出小姑娘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她愛母親、愛小狗、愛路人。在這幾方面中你看重哪一點呢?
生1:我看重她對小狗的愛心,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小姑娘竟然把水給狗喝,說明了它的善良。
師:好像有道理。你們同意他的意見嗎?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把水給這條小狗喝?
生2:我才不會呢!我會踢上一腳,把它趕得遠遠的。
師:為什么?
生2:書上不是說嗎,正是這條狗把小姑娘絆倒了,要不是水罐的神奇,水就全灑掉了。
師:你們是否同意他的說法?
生1:不同意,小狗不是故意的。再說小姑娘也有責任。
生2:我認為,我們人類不能只愛同類,要愛世上的萬物,要有博愛之心。小姑娘這樣做正是說明她有博愛之心。所以水罐才會由木頭的變成了銀的。
師:說得好!杜楊同學不僅有自己的認識,而且還很善于聯(lián)系。下面還有沒有別的意見?
生3:我也欣賞小姑娘對小狗的愛,小姑娘并沒有對犯有過失的小狗進行懲罰,而是給它水喝,更能說明小姑娘的心胸是寬廣的,這是一種博愛。
師:看來同學們對課文的認識是越來越深刻了。下面我想請欣賞其它方面的同學再來說說。
生1:我看重小姑娘對過路人的愛,因為這說明小姑娘有一顆愛別人的心。
師:對!這就是仁愛之心,像對待自己一樣去對待別人確實是一種極高的境界。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課文,看小姑娘是在什么情況下把水讓給路人的,或許會有更大的收獲。
生2:我看出來了,這是母親留給她的救命之水,同時又是在她很想喝的情況下讓給了路人,這是一種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師:給點水不算什么,但要看什么時候。還有哪些同學看重對母親的愛的。
師:怎么沒有?請你們談談看法。
生1:我并不是不看重這一點,而是不看重這一點。因為我覺得愛自己的親人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沒什么好說的。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看來文中所有的這種愛還是有層次的,是不同境界的愛。作者既倡導大家要有對父母的敬愛之心,又要大家有能以德報怨的博愛之心,還要有舍己救人的仁愛之心啊!正是因為文中愛的境界不同,所以才感動了上帝,水罐才會變銀變金變鉆石……
師:請同學們再深入地思考一下,為什么這七個鉆石會升上天空,變成大熊星座呢?
而不是別的星呢?
生1:因為只有大熊星座是七顆,而別的不大好辦。
生2:我不同意生1的意見,他讓水罐中跳出多少鉆石都是可以的,不一定非得是七顆。
師:說得有道理,我覺得同學們還應該大熊星座對人的作用方面去思考,可能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注意,我們中國人把大熊星座叫北斗星,順著這個思路可以好好地想一想。
生3:我知道了,北斗星在正北方面,人們迷路的時候只要有了北斗星的指引,不就知道方向了嗎?作者可能是想通過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做人的方向。
師:說得好,你們能說一說做人的方向是什么嗎?
生4:做人的方向就是要有愛心,而且不能光愛自己和自己人,還要有博愛和仁愛的心,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高尚的人。
師:深刻!從上面師生共同的探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不難發(fā)現作者不僅僅在倡導孩子們要有愛心,更是在教會他們怎樣去愛。那種愛自己親人的人倫之愛,說實在的更是出于一種天性,一種本能。記得一位名人說過:愛自己的孩子,那是連母雞也會的事情,說的可能也就是這個意思。有點文學史知識的人也會知道“托爾斯泰主義”這個說法,他倡導人類要去愛自己的敵人,文中愛小狗的事情正是表達了這層意思。當然他還要大家要有一種仁愛之心,要愛所有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泛愛主義者。另外,作者在文末讓跳出的七顆鉆石變成北斗七星,意圖也很明顯,那是他在啟示人們愛的方向,要大家怎樣走出一條正確的愛之路。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托爾斯泰的《七顆鉆石》,大家覺得很有收獲吧!但哪算作是俄國版的“北斗星的故事”,在我們中國,大熊星座也叫“勺”星,你能不能來一個中國版的北斗星的故事,注意要寫出點意思來。(學生自編故事,全班交流)
生1:很久以前,有一個富人,他有兩個兒子,在臨死之前,他對兩個兒子說:我就要死了,千萬記住,我死了之后,你們兩個中有智慧的人才能繼承我的財產。父親死了,如何才能確定誰是聰明的人呢?兩個人決定請神仙來定奪,后來,神仙果然來了,神仙給了他們一把三丈長的勺子,讓他們從鍋中舀湯喝,誰喝到湯誰就是聰明人,三天過去了,兄弟倆都沒想出辦法。神仙決定再給他們三天時間,并告訴他們,如果三天內再想不出辦法,哪個人就得死。兩天多過去了,他們還沒有想出辦法,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死定了,都決定舀湯給對方喝。這時,奇怪的事發(fā)生了,他們的勺子飛上了天,變成了北斗星,兄弟倆都繼承了父親的財產,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生2:從前有一個女孩,非常地孝順,在一個荒年里,她為母親找吃的,以至于暈倒了。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得到了一個神奇的勺子,這個勺子能變出任何想要的食物,然而這個秘密只能小姑娘一個人知道,如果大家都知道的話,那么這個勺子就只能用了。
醒來后,小姑娘看到自己手中果然有了一把勺子,這把勺子也果然有神奇的功能。她用這把勺子救了母親。當她看到很多人也因饑餓而死亡時,她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后她用這把勺子救下所有的人。勺子也因此飛上了天,變成了北斗七星。
生3:地球上本來是沒有色彩的,天上的七仙女到人間來看過以后,決定給地球上帶來色彩,于是她們每個人都帶來了一種花,分別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彩,地球上從此變得五彩繽紛起來,但這件事情被王母娘娘知道了,于是把七仙女抓回天上,并且把她們定在天的正北方,不允許她們再到人間來,就成了北斗七星。
生4:森林邊住著一家人,有,這家人救了一只受傷的熊,熊傷好后又回到森林里去了。后來,這家的主人病了,他家的孩子到森林里給父親采藥草,可是迷路了,他們曾經救過的那只熊為了救回主人的性命,升上了天空,變成了大熊星座。
[課中反思]
一、本節(jié)課的點拔比較成功,一是點在了關鍵處,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抓住了學生回答中的一個點:即要把狗踢得遠遠的這個關鍵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深刻的認識,當然,我在教學設計時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問學生在這幾種愛心中看重哪一點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思辨。
二是于含蓄之處進行點拔,如在文章主旨的理解上點拔得也比較到位,主要通過大熊星座的名稱進行點拔,當然點拔的前提是教者對課文要有深刻的理解,這要求教師要很好的知識面,要能運用知人論世的分析文學作品的方法。
三、本課編故事的環(huán)節(jié)比較成功,這是一箭雙雕的教學設計,通過學生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故事寫的是在一個干旱之年,一個女孩拿著水罐去為生病的母親找水,她的孝心感動了上帝,得到了救命的水,后來她和母親并沒有享用這水,而是把水讓給了路人,她的愛心又感動了上帝,救了所有的人。水罐中也跳出了七顆鉆石,升入天空,形成了大熊星座。
對于這則童話,不少老師在教學中往往只把它當成是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認為本文只是表現了愛心的力量巨大,甚至連教參上也把這定位為教學重點,我認為,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它不僅告訴孩子們要有愛心,更告訴了他們要有怎樣的愛心,下面是我上課時的一段實錄,從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中,學生學會了怎樣去愛。
師:大家讀了這篇文章之后,覺得小姑娘是一個怎樣的人?
生1:是一個有愛心的人。
師:對!那么文中有哪些地方具體體現出小姑娘的愛心呢?請大家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
生1:小姑娘為生病的母親找水,對母親有愛心。
生2:小姑娘讓小狗喝水,對小狗也有愛心。
生3:小姑娘還將水讓給素不相識的過路人,對他們也有愛心。
師:大家說得很好,我們可以看出小姑娘是個很有愛心的人,她愛母親、愛小狗、愛路人。在這幾方面中你看重哪一點呢?
生1:我看重她對小狗的愛心,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小姑娘竟然把水給狗喝,說明了它的善良。
師:好像有道理。你們同意他的意見嗎?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把水給這條小狗喝?
生2:我才不會呢!我會踢上一腳,把它趕得遠遠的。
師:為什么?
生2:書上不是說嗎,正是這條狗把小姑娘絆倒了,要不是水罐的神奇,水就全灑掉了。
師:你們是否同意他的說法?
生1:不同意,小狗不是故意的。再說小姑娘也有責任。
生2:我認為,我們人類不能只愛同類,要愛世上的萬物,要有博愛之心。小姑娘這樣做正是說明她有博愛之心。所以水罐才會由木頭的變成了銀的。
師:說得好!杜楊同學不僅有自己的認識,而且還很善于聯(lián)系。下面還有沒有別的意見?
生3:我也欣賞小姑娘對小狗的愛,小姑娘并沒有對犯有過失的小狗進行懲罰,而是給它水喝,更能說明小姑娘的心胸是寬廣的,這是一種博愛。
師:看來同學們對課文的認識是越來越深刻了。下面我想請欣賞其它方面的同學再來說說。
生1:我看重小姑娘對過路人的愛,因為這說明小姑娘有一顆愛別人的心。
師:對!這就是仁愛之心,像對待自己一樣去對待別人確實是一種極高的境界。請同學們認真地讀課文,看小姑娘是在什么情況下把水讓給路人的,或許會有更大的收獲。
生2:我看出來了,這是母親留給她的救命之水,同時又是在她很想喝的情況下讓給了路人,這是一種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師:給點水不算什么,但要看什么時候。還有哪些同學看重對母親的愛的。
師:怎么沒有?請你們談談看法。
生1:我并不是不看重這一點,而是不看重這一點。因為我覺得愛自己的親人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沒什么好說的。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看來文中所有的這種愛還是有層次的,是不同境界的愛。作者既倡導大家要有對父母的敬愛之心,又要大家有能以德報怨的博愛之心,還要有舍己救人的仁愛之心啊!正是因為文中愛的境界不同,所以才感動了上帝,水罐才會變銀變金變鉆石……
師:請同學們再深入地思考一下,為什么這七個鉆石會升上天空,變成大熊星座呢?
而不是別的星呢?
生1:因為只有大熊星座是七顆,而別的不大好辦。
生2:我不同意生1的意見,他讓水罐中跳出多少鉆石都是可以的,不一定非得是七顆。
師:說得有道理,我覺得同學們還應該大熊星座對人的作用方面去思考,可能能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注意,我們中國人把大熊星座叫北斗星,順著這個思路可以好好地想一想。
生3:我知道了,北斗星在正北方面,人們迷路的時候只要有了北斗星的指引,不就知道方向了嗎?作者可能是想通過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做人的方向。
師:說得好,你們能說一說做人的方向是什么嗎?
生4:做人的方向就是要有愛心,而且不能光愛自己和自己人,還要有博愛和仁愛的心,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高尚的人。
師:深刻!從上面師生共同的探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不難發(fā)現作者不僅僅在倡導孩子們要有愛心,更是在教會他們怎樣去愛。那種愛自己親人的人倫之愛,說實在的更是出于一種天性,一種本能。記得一位名人說過:愛自己的孩子,那是連母雞也會的事情,說的可能也就是這個意思。有點文學史知識的人也會知道“托爾斯泰主義”這個說法,他倡導人類要去愛自己的敵人,文中愛小狗的事情正是表達了這層意思。當然他還要大家要有一種仁愛之心,要愛所有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泛愛主義者。另外,作者在文末讓跳出的七顆鉆石變成北斗七星,意圖也很明顯,那是他在啟示人們愛的方向,要大家怎樣走出一條正確的愛之路。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托爾斯泰的《七顆鉆石》,大家覺得很有收獲吧!但哪算作是俄國版的“北斗星的故事”,在我們中國,大熊星座也叫“勺”星,你能不能來一個中國版的北斗星的故事,注意要寫出點意思來。(學生自編故事,全班交流)
生1:很久以前,有一個富人,他有兩個兒子,在臨死之前,他對兩個兒子說:我就要死了,千萬記住,我死了之后,你們兩個中有智慧的人才能繼承我的財產。父親死了,如何才能確定誰是聰明的人呢?兩個人決定請神仙來定奪,后來,神仙果然來了,神仙給了他們一把三丈長的勺子,讓他們從鍋中舀湯喝,誰喝到湯誰就是聰明人,三天過去了,兄弟倆都沒想出辦法。神仙決定再給他們三天時間,并告訴他們,如果三天內再想不出辦法,哪個人就得死。兩天多過去了,他們還沒有想出辦法,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死定了,都決定舀湯給對方喝。這時,奇怪的事發(fā)生了,他們的勺子飛上了天,變成了北斗星,兄弟倆都繼承了父親的財產,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生2:從前有一個女孩,非常地孝順,在一個荒年里,她為母親找吃的,以至于暈倒了。她做了一個夢,夢中她得到了一個神奇的勺子,這個勺子能變出任何想要的食物,然而這個秘密只能小姑娘一個人知道,如果大家都知道的話,那么這個勺子就只能用了。
醒來后,小姑娘看到自己手中果然有了一把勺子,這把勺子也果然有神奇的功能。她用這把勺子救了母親。當她看到很多人也因饑餓而死亡時,她進行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后她用這把勺子救下所有的人。勺子也因此飛上了天,變成了北斗七星。
生3:地球上本來是沒有色彩的,天上的七仙女到人間來看過以后,決定給地球上帶來色彩,于是她們每個人都帶來了一種花,分別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色彩,地球上從此變得五彩繽紛起來,但這件事情被王母娘娘知道了,于是把七仙女抓回天上,并且把她們定在天的正北方,不允許她們再到人間來,就成了北斗七星。
生4:森林邊住著一家人,有,這家人救了一只受傷的熊,熊傷好后又回到森林里去了。后來,這家的主人病了,他家的孩子到森林里給父親采藥草,可是迷路了,他們曾經救過的那只熊為了救回主人的性命,升上了天空,變成了大熊星座。
[課中反思]
一、本節(jié)課的點拔比較成功,一是點在了關鍵處,在分析課文的過程中,抓住了學生回答中的一個點:即要把狗踢得遠遠的這個關鍵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對課文有了深刻的認識,當然,我在教學設計時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問學生在這幾種愛心中看重哪一點就是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和思辨。
二是于含蓄之處進行點拔,如在文章主旨的理解上點拔得也比較到位,主要通過大熊星座的名稱進行點拔,當然點拔的前提是教者對課文要有深刻的理解,這要求教師要很好的知識面,要能運用知人論世的分析文學作品的方法。
三、本課編故事的環(huán)節(jié)比較成功,這是一箭雙雕的教學設計,通過學生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課文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